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6|回复: 0

[哲史艺丛] 同为晚清名臣,为什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口碑差距极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9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为晚清名臣,为什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口碑差距极大

 王金百 历史学堂君 2024-06-28 22:24 

作者:王金百
编辑:莉莉丝

晚清时期,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清王朝的统治更是岌岌可危。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清政府不得不大力重用汉人大臣。在乱世争锋又被委以重任的大背景下,着实涌现出了一大批汉臣能人、名人,其中曾(曾国藩)、左(左宗棠)、胡(胡林翼)、李(李鸿章),更是被美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虽说这老四位同为“中兴名臣”,对于清王朝甚至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所立下之功绩又各有千秋,但是他们几位在后人的口碑评价之中却不尽相同。曾国藩显然是这四位之中,被后世之人赞誉最高的一位。而胡林翼因为去世较早,所以并不太被后人熟知。左宗棠虽说赞誉评价不及曾国藩,但是也绝对是褒远大于贬。但是李鸿章,就只能算得上是毁誉参半了,也是被后人诟病最多的“名臣”。


20.jpg

上图_ 胡林翼(公元1812年-公元1861年),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


那么,同为中兴名臣且同朝为官,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其实,这差距主要还是在“人品”。

 

前文提及,胡林翼早逝不被大家熟知,本文就不在详表。我们,重点来聊聊,曾、左、李三人之间的品行差距。而这品行上的差距,我们可从三大方面加以论述比较,即“名”、“利”、“为”


21.jpg

上图_ 曾国藩(1811年-1872年)


一、先说“名”。


曾国藩为什么会享有盛誉?因为他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曾国藩一生对于“留名”一事,确实是在极力避讳,经常是做好事儿不留名,自己也不做记录,更不在信札中提及,属于“雷锋式”大公无私。


而左宗棠照比曾国藩就会在乎一些自己的名声,左与曾一样经常做一些资助之类的好事儿,但是左就更喜欢“宣扬”自己的忧国忧民。而且还有一事儿也可以看出曾、左二人对于个人声誉的在乎程度。众所周知,曾、左二人都写过很多家书、家训之类的信札,可以说里面汇聚了太多二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如今都是我们了解史实和自我修为提升的源泉宝典。但在当时,曾国藩就明确表示,自己的信札等文字不要刊印,而左宗棠却明确对儿子说要将其书信刊印流传。虽说左宗棠是因为教育子孙后代而刊印自己书信,但其实也难免有博取名声之嫌。

 

至于李鸿章对待名誉,从认知上与曾、左二人就是背道而驰。李鸿章这个人做事十分现实,名声在他看来是虚头巴脑的事情,并不十分看重。可能也正因如此,李鸿章才能为其他两位不可为之事。


22.jpg

上图_ 曾国藩家书

 

二、说完“名”,再说“利”。


所谓“利”,既金钱耳。曾、左二人都是典型的禁欲主义者,尤其是曾国藩更是做到极致。曾、左二人的共同观点,金钱维持日常用度即可,并且终身恪守“不为官发财”的誓言。


此外,二人更是不愿意给子孙后代留下金钱资产。二人的人生观是,子孙如果是块料,不用留下家资遗产,一样能够吃饱饭,反之,则留有万贯家资也经不起败家。而且二人认为,家资越丰厚,越容易出纨绔子弟和败家子,这比较符合“穷苦孩子早当家”的国人信条。

 

李鸿章的利益观与曾、左二人截然相反,金钱的欲望那是相当之重了。与曾、左二人“不为官发财”不同,李鸿章利用自己位高权重,为自己及其家族攫取大量财富。在晚清时期,清王朝轰轰烈烈地大搞“洋务运动”,李鸿章作为发展“洋务”的主要推手之一,在众多兴办的企业中,大多是有李鸿章的股份,而且不少还是“干股”。


李鸿章本人也更是经商理财高手,典当、金融这类来钱快的暴利行业,李更是无不染指。除此之外,一些不可告人的黑色收入也不是没有,据说李鸿章还收受过俄国人的贿赂,虽说这事儿没有铁证,但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因此,李鸿章不但比曾、左二人富有得多,而且更是当时全国一等一的富豪。


23.jpg

上图_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三、最后咱们再聊聊这个“为”。


孔子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实在的,克己人欲能做到的古来没有多少人,所以个人注重些名誉,爱惜一些钱财,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品行不端,那被后人诟病也就不冤枉了。在笔者看来,李鸿章的个人品行,不但照比曾、左差距极大,甚至可以用“卑劣”这类鄙夷之词形容之。

 

笔者之所以对李鸿章的个人品行评价如此之低,并非因为李鸿章对待个人恩怨的睚眦必报,而是在国家大义是非面前,李却置之不顾而泄私愤、报私仇。

 

很多朋友都知道,曾、左二人关系并非融洽,左宗棠经常对曾国藩出言不逊。但是,曾国藩每次听到这类流言都一笑而泯之。当左宗棠征战西北之时,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在后勤方面支持左宗棠那真是不遗余力,连傲慢一生的左宗棠,这次都不得不承认自愧不如。以国家之大义而将个人恩怨置之度外,这就是大丈夫之所为。


24.jpg

上图_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反观李鸿章,为达个人目的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的卑鄙行径并不在少数。前文提及的收受俄国人贿赂之事,虽非确定,但是俄国人将日本人取而代之,攫取南满利益,李鸿章确实是从中斡旋出了不少力。也许这个事儿可以辩解为“不损失清王朝利益”,反正不论是日还是俄,没清王朝什么事儿,尽管地盘是清王朝的。那么,置胡雪岩于死地,进而搬倒左宗棠(所谓:倒左先倒胡),那就绝对是赤裸裸的阴险。

 

清法战争爆发之际,左宗棠以老迈之身亲赴沙场而不在朝中。而此时胡雪岩更是为了与洋人展开丝绸商战而赌上全部身家。李鸿章利用这一契机,勾结给胡雪岩贷款的汇丰银行(就是那个支持毒瘤的银行),从商政两肋插刀,硬生生地将胡雪岩逼迫到倾家荡产。失去了“钱袋子”的左宗棠,自然不能全力应战,这也成为决定清法战争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最终,左宗棠与胡雪岩两人先后忧愤而死。


25.jpg

上图_ 印有李鸿章的钱币


李鸿章为了个人政治企图,不惜帮助外国银行,来损害自己国家的商业利益,不论怎么说,李鸿章这一行径都非常的卑劣。

 

所以说,“左宗棠不如曾国藩,而李鸿章不如左宗棠”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

 

参考资料:

【1】《陋规》 张宏杰/著 岳麓书社  

【2】《曾国藩传》 张宏杰/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3】《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刘雪学术论文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 08:52 PM , Processed in 0.0311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