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休闲时尚] 我,脚踩风火轮跑酷,头顶舞狮空翻,不走寻常路才是我的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8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脚踩风火轮跑酷,头顶舞狮空翻,不走寻常路才是我的人生

 自PAI 自PAI 2024年11月27日 22:17

这是《自拍》第465个口述故事

95后小伙谭晓帆在广东东莞长大,留着一头脏辫、酷爱跑酷的他从小叛逆,喜欢爬树钻墙,不走寻常路。他爱看村里庆典时锣鼓喧天的醒狮表演、外国动作片里出神入化的特技武打,直到一位武术恩师为他打开一扇跑酷的大门,从此开启飞檐走壁的肆意人生。跑酷界有句话叫“九十度是墙,八十九度是坡”,对他而言,多陡的坡都想试一试。

他或许不曾想到,童年时观看醒狮表演、学习武术的经历,会与如今从事的跑酷事业产生交集。在跑酷遇到瓶颈时,他在自己脚上绑风火轮,一个后空翻将非遗打铁花与跑酷美学融合到极致。跨界非遗的旅途才刚刚开始,他学习醒狮、咏春、英歌舞,不断结识朋友,寻找突破,也追寻着自己童年的根。

在抖音账号@跑酷拉面 上,谭晓帆记录了自己的探索之旅。在他的跑酷江湖中,有一身胆量和敬畏之心,就能走遍天下。

以下是他的讲述。

“对于跑酷人来说,90度是墙,89度是坡”

我是谭晓帆,网名“跑酷拉面”。我98年出生在广东东莞,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我的母亲来自湖南,是家庭主妇,父亲是东莞本地人,做一些小生意。他们对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循规蹈矩一些,最好能学一份修车或者理发的手艺,长大后好养活自己。

但我从小是个不安分的小孩。我经常爬树、翻墙、钻洞,寻找新鲜刺激。

IMG_7723.PNG

我与外婆、妈妈和表姐的合影,中间的小不点是我。

那时我并不懂跑酷,只觉得“走寻常路”太无趣。小学三四年级时,我曾经爬上一堵两米多的高墙,然后直愣愣地跳下,结果当然是摔了个屁股墩。等到我后来学了跑酷,才知道当时的落地方式很有问题。或许我早一些接受训练,那次就不会摔得那么惨了。

小时候我还特别喜欢热闹。我们住在广东老家的镇上,那里经常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当有庆典,都会请醒狮队伍来热闹一场。只要一有锣鼓鞭炮的声音,我们很多小孩就会跑去镇上看。那些狮子装饰得特别华丽,很有广东传统特色,有黄的、蓝的,眼睛还能随着敲锣的节奏眨动。舞狮人在梅花桩上左右跳跃,做出高难度动作,底下的观众一阵阵喝彩。

24.jpg

我小时候爱看的醒狮表演,成为我长大后拍视频的灵感源泉。

其实不仅是喜欢看表演,在醒狮表演的外围还有很多小贩叫卖吃的玩的,还有卖醒狮公仔的,我总求着我妈给我买一只。后来,那只小狮子就摆在我床头很多年,看着特别的帅,特别威武。或许是缘分使然,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这些童年经历会与我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交集。

IMG_7725.PNG

我从小爱闹腾,我妈妈一直宠着我。

初中时,我特别喜欢一部法国动作电影叫《暴力街区13》。里面的主人公大卫会飞檐走壁,酷炫无比,让我特别崇拜。

当时我个子不算高,看上去瘦瘦的,在学校还时常被欺负。我常常就想,如果学一些防身术,不说能保护自己,至少能让我长高点吧。于是,父母给我报了一个武术班,我就从此开始跟着一位武术教练,拜师学艺。或许是从小跑跑跳跳的经验积累,我学武术动作特别快。一套动作打下来,我的教练觉得我还是挺有天赋的。

我的武术教练自己是一名狂热的跑酷爱好者,也是后来改变我人生方向的恩师。武术中的前空翻、后空翻,以及很多套路动作,拆解后就是跑酷技巧。他经常自己研究一些上墙下墙、free running等跑酷技能,看我感兴趣,就把武术里的翻腾动作和跑酷技巧结合起来教我,比如,如何从高处安全落地,如何用最短路径穿越障碍。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因为学会了这些技巧之后,我就可以不走寻常路,特别满足小孩子耍酷的心理。

26.jpg

我和武馆的朋友在一起。

玩跑酷的都说,“九十度是墙,八十九度是坡”。但凡是能够用技巧越过去的障碍,我就要试一试,绝不绕路。随着练跑酷的动作融入我的身体,形成肌肉记忆,我渐渐爱上了这项很酷的运动。在跑酷时,我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比如你遇到一道栏杆,如果按部就班地行走,很多人会选择绕过去;但是跑酷却可以让我一个空翻快速跃过去。这种打破常规,无拘无束的感觉,让我特别痴迷。

IMG_7727.PNG

2017年的时候,我经常和朋友一起去东莞理工学院练跑酷。

学了跑酷之后,我才逐渐了解,原来我童年那些“瞎折腾”,背后也可以有一门系统的学问。玩跑酷并不是没有技巧的横练,也要有敬畏之心。很多动作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而需要反复地练习和调整。有时候,光是设计线路就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

向生活低头前,我想先闯出一片自由

因为籍贯的原因,我不能在广东参加高考,所以后来回到了湖南读高中。然而我高考没考好,落榜了。

高中毕业后的那个夏天,我没有再考大学,而是去我武术教练那边打暑假工。我一边上班,一边和他学跑酷技巧。我至今还与我的教练保持着很密切的联系,很多不会的动作都去请教他。可以说,他是我走上职业跑酷道路的引路人。

虽然有从小习武的基础,我的跑酷梦并不算特别顺利。因为当你把它当作爱好时很容易,真正靠跑酷谋生却非常难。高中毕业后,我当过跆拳道教练、武术教练,也弄过蹦床,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练跑酷。大概有七八年时间都是这样过来的。

IMG_7728.PNG

2019年的时候,我在深圳教小朋友们玩蹦床。

或许是受我的教练影响,我也特别招我的学生们喜欢。我那时候烫过一个卷发,卷卷的像拉面一样,小朋友们就叫我拉面老师。跑酷是特别年轻的文化,很多时候是00后甚至10后在玩。看到他们起跑、跳跃,玩一些简单的跑酷动作,我也会很乐意指导他们。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儿时的自己,也是从基础的跑、跳开始一点点入门。

IMG_7729.PNG

跆拳道学生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IMG_7730.PNG

学生手绘的“拉面老师”。

后来在逐渐混入圈子后,发现很多玩跑酷的都在做自媒体,我就给自己注册了一个抖音号试试。在抖音上,我涨粉挺快,很多人看到我的跑酷视频想来认识我,跟我学跑酷。这份自媒体工作特别好的一点是,我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琢磨自己的技术,然后拍新的视频给粉丝看。

31.jpg

2019年我从深圳去了福建,很快与当地的跑酷团队打成一片。

其实我们玩跑酷的也会经常遇到“社死”场景。有时候在路人面前想耍一次帅,结果失误脚滑摔了一跤,还被很多人围观,真的会想脚趾抠地。这种片段放在生活里,肯定很多人不愿意去经历,但却是跑酷人的日常。有时候我们也会把这些失误素材放到自媒体号上,这种系列还蛮多人喜欢看的。

IMG_7732.PNG

2019年我在深圳参加跑酷大赛,认识了不少一起玩跑酷的朋友。

我们特别喜欢拍的一类视频是极限挑战。有一次,我想挑战前空翻飞跃一条小河,然后跳到河对岸的台阶上。我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飞跃过程中看不到前方的着地点。一开始,我反复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但那个地形和角度太适合做跑酷动作了,我一直不想放弃。最后拍视频的时候,很多兄弟姐妹来现场,氛围特别热烈,给我很大的信心。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一下子就成功了。那条视频的效果也特别好。

33.jpg

挑战空翻过小河,我在拍视频前失败了很多次。

大约是2020年的时候,我遇到了@滑脚怪。他是湛江人,运营着一个极限运动相关的自媒体。他在抖音上看到我的跑酷作品很感兴趣,而且我当时就在湛江,于是邀请我去聊一聊。

IMG_7734.PNG

我和滑脚怪一起拍的第一条视频。

滑脚怪一开始是做舞蹈起家,遇到瓶颈后,开始拓展别的运动。他招募的运动员中有滑板、小轮车、轮滑这些,却没有玩跑酷的。他看我技术不错,形象也挺好,有值得培养的潜质,于是邀请我加入,一起拓展新的板块。我当时也正好希望能加入一个团队,因为一个人拍视频的话,需要经常借助三脚架拍,遇到很多困难只能自己一个人扛。但如果我能有个团队和很多朋友在背后,就能互相搭把手,成长会快很多。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加入了滑脚怪团队。

35.jpg

我和滑脚怪的团队在一起。

一条跑酷视频的诞生,有时候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我们拍的很多视频都是一起商量,还会去参考评论区粉丝的建议,寻找灵感。

当时有款很火的游戏叫“地铁跑酷”,玩家要去吃尽可能多的金币。我们当时就想了一个逆转思维,做不吃金币的挑战。因为这样的难度就会大大提高,把电脑游戏做成真人版也会更有看点。同一个题材下,为了画面更丰富,我们跑遍佛山、广州、深圳,还有惠州、肇庆,去物色了很多地铁造型场景。结果那个系列出来后在网上特别火爆,平均每个视频都是万赞起步,最火的视频有13万赞。

IMG_7736.JPG

玩自媒体需要不断追赶潮流,我们去拍了“地铁跑酷”游戏的真人版。

之后我们还尝试了跑酷融合“蛋仔派对”“第五人格”游戏的尝试。现在互联网更迭太快了,我们做自媒体的要一直追赶潮流,不断有新的想法,粉丝流量才会越做越好。如果我们的想法还停留在过去止步不前的话,可能就会被慢慢淘汰了。

脚踩风火轮跑酷,我的童年圆梦了

1200万点赞的爆款打铁花跑酷视频诞生,是我们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

2023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位电视台导演刷到了我跑酷的视频。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小试验,把小烟花绑在脚上跑酷。他看到后问我能不能把跑酷和山西晋城的非遗打铁花结合一下,邀请我拍一期视频。

能够有机会做一些传承非遗的尝试,我当时特别激动。作为在广东长大的小孩,对于非遗是很有认同感的。我们广东的电视上经常转播醒狮、英歌舞,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一直很崇敬。之前我们就想去拍打铁花,但是奈何一直没有资源能够帮助我们这个小团队,所以耽搁下来。这次邀请让我觉得机会来了,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

我们当时的设计是,在脚上绑一个类似“风火轮”的装置,当我们做动作的时候,铁花飞舞出圈状,效果很不错。为了最佳效果,我们专门为打铁花设计了一系列跑酷动作。因为铁花的出现需要速度,我们跑酷时腿要甩得特别快,通过后空翻三连踢结合甩腿,将铁花最绚烂的样子甩出来。

IMG_7737.PNG

我们的打铁花视频火了,突破了1200万赞。

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向老师傅请教技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怎么做好安全措施。比如,我们会穿好几层的衣服,这样铁花就不会伤到皮肤。还有一种办法是要让身体出汗,这样高温的铁花碰到湿的皮肤就马上冷却了,不会让你烫伤。这些很有用的经验都是老一辈人自己一次次摸索出来的,如今才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说传承真的很重要。

虽然过程曲折,但是当我们跑酷跨界山西晋城打铁花的视频上线后,火得超乎我们想象。评论区很多网友在刷对家人朋友的祈福,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极致浪漫。“愿我们的人生都如此绚烂”“好美好,是抖音给我的浪漫”“上岸”“愿我的宝贝女儿平安健康”,看得我都有些泪目。这个视频目前已经超过1200万赞,对于我们来说是里程碑意义的,对于我自己,更是这条路上走那么久一直到今天最好的肯定。

IMG_7738.JPG

在这条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许愿与祈福。

视频火了之后,抖音平台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如果我们想学非遗,需要资源都可以帮我们去联系。于是我想到广东的醒狮,因为那些我从小看的上桩、下桩动作,还有在梅花桩上辗转腾挪的舞步,和跑酷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们设计了跑酷与醒狮的同框,比如从桩子上飞跃下来做几个炫酷的跑酷动作,给人一种很震撼的视觉效果。

IMG_7739.PNG

我们在设计一套醒狮结合跑酷的动作。

当我的醒狮视频被全网观看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童年圆梦了。那像是我给小时候的自己表演了一场醒狮,而且是以我自己的跑酷style。社交媒体真的很神奇,它就像一个中间人,让特别精彩的技艺走出大山,打破地域的局限,能够传播到千家万户,让广东省外的人们也看到这一绚烂的非遗。

在学醒狮的过程中,我也慢慢结识了一群同样在做非遗的年轻朋友。比如和我一起合拍醒狮视频的@龍湾狮兄,他也是95后,现在是遂溪醒狮和狮头彩扎传承人。他在自己的抖音号上拍舞狮视频,分享狮头彩扎制作,内容做的特别好。有很多醒狮相关的知识,都是他分享给我的。

IMG_7740.PNG

我和@龍湾狮兄 合拍的跑酷跨界醒狮作品。

现在非遗传承要面对的一大困境,是年轻血液的流失。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往外面跑,去大城市打拼,所以有些偏远一点地区的手工艺和民俗就传承不下来。慢慢地,我们就会淡忘一些古老的传承。随着老一辈的手艺人离去,很多文化可能就面临失传了。

但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非遗传承很多时候是为爱发电的,因为很多小众非遗本身不挣钱。如果赚不到钱的话,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做这个又苦又累的行当。

我认识一位在深圳表演打铁花的年轻人,他说学这一行是非常艰辛的,里面的困难超乎想象。深圳那边的打铁花非常特别,它是全角度立体的,非常漂亮,和山西晋城的又不一样。我觉得他能把这种地域特色的打法学下来,真的不容易。我也在打算着把那些特色技巧融入到我跑酷动作中。非遗自己也需要作出创新,比如让非遗与现代人的潮流文化结合,变得火起来,这样才能走出它自身的困境。

IMG_7741.PNG

我画上了华丽的脸谱妆容,准备学习潮汕英歌舞。

更何况,一些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也面临守旧的规矩,比如传男不传女,传亲不传疏。这些老一辈陈腐的规矩让它固步自封,很需要一些年轻的思想去和它碰撞,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除了打铁花、醒狮,我现在又在学习咏春拳和潮汕的英歌舞。非遗的社交圈非常大,可以学的内容有很多,我的“频道”也越来越丰富起来。有时候我们会构思传统文化和跑酷之间比较好玩的碰撞。比如拍咏春的那部分,我们构思的是一个“踢馆子”的情境。一群玩跑酷的年轻小伙上门挑战,结果被打咏春的老师傅三下五除二拿下,输得心服口服。这种有趣的视频是大家喜欢看的,有点出糗,但既传播了咏春文化,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42.jpg

我们向叶问咏春拳传人董崇华老师(左三中山装)拜师学艺。

我学跑酷到今天,已经八年了。这八年里,跑酷改变了我很多。从身高上,我初一开始练跑酷,到初三长高了20多厘米,应该是和我不停锻炼有关。跑酷是一项自由的运动,我从最开始的不走寻常路,到尝试各种非遗跨界,这种胆量的磨炼和思路的突破,与这么多年玩跑酷是分不开的。

从叛逆到坚持,从跑酷到传承,每一次尝试都让我看到,脚下的路不止一种。虽然玩跑酷的经常能做到人们做不到的事,但我们也不是古装剧里飞檐走壁的大侠,不过普通人而已。只是对于自由运动的敬畏,和千百次的练习,让我们在做好一切准备后,敢于迈出那一步。

*本文由谭晓帆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本人授权提供。


谭晓帆 | 口述

叶  凡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THE  END-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65个口述故事

IMG_774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7 05:55 AM , Processed in 0.0991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