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岩石窟之前,徐甜甜就曾完成了位于浙江丽水的缙云石宕的设计,在网络上大火,一度引发时髦年轻人的打卡热潮。2021年4月,徐甜甜正在丽水松阳县做乡建,受邀到隔壁县缙云,改造荒废的石宕。她以最低的干预和成本,将首批8、9、10号三个石宕,改造为石宕音乐厅、石宕书房和表演空间。从调研、设计到建造,不到一年时间。在此之前,还未曾有人尝试过石宕改造。徐甜甜摸索出来的方法论,也为未来3000个石宕的再利用打下了基础。
缙云的采石产业从宋代就开始了,整个县3000多个石宕,都是人工挖出来的,千奇百怪、形状各异,像是超大尺度的大地艺术。随着90年代开采被禁止,这些石宕逐渐闲置,也存在坍塌危险。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加固。 目前已经完成的8、9、10号石宕,都是当地石宕的典型形态。9号窟,从鱼塘,到水之音乐厅 
9号石宕,也为当地传统婺剧提供了新的舞台
9号石宕是顶部完全开放的露天空间。以前是鱼塘,徐甜甜最初在一个雨天来到现场,发现雨水滴在水中声音特别好听。 
村民的鱼塘概念被稍加改造,如今,人们可以洞内发呆之余,体会“天光云影共徘徊”
于是,她延续了村民们自发改造的水塘概念,在正中央保留了一汪水,柔和了石宕的粗砺感,人行两侧,倒影其中,诗意便生。
石宕上部的岩壁肌理细腻,为人工开采,靠近地面处的横条纹为机器开挖的痕迹,摄影:王子凌
石宕的岩壁颜色很漂亮,凝灰岩就是火山喷发后凝固的石头,尤其是阳光下会有温暖的色调。 她还为这个石宕设计了几种不同的使用方式,雨天、晴天,有水、无水,各有妙处: “池中有水时,这时天光云影映在水中,很漂亮。游客不多的时候,人们沿着水从边上走,水的倒影在这里面也是一种体验。”
无水状态下,摆上椅子,“水池”变成剧场观众席;拿掉椅子,变成小型广场,摄影:王子凌“水放掉,就对应两种舞台形式。一种是中间的中心舞台;还有一种就是标准的舞台,舞台在前面,人坐在放掉水的空间。” 石宕的刚劲,与水的灵动,互相补充,互相冲撞,空间自然而然有了张力。
另外一个令徐甜甜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悠长的回响。她邀请清华大学的声学专家燕翔教授,对石宕进行了声学优化,在岩壁上增加了吸音栏板。 “在这里面的演出都是不插电的,混响质量非常棒。”说起这些改造,她整个人都洋溢着开心和自豪。8号窟,十层楼高的“书房” 
石宕改造前,内部有用于采石的台阶和平台,摄影:王子凌
改造后的岩壁,用原有的台阶和平台,用栏板稍加“勾勒”,让人们可以安全攀爬,摄影:王子凌说到8号窟的设计,徐甜甜用了一个有趣的表达:“我们只是把这个空间勾勒了一下”。设计之轻,像是要为了迎接客人,把石宕收拾干净,顺便用家里有的木材、石头,搭一些桌椅招待客人那么简单。 
8号石宕底部,有原本用于采石的台阶小路和一个个上下串联的采石平台。建筑师保留了向上攀登的石阶,而采石平台被改造为一个个书房,摆上书架、书桌,成为一个个天然的阅读室。
“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具象表达,摄影:王子凌 8号窟是三个石宕中最高的,净高38米,相当于十层楼高的岩壁,结合岩壁的小径,将古诗中“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抽象概念变成了一个真实的空间。 
登高望向洞口,石壁之间的狭窄缝隙框出洞外的光亮和青山,与洞内幽暗的石壁形成鲜明对比。 10号窟,村民的表演艺术中心 
10号石宕之前是村民的养鸡场,在设计之初,村民们主动要求得有一个可以继续做采石表演的地方,也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个矩形的敞开式石宕。
由于经年的雨水冲刷,在岩壁上形成了峻黑的、富有冲击力的水刷痕迹,与原本的浅石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竖直方向的石宕壁上,有两种人工斧凿的痕迹。上半部分是人力一敲一凿形成的,肌理细腻、过渡自然;下半部分是机器开采。两种不同的印迹,对应着不同的时代和作业方式。 石宕顶部的边缘被移除,与山林接壤的边缘加以固定,防止高空坠物。
上图,采石表演展厅的入口;下图,户外看台,图片摄影:王子凌一座看台矗立在岩壁之前,人们可以在这里观看表演采石,给予石匠们充分的仪式感,没有表演的时候,看台顶部是向外俯瞰周边山景的绝佳场所。 未来:十二时辰漫游路线 

已经完成的三个石宕是石宕改造的一期,目前二期的建造已经启动,未来,还将有6个石宕被改造,整体9个石宕组成一天的石宕游览路线。
内部相连的2、3号石宕,内部怪石嶙峋,采石活动像是蚂蚁不断四周啃噬一般,形成了奇特的洞天世界,摄影:王子凌
2、3号其中的一个洞窟,水中蛙声响亮,四周和顶部有岩壁可以遮风挡雨,稍加整理和加固,未来人们可以在此坐下品茶,摄影:王子凌
未来,从石宕茶室出来后,沿山边小路会路过石宕花园的瀑布水景,日落时分来到石梁日照,赏日落烘亮石梁墙壁的奇观…… 这里,已经成为村民新的文化中心,村民自发来这里跳舞、拍照。
2022年3月,柏林Aedes展场现场,摄影:Erik-Jan Ouwerkerk
2022年3月,国际级建筑论坛Aedes在德国柏林为缙云石宕单独设展,从生态到经济的多个角度,探讨这一系列项目的示范作用。 论坛馆长表示,缙云石宕的改造,将为德国的露天矿址和地下矿洞改造,带来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