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堪称北方人厨房里的“万能选手”,能蒸能煮能煎,还能冻在冰箱当“应急粮”。“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的饺子,不仅在千家万户的案板上列队,也悄悄在商业世界里包出了一个财富帝国——“五一”档热映的电影《水饺皇后》的故事原型臧健和来自山东,正是靠着母亲传授的包饺子手艺,从无到有地打造出了湾仔码头品牌。
图/《水饺皇后》宣传片截图
北方人家家吃饺子,可是能让北方人愿意花钱在外面吃的饺子不多,山东饺子是其中之一。臧健和把饺子做成年入数十亿的产业,餐饮界更有一些山东饺子馆把饺子做成宴席。馅大饱满、口味丰富的山东饺子本身就是一块招牌,在饺子界不说是天花板,也得是房梁。
山东人为饺子持续“赋能”,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触达”。过年过节吃饺子,阴天下雨吃饺子,周六周日吃饺子,就没有山东人不能吃饺子的日子;猪肉白菜、猪肉大葱、鲅鱼、虾仁三鲜,甚至西红柿鸡蛋,更没有山东人不能包进饺子的食物。山东堪称“中国吃饺子豪横第一省”。
一种颜色一种馅,山东饺子可以五颜六色。
摄影/一颗小草莓呀
山东人的饺子里面包了一个宇宙
在山东吃饺子,一顿饭吃两个也就饱了。
不是饭量太小,是饺子实在太大了。烟台、威海的鲅鱼饺子,一只能有五两重,自己占满一碟,外地人第一次拿到这家伙都不知道该从哪下嘴,犹豫半天,咬一口,饺子只受了“轻伤”。
“老板,鲅鱼饺子一盘有几个?”
“一个。”
摄影/粥粥
山东人听外地人提起烟威地区的饺子Pro Max,会忍不住说自家饺子都是正常大小,而这一句话又会炸出不少烟台人和威海人说自家就是包大饺子。山东人在吃饺子这件事上齐头并进,可是吃什么饺子却难达成共识,因为山东的饺子花样实在太多了。
山东饺子首先在皮上就做出不少文章。包饺子的面要揉三次,醒三次,得到一个光溜溜、软乎乎的面团,这样的面不仅口感好,包的时候也不容易破。蒸饺比水饺还要复杂,用的是半烫面。面粉分为两半,一半倒开水,一半倒温水,搅合开了再揉到一起。热水让淀粉糊化,增加柔软,冷水则保留筋性,使得半烫面的蒸饺皮筋道又柔软。蒸饺带着热乎气上桌的时候,抱成个团的肉馅若隐若现,下筷子有一丝迟疑都对不起它。
饺子皮好不好,和面是关键。
图/视觉中国
现在饺子已经不稀罕,甚至变成了冻在冰箱的方便食物。可在旧时,白面饺子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山东籍作家莫言曾说他十几岁时想当作家,是因为听说作家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当年,荞麦、高粱、豆面都曾是饺子皮的原料,比如曹县就有高粱面皮、荠菜馅的红饺子,俗称“杂面扁”。
包饺子是厨房里最热闹的一种劳动。
图/视觉中国
论地位,饺子馅还是要压过饺子皮一头。
山东的内陆地区更偏爱肉馅,还得是手工剁馅。在猪、牛、羊肉的基础上,可以搭配白菜、大葱、韭菜、芹菜、胡萝卜、西葫芦、茴香……肉+菜的经典搭配也有各式各样的调剂:加点藕,有了脆脆的颗粒感;加点海米,多了一层来自海洋的鲜;蘑菇则相当于奶茶里的芋圆或者椰果,增添滑润弹牙的口感。
猪肉韭菜是饺子界的基本款。
图/视觉中国
山东人包饺子非常擅长就地取材。济南大明湖产蒲菜,也就是香蒲的嫩假茎,每年农历五月至八月是吃蒲菜的最佳季节。这种清鲜的湖中美味,在饺子里也要调味适当,不能盖过蒲菜的清鲜味道。一顿是一个“疗程”,可解济南人乡愁。已有百年历史的济南老字号便宜坊,拿手的是饺子的变体——锅贴,其中最具当地特色的就是蒲菜猪肉锅贴。
在山东的沿海地区,海鲜是饺子的主角。胶东饺子的“头把交椅”就非鲅鱼饺子莫属。细嫩的鱼肉要慢慢刮下来,再取猪肥膘,细细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精肉在上面。白色的鱼肉配上白色的肥膘,加入葱姜水仔细搅打,再切一把韭菜提香。这一口饺子进嘴,丰腴的脂香与鲅鱼的鲜嫩纠缠在一起,韭菜的鲜甜居中调停,把一盘饺子整治得美味异常。
鲅鱼饺子不能没有韭菜。
摄影/粥粥
黄花鱼、墨鱼、八爪鱼、海肠、海虾、扇贝、海胆、蛤蜊……山东沿海地区的饺子馅就仿佛是龙宫的员工团建。不同的海鲜,山东人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海虾、猪肉、韭菜组成的三鲜馅是饺子界的王牌组合;黄花鱼与鲅鱼处理方式类似;蛤蜊清甜,搭配清淡的黄瓜,再加入炒鸡蛋,适合炎热的夏天;墨鱼饺子是“饺界黑势力”,墨汁和面制成黑色外衣,内里却是白嫩的墨鱼馅。
“龙宫团建饺”。
摄影/浅梨Sylvia
不管是什么饺子,在山东都离不开蒜。自己动手砸蒜,再调上小磨香油和香醋,就是山东饺子的黄金搭档。少了这一口,再香的饺子也有缺憾。
饺子在山东不仅馅料丰富,名字也是五花八门。外地人听见山东人说“下包子吃”一定会一脸懵。在鲁中、鲁西的部分地区,饺子被叫做“包子”,或者叫“小包子”,常规的包子则是“大包子”。鲁中、鲁西也有部分地区管饺子叫“扁食”。到了胶东,饺子又成了“箍扎”,按照包饺子双手一捏的动作,又“箍”又“扎”确实形象。蓬莱人则是胶东的“异类”,他们管饺子叫“馉(gǔ)儿”。
吃饺子蘸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摄影/Allen Chen,图/图虫·创意
山东饺子过于丰富,让人不禁怀疑:山东人是不是吃了太多饺子,所以不得不翻出各种花样,让自己不至于吃腻。毕竟,饺子在山东是可以从正月初一一直吃到除夕的常驻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