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的吃鸭王者,不在北京,也不在南京,而是在东南沿海的福建!
在这里,鸭子的“搭档”多得惊人——有老姜作配,就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姜母鸭”,辛辣、甘甜有焦香;与红糟为伴,就是“红糟鸭”,皮弹肉嫩带酒香;与本地优秀的芋头相逢最精彩,既能做出汤汁浓郁、味道厚重的槟榔芋烧鸭,又能做出“可盐可甜”、酥香可爱的芋泥香酥鸭。
福建人爱鸭子爱到一天三顿离不开。从早上开始,就有几百种方法对鸭子开刀:冬粉鸭、鸭肉粥、鸭仔面、鸭汤粉丝、鸭露拌面线。正餐的吃法更丰富,卤鸭下酒,熏鸭待客,鸭米血糕煮火锅,各式大菜轮流登场,还总要配上一碗一年四季喝不腻的番鸭汤。
八宝酿鸭、福州鸭露、武夷山熏鸭、腌笃鸭……
哪一款鸭鸭才是你的最爱?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大伟
——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还是来一趟福建吧,看一看闽南、闽北、闽西、闽东、闽中,不同地方对一只鸭子的料理方式。炖、卤、烤、煮、炒、蒸、煎、糟、拌、熏,制出烧鸭、填鸭、板鸭、卤鸭、卜鸭、白切鸭、鸭露、鸭面、鸭粉、鸭粥……天差地别的丰富口味,绝对刷新你的想象力上限。
![]()
![]()
没有一只鸭子能游出闽南!
闽南吃鸭子是很出名的。这里的人们,特别讲究吃“番鸭”。
既然叫“番鸭”,自然有海外血统——三百多年前,它们从南美洲跋山涉水而来,因为嘴基部和眼圈有红色肉瘤,又可叫作“瘤头鸭”。这种鸭子特别肥壮,轻轻松松就能长到十来斤。在福建人,特别是闽南人眼里,它们不是活蹦乱跳的鸭子,而是一道道美味佳肴。
能吃会长的番鸭,嘎嘎!
图/视觉中国
一只好番鸭,最完美的归宿莫过于用来炖汤。
对于闽南的小孩来说,鸭汤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也是每天放学最大的渴盼。那鸭汤黄灿灿、香喷喷的,盛在不锈钢的大盆里,大块的番鸭肉从汤中浮起,粉红的肉挣破了紧绷的皮,一丝一丝地渗出金黄的鸭油来。鸭汤最忠实的配料是老姜,此外,还要加入熟地黄、当归、白芍与川穹,是为“四物番鸭汤”,是闽南孩子从小喝到大的滋补美味。还想要千变万化的口味,则可以加入不同的配料:茶树菇、冬瓜、萝卜,各有各的甘润鲜香。如果鸭汤里能加入一只油炸过的、粉沙沙的芋头,那可真是“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番鸭汤,可以喝遍一年四季。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说到芋头,倒不妨顺便吃一吃厦门著名的网红美食“芋泥香酥鸭”。菜如其名,香甜的芋泥包裹着咸鲜的鸭肉,还有绵密的蛋黄,表面油炸得香香酥酥,一口下去,外酥里嫩,咸甜相宜。
“罪恶感”满满的芋泥香酥鸭。
摄影/小阿圆
闽南最大名鼎鼎的鸭子菜,还是要数泉州姜母鸭。
姜母鸭正确断句为“姜母·鸭”。所谓姜母就是老姜,锅底铺上一层,香油煎出满满的辛香味,然后把杀好洗净的整只番鸭入锅,只加料汁不加水。接下来,就是美妙的等待过程——鸭子和浓郁的汤汁水乳交融,渐渐发出幸福的咕嘟声,鸭肉在高温中散发出一缕缕的焦香,又吸饱了汤汁的辛辣和甘甜,多汁又鲜嫩,而且骨酥肉烂,叫人食之上瘾。干煲之外,也可以汤煲,浓郁滋润,又是不一样的风味。
软烂的鸭肉配以焦香甘辛的味道,
真的很温暖!
摄影/杨天鑫
漳州人则大爱沙茶鸭。甜甜微辣、鲜香扑鼻的沙茶酱焖出软烂多汁的鸭肉块,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南国风味。本地人还由此衍生出堪称小吃极品的沙茶鸭仔面——汤底带着诱人的金红色光泽,鸭肉肥厚,在微辛的沙茶汤中更显醇鲜本色。
鸭子与碳水的组合不止于此。比如厦门的冬粉鸭,将鸭胗、鸭肠、鸭血、粉丝煮熟,在高汤中浸泡,放入喜欢的配料,一碗出锅,鸭肉嫩而不腻,汤汁鲜美,粉丝可口。还有将油条撕小块泡入番鸭汤、鸭汤粉丝、鸭肉粥的,油条饱吸汤汁,外表酥脆,是当地人早餐或下午茶的最爱。
汤鲜肉香的冬粉鸭,吸溜!
摄影/大伟
还有一种最特别的搭配:街头小吃鸭米血糕。它的材料是新鲜的鸭血和糯米,加入一些盐和其他调料,蒸熟了便凝固成块,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糕硬一点。鸭米血怎么做都好吃,蒸、煮、炒、炸,放进姜母鸭中一同炖着吃最好,米香里浸润了饱满的姜香,口感又弹又糯又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