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年内第四只基金发行失败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4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2%,年内第四只基金发行失败 | 财经日日评

Screenshot 2025-07-14 at 9.35.56 PM.png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7.2%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6月份的进出口规模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是历史上月度进出口的第二高位。其中,出口2.34万亿元,增长7.2%,进口1.51万亿元,增长2.3%。


王令浚表示,具体来看,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外贸规模稳定增长,二是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三是出口动能向优向新,上半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四是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五是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断释放。(澎湃新闻)


|点评| 今年上半年,在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扰动下,中国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展现出中国出口韧性。6月中美贸易关税休战期,中国对欧美两地区的出口增速都有所恢复,不过,这种增长更多的是由叠加关税后,商品价格上涨所致。即便是按照现行关税加征幅度,还是对中国企业利润空间带来了明显的削减,减弱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时的价格优势。

今年上半年,国内需求增长缓慢,进出口增速方面一直是出口表现大幅优于进口,这种情况在下半年或将出现转变。美国企业的被动补库存周期正在进入尾声,美国与东南亚国家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有可能对中国的转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中美贸易谈判可能出现的反复,下半年中国出口前景仍不明朗。

上半年新增社融22.83万亿元



7月14日,根据央行初步统计,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6月社融规模增量为4.2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6月M2-M1剪刀差为3.7%,较5月的5.6%缩小1.9%。


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周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国际对比看,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政策效果也在不断累积。从上半年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比较明显。(央行官网)


|点评| 5月降息、降准全部落地,银行借贷成本下降,推动6月社融数据超预期增长。除此之外,6月过后将迎来银行半年度业绩考核,银行更倾向于提前放贷。整体上看,上半年社融增量中,以政府债券融资为主,企业和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速偏弱,一度出现同比少增。这与上半年企业盈利能力恢复较慢,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有关。不过,房地产市场在二季度末出现局部回暖迹象,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略有修复。

央行反复强调“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从实际落地政策来看,总量型货币政策落地速度缓慢,更多的是集中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并根据市场实际资金需求,开展不同期限的逆回购操作。展望下半年,市场对于降息、降准再次落地的预期并不高。

德银称鲍威尔被迫离职是重大风险



7月13日消息,德银策略师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迫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离职是一个重大且被市场低估的风险,可能引发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大幅抛售。其他机构观点也趋于一致,荷兰国际集团策略师在另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鲍威尔提前离职“不太可能”,但这将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本周,特朗普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官员指控鲍威尔在美联储总部装修问题上误导国会议员的说法属实,鲍威尔应该“立即辞职”。这一表态加剧了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的批评,后者一直要求激进降息并暗示可能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提名继任者。(华尔街见闻)


|点评| 特朗普要罢免鲍威尔面临诸多法律障碍,还要在漫长的法律裁决期间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市场巨额抛售。所以,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只是借解雇的由头向鲍威尔施压,迫使美联储更快降息。然而,近期多位美国高级官员跟随特朗普,公开抨击鲍威尔,让市场不得不重新思考,鲍威尔被解雇的可能性。

历史反复表明,政府干预央行常优先满足经济与财政需求,将会使恶性通胀的概率急剧增加,由专业财经人士组成的独立央行更有助于对财政纪律进行约束。特朗普正在试图破坏美联储的独立性,这对所有美元资产来说,又是一次严重的信用动摇。

智元、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大单



7月14日消息,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和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根据公告,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05亿元(含税)。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最终中选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据悉,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GGII)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2024年的0.4万台左右增长至2030年的27.1万台。(证券日报)


|点评| 此前关于人形机器人的采购多是小规模落地,这次中移的1.24亿元订单,是国内首个亿元规模的商业化大单。其传递出的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提速的信号,再次点燃了市场热情。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对于通信技术有较高要求,作为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早有布局。这次向智元、宇树巨额采购,不仅能够拓展其业务范围,更能进一步加深彼此在“通信+机器人”产业上的融合。

大规模量产后,人形机器人的单位成本有望随规模效应下探,同时,真实场景中训练数据的回流,也能够推动算法迭代,提升机器人的执行能力。现阶段,在较为开放、复杂的生活化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仍存在难度。

外卖补贴大战再现“疯狂星期六”



7月14日消息,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外卖大战再次上演。7月11日晚,美团发布了“周六,快乐继续”的微博,预告外卖狂欢进入第二个周末。当晚京东也发文,推出一口价小龙虾。7月12日,淘宝闪购宣布推出“‘超级星期六’188元大券包,五顿我全包”活动。在大额补贴的刺激下,上周六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再创新高,达1.5亿单。


摩根大通在其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如果即时零售市场能在2030年达到4万亿人民币的规模(2023年为6500亿元),那么目前的投入是合理的。但如果市场规模只有预期的一半,那么当前的投资强度就显得“过于激进”。(综合证券时报)


|点评| 这场外卖补贴大战已经导致阿里、美团、京东市值合计蒸发上千亿元,谁料这场大战非但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按照今年商务部的推算,2030年,国内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按照摩根大通的推算几家巨头的投入在商业前景上似乎有些算不过来。况且,国内消费市场整体增速缓慢,而即时零售和外卖市场都不是增量需求,只是在抢占线下门店或电商业务的市场,其实仍然是存量市场争夺。

现在三家互联网巨头寸步不让,互相进攻对方腹地,与其说是在开拓增量市场,更像是在捍卫既有市场。任何行业都有天花板,当市场规模扩无可扩时,重新掀起大规模的市场争夺战无疑是下策,在核心业务上哪家巨头都不会轻易让步。

新加坡蝉联全球奢侈品消费最贵城市



7月14日消息,根据瑞士财富管理公司瑞士宝盛集团发布的年度报告,新加坡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最昂贵的城市,伦敦则超过香港,位居第二。紧追在后的是摩纳哥和苏黎世,2022年位居榜首的上海下降两位,位居第六。鉴于当前世界“变幻莫测”的现状,新加坡因其稳定和安全而备受青睐。新加坡的酒店套房价格上涨10.3%,香港则下跌26.1%。


自2020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一篮子奢侈品的价格首次下跌2%,宝盛称“相当异常”;从历史上看,高端消费品价格的涨幅是普通消费品的两倍。(新浪财经)


|点评|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奢侈品市场也陷入低迷。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优化,加上国内消费者的购物理念转变,稀释了香港和上海作为传统奢侈品高地的吸引力,两地的全球排名均有所下滑。由于政治稳定、法治透明、税制友好,新加坡依然是富豪们青睐的避风港,也蝉联奢侈品消费榜首。奢侈品牌同样倾向于选择新加坡作为新品与限量款的首发地,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的奢侈品消费。

奢侈品消费更能反映出消费者的信心,整体而言,全球高端消费的复苏动能不足,多家老牌奢侈品销售遇冷。关税政策加剧了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上态度谨慎。与此同时,一些注重体验、质价比突出的消费类型逆势升温,正在成为市场中新的亮点。


年内第四只基金发行失败



7月14日消息,截至目前,年内已出现第4只发行失败的公募产品,这也是发行失败的第2只债基产品。国融基金公告显示,国融添利6个月于去年10月12日获证监会准予注册批复,但截至今年7月10日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经查2位拟任基金经理在管规模均不足10亿元,其中一位旗下多只迷你基,任职期间亏损明显,最大亏超50%。


2025年首只发行失败的产品来自兴华基金,也是一只债基产品。据相关公告,不同于国融添利6个月是一只二级债基,兴华基金今年发行失败的是一只纯债产品。按监管规定,新基金获批6个月内需发行,该产品已属压哨发行。(财联社)


|点评| 今年公募基金发行情况回暖,指数基金成为热门产品,债基市场发行同样火热,多只基金提前触及募集上限,结束募集。今年发行失败的4只产品,虽然类型不同,但执掌基金的基金经理们要么资历尚浅,要么此前管理的产品亏损连连,再加上基金公司本身也是中小机构,缺乏背书,被市场冷落实属正常。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发行失败的基金中,债基占了一半份额。前两年债市牛市期间,很多小机构的“迷你基”也能得以顺利发行,今年债基市场从全面火爆转为结构性分化,鱼目混珠的概率小了很多。从长远来看,基金市场的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大量中小基金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更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差异化产品。

周一两市震荡分化沪指涨0.27%



7月14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534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电力、电网股再度走强,贵金属概念股表现活跃。下跌方面,大金融股集体调整,游戏、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519.65点,涨0.27%,成交额为6231亿元;深成指报10684.52点,跌0.11%,成交额为8356亿元;创指报2197.07点,跌0.45%,成交额为3873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 周一早盘银行股继续强势拉升,一度推高指数。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板块的一致性已经有所减弱,其中的龙头股更是罕见地只在早盘短暂拉升后,全天进入调整期。智元、宇树机器人中标采购项目,机器人板块午前拉升。“反内卷”概念有所分化,能源金属板块冲高回落。

指数行情下,多数板块在快速轮动中略显疲态。每次市场风偏略有提升时,总是难以持续吸引到场内的关注度,很快就被其他板块接棒,随后陷入持续调整中。现在不少投资者希望银行板块回落后,个股行情能够更加活跃。然而,银行板块若陷入调整,给指数带来的拖累现阶段尚未有板块可以形成对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7 07:11 AM , Processed in 0.0750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