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影乐之声] 重温经典,这部9分神剧实至名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6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温经典,这部9分神剧实至名归!

Screenshot 2025-08-06 at 9.37.10 PM.png

说起让人熬夜追剧的美剧,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权力的游戏》、《绝命毒师》、还是《纸牌屋》?

今天要聊的这部剧,豆瓣评分高达9分,播出后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阵追剧狂潮。

这就是被誉为犯罪心理剧天花板的《心灵猎人》。

《心灵猎人》

Mindhunter

IMG_8906.JPG

《心灵猎人》改编自FBI行为分析科创始人约翰·道格拉斯的真实回忆录。

故事背景设定在1977年,那个连环杀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年代。

深夜的城市大楼外,一个精神失常的男人手持猎枪挟持着五名人质。

警方的常规谈判陷入僵局,双方各说各话,就像两个频道的电台在对话。

这时,FBI人质谈判专家霍顿·福特登场了。

IMG_8907.JPG

但彼时的FBI还在用老套的破案方法对付这些前所未见的变态罪犯。

然而传统的动机、手段、机会三要素已经无法解释那些毫无逻辑的杀戮。

霍顿虽成功救下了人质,但劫匪最终还是被击毙。

第二天,霍顿被调离前线,转入FBI学院全职教学

可他的人质谈判课程门可罗雀,隔壁讲连环杀手的教室却座无虚席,甚至走廊里都站满了旁听的学员。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传统的犯罪学理论已经跟不上罪犯们“创新”的步伐。

IMG_8908.JPG

后来,霍顿加入了FBI行为科学部

他跟随部门创始人比尔·坦奇全国各地给警察局授课,试图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实战。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一堂课就遭遇滑铁卢

霍顿试图用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弗洛伊德来解释犯罪行为。

他骨子里带着FBI的优越感,喜欢引经据典。

但对于急需破案线索的一线警察来说,这些高深理论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IMG_8909.JPG

第二天,霍顿改变策略,用查尔斯·曼森做案例来吸引注意。

曼森是1969年震惊全美的邪教杀手,霍顿试图从他的童年创伤来解释后来的犯罪行为。

但这种为杀手寻找借口的做法再次激怒了警察们。

正当霍顿向比尔吐槽时,那位批评霍顿的老警察主动过来道歉,并分享了一起让整个警局束手无策的恶性案件。

一对母子在出租屋内被残忍杀害。

看过现场照片,比尔推测这是一起为满足扭曲X欲的杀人案。

IMG_8910.JPG

霍顿则认为凶手有严重的X功能障碍,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犯罪。

至于凶手是谁?他们无法回答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霍顿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可这次经历却让霍顿醍醐灌顶

他突然意识到,传统的FBI只会抓捕罪犯,从未试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而要对付这个新时代的连环杀手,他们必须学会像怪物一样思考。

霍顿的传奇之路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IMG_8911.JPG

《心灵猎人》真实还原了犯罪侧写学科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

主角们并非好莱坞式的天才神探,而是通过一次次挫折反思,逐步摸索出洞察罪犯心理的科学方法。

或许这种真实感正是是《心灵猎人》让无数观众深夜失眠却又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9 10:00 PM , Processed in 0.0644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