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腾讯二季度净利增长17%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4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腾讯二季度净利增长17% | 财经日日评

Screenshot 2025-08-14 at 8.47.37 PM.png

7月新增社融规模1.16万亿元



8月13日,央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中国1至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7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16万亿元。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7月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存款50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M2-M1剪刀差为3.2个百分点,较上月缩小了0.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4651亿元。(央行官网)


|点评| 7月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人民币贷款数据更是罕见地出现减少,贷款业务中还款金额大于借贷,这由多重因素所致。6月是银行半年度业绩考核的关键时间点,银行会将部分客户的信贷需求前置,导致7月成为传统的信贷“小月”。金融行业“反内卷”行动陆续展开,超低利率贷款业务被相继叫停,年内减少空转贷款的行动持续,都对信贷数据产生了影响。

除了这些客观影响外,国内房地产市场修复速度放缓,企业盈利修复速度缓慢,居民和企业借贷意愿有所下降,也是信贷数据走弱的重要因素。近期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开始实施,对信贷的提振效果或许偏弱。提振消费需求,缓解企业盈利压力的措施仍有待加码。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据国家数据局介绍,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数据局表示,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我国数据企业的数量超过了40万家,数据产业的规模达到了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综合新华社)


|点评| 随着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政策持续加码,“新基建”工程落地加快,我国算力规模保持迅猛增长。同时,数据采集、存储等相关产业也表现出蓬勃的上升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新技术催生的新业态,当前数据产业的边界还在不断演化,围绕其设立的专项支持政策与制度规范,都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下,算力将成为决定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我国加快算力规模建设,为数字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相关应用落地,场景不断拓宽,更需在实操层面发力,推动算力的互联互通、即连即用。

市监总局发布智能驾驶监管新规



8月14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向社会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汽车召回、生产一致性、商业宣传、事件事故报告等四大方面。上述领域均是目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软件在线升级(OTA)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澎湃新闻)


|点评| 今年车企纷纷发力智驾技术,宣传上也一度存在“炫技”的倾向。狂飙的势头下,安全问题被忽视,行业乱象频出。比如部分车企在软件版本还没有经过充分测试的情况下,就自行推送给用户升级,或者通过升级掩盖需要召回的车辆问题,都留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此前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就以生命的惨痛代价,为行业敲响了警钟,也唤起市场对于技术安全性的重视。

规范车企行为,需要行业标准的确立与监管的约束。近期智驾相关政策密集落地,降温信号明显。这次市监总局发布的新规,再次强调禁止夸大宣传,针对软件升级行为制定了更为明晰的要求,也进一步为行业的无序发展踩下刹车。

年内险资26次举牌11次涉及银行股



8月14日消息,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民生人寿8月11日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后,于当日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5%,根据港股市场规则,触发举牌。年内险资26次举牌中11次涉及银行股,中资银行H股占比九成。举牌指的是投资人在证券市场上收购的流通股份超过该股票总股本的5%时,依据相关法规,需要公开披露其持股情况。


据统计,今年以来,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瑞众人寿等险企在A+H股频繁扫货银行股,加仓次数超过百次。其中,邮储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均被二度举牌,招行H股更是被平安人寿三度举牌。(综合财联社)


|点评| 近两年,国内多部门频繁出台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特别是在引导险资入市方面,出台了很多专项政策,险资再次掀起“举牌潮”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从险资举牌的标的分布上看,除了银行股外,能源、公共事业等业绩稳定,分红率较高的公司也得到了险资的青睐,只有极少数的成长型公司被险资举牌。

国内险资在参与股票市场时的取向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对于高净资产收益率和高分红行业的关注度较高。十年前险资聚焦于商贸零售和房地产行业,如今银行业的比价效应凸显。从全球险资在股市中的投资方向上看,除了银行业外,科技、消费行业同样热门投资方向。即便是在政策加持下,国内成长型企业对于险资的吸引力依旧偏弱。

腾讯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



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收入1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2%。股东应占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16%。毛利率从去年同期53%提升至57%。现金净额746亿元,较一季度下降156亿元,主要因支付股息。


在增值服务方面,腾讯在今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6%至914亿元,本土市场游戏收入为404亿元,同比增长17%。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188亿元,同比增长35%。营销服务业务在今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至358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555亿元。二季度腾讯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同比增长17%;资本开支191.1亿元,同比增幅达119%。(综合华尔街见闻)


|点评| AI带来的高投入压力下,腾讯依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具体来看,腾讯游戏业务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海内外的新游戏《三角洲行动》以及长青游戏《王者荣耀》《皇室战争》等通过内容更新、IP联动等方式,提升玩家付费意愿。国内广告市场投放同比微涨,但腾讯在广告业务中融入AI技术,提升广告投放性价比,再加上视频号、小程序的增量广告投放加持下,腾讯广告业务逆势快速增长。高毛利的游戏、广告业绩高增,带动腾讯毛利润有所提升。

腾讯云业务算力优先满足内部使用,随着算力的逐步扩张,未来有望承接更多由AI需求带来的外部业务。海外AI芯片进口限制逐步放开,下半年腾讯资本开支或将高速增长,对腾讯业绩表现形成一定拖累。

比亚迪财险上半年盈利转正



8月14日消息,比亚迪财险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3135万元,综合成本率降至101.23%,一举扭转去年的承保亏损局面。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比亚迪保险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约13.98亿元,保险业务几乎全部集中于车险,综合赔付率为95.13%,综合费用率仅6.1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悉,比亚迪财险依托集团在整车制造、维修体系和数据能力上的资源优势,探索出适配新能源车的“拆件维修”路径——以拆换结合代替整总成更换,从而有效压降了理赔成本。根据今年初监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新能源车险的平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2024年行业综合成本率约107%,全年承保亏损超57亿元。(界面新闻)


|点评| 有比亚迪做后盾的比亚迪财险在新能源车保险业务上堪堪实现盈利,可见新能源车保险业务盈利之困难。比亚迪财险主要服务于比亚迪品牌车主,与各门店合作采取直销形式,极大地减少了销售环节的费用。同时,比亚迪财险从比亚迪内部采购,在零配件方面能拿到较大折扣,又能降低一大笔赔付费用,其他保险企业很难复制比亚迪财险的优势。

新能源车功能复杂,内部电子化集成度高,出问题的概率和维修成本都要比燃油车更高。因此,新能源车保险价格普遍偏高,不少险企还拒绝为车龄较长的新能源车上保险,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非常不利。即便如此,新能源车保险业务的普遍亏损依旧没能得到缓解。险企与新能源车企深度合作,或许是破局的有效途径。


标普500摘得年内第17个收盘新高



8月14日消息,美国三大股指在本周三延续了近期火热的涨势:标普500指数轻松摘得了年内第17个收盘新高纪录。截至周三收盘,道指涨463.66点,涨幅为1.04%,报44922.27点;纳指涨31.24点,涨幅为0.14%,报21713.14点;标普500指数涨20.82点,涨幅为0.32%,报6466.58点。从2025年迄今的回报来看,标普500指数在年内已累计上涨逾8%。


即便如此,摩根士丹利在本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依然警告美股市场存在隐藏风险,建议投资者考虑对冲而不是贸然追逐更多收益。摩根士丹利认为许多投资者可能忽视了劳动力市场降温、企业盈利喜忧参半以及物价压力不断上升带来的风险。(财联社)


|点评| 美股三大指数今年行情走势总体为探底回升,和全球主要国家市场相比,美股三大指数涨幅并不算多。同A股一样,美股今年结构性行情特征较为明显。得益于AI技术带来的业绩提升,微软、谷歌等“美股7姐妹”近期持续走高,成为美股三大股指攀升的主要动力。

近几年新加入美股的投资者几乎没有熊市记忆,每次美股回调时,只要拉长持股周期,最终总能得到回报,已经形成了“逢跌必买”的市场氛围。这也导致企业盈利逐渐跟不上股价涨幅,美股整体估值来到偏高区间。美股投资者整体情绪极为乐观,美国经济中的风险因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反馈。

周四两市震荡调整沪指跌0.46%



8月14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沪指3700点得而复失,终结八连阳。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2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83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脑机接口概念股震荡走强,数字货币概念股一度冲高,机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跃。下跌方面,军工股集体调整,CPO、铜箔、锂矿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666.44点,跌0.46%,成交额为9495亿元;深成指报11451.43点,跌0.87%,成交额为13297亿元;创指报2469.66点,跌1.08%,成交额为6513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 周四两市早盘沪指继续上攻3700点,个股已率先展开调整。近几个交易日,前期热点板块已经逐渐回落。在对指数冲关的期待下,资金涌入权重股。但指数顺利冲关后,新的热点暂时尚未产生,活跃资金短期内失去了方向,两市顺势回落。盘面上暂时没有出现明显利空因素,调整更多的是市场情绪因素所致。

短期内市场成交依旧活跃,短期调整不改指数长期上行趋势。只是在指数调整期间,多数个股都会跟随调整,指数上行期内,只有部分个股会跟随上涨,不少板块和个股都长期处于横盘震荡区间内,“在xx股票内躲过牛市”的段子已广为流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4 11:26 PM , Processed in 0.0474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