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前8月税收收入增速转正,国内拟探索中小学春秋假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8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8月税收收入增速转正,国内拟探索中小学春秋假 | 财经日日评

Screenshot 2025-09-18 at 8.17.34 PM.png

央企资产总额已超过90万亿元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8.3%。经过几年努力,中央企业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达到8.6万亿元,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在工业母机、新材料领域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总体上呈现出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中央企业设立的创新基金总规模已经接近千亿元。(新华网)


|点评| 央企在“十四五”期间的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让人不无“风景这边独好”之感。这当然彰显了央企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地位,其在能源供应、重大基建、高端制造等基础和关键领域所发挥的压舱石作用无可替代。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央企在研发上的高投入,也表明其在“提质增效” 与“创新驱动”上的引领作用。 

不过,央企在规模扩张中也需要兼顾质量与效率。一方面,要避免央企在资产规模扩大后出现资源配置分散、管理效率下滑的风险,导致“大而不强”;另一方面,研发经费投入高,若资金未能有效落地,提高技术成果或强化核心竞争力,可能导致创新资源闲置。此外,央企要恪守功能定位和主要职责,不能过多地参与市场领域,这样才能给其他市场主体提供宽松环境和发展空间。

前8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9月17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1—8月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98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21085亿元,同比微增0.02%,较前7个月的下降0.3%实现由负转正。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268亿元,同比降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3930亿元,同比增1.8%。印花税合计2844亿元,同比增长 27.4%,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87亿元,同比大增81.7%。 


支出端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24亿元,同比增长3.1%;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6570亿元,同比增8%;地方支出152754亿元,同比增2.3%;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0%、5.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449亿元,同比降1.4%,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9263亿元,同比降4.7%,而基金预算支出62602亿元同比增30%(华尔街见闻)


|点评| 税收收入由负转正,除了征收力度加强等因素外,或表明企业生产经营、居民消费等经济活动逐步回暖,商品流通与消费市场呈修复态势;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大幅增长,既反映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改善,也与近期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的行情特征相契合。同时,社保、教育支出的高增速,表明财政在民生保障开支方面的倾斜。

当然,当前国内财政运行仍面临着结构性压力。一方面,房地产相关收入持续低迷,反映房地产市场调整尚未结束,部分地区面临收入增长瓶。另一方面,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这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是一个很大挑战。而这些压力和挑战,最终都要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来消化和解决。

国内拟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措施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优化学生假期安排,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措施》提出,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商务部官网)


|点评| 耐用消费品的置换周期较长,消费品“国补”的政策效果逐渐减弱,政策重点正转向提振服务业消费。每年寒暑假国内服务业消费景气度都有明显提升,将部分假期时间拆分,转化为春秋假,可以分散出行时间,减少景区拥堵。比起春秋假,取消调休制度,适当延长全体公民的法定假日时间,覆盖人群广,对于提振服务消费的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近期各地都在积极举办各类文旅活动、体育赛事,尝试提高居民出行意愿,带动服务业消费。事实上,今年国庆的火车票预售情况依旧火爆,居民出行意愿十分高涨,只是消费意愿偏低。消费场景得到丰富后,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才是重点。

家电领域国产芯片份额占比达65%



9月17日消息,目前家电用的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已较高。据产业在线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家电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已达65%。家电芯片涵盖数字芯片、模拟芯片和功率半导体器件。家电国产芯片的占比整体已达70%—80%,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约为90%,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70%。


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美国模拟芯片对华进口量累计飙升37%,而同期进口价格却累计暴跌52%,倾销幅度甚至在300%以上,严重压缩了本土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生存能力。(综合第一财经)


|点评| 模拟芯片是一种将现实世界的光线、声音、图像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模拟芯片属于成熟制程芯片,对于精度、稳定性的要求较高,通常不追求高速运算,40—60纳米制程的工艺即可满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但中国芯片产业链尚处于追赶期,模拟芯片主要依赖进口。

近年来,国内中低端模拟芯片领域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家电等对模拟芯片技术需求较低的行业内,国产芯片使用率快速提升,但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国产芯片使用率仍然偏低。海外芯片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短期内大幅降低产品价格,商务部进行反倾销调查,保护本土企业利益的行动恰逢其时。

港股有望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宣读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李家超表示,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具体措施包括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李家超表示,香港金管局会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推动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例如用代币化存款结算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协助政府将代币化债券发行常态化及通过监管沙盒鼓励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等。(华尔街见闻)


|点评| 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划占据了施政报告的大段篇幅。港股现行结算周期为T+2,转变为T+1之后,现金和股票流转速度加快,降低了资金的汇率波动风险,对短线资金的吸引力增大,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作为国际化市场,港股接纳全球不同时区的投资者,结算周期缩短一天,需要交易所、券商等机构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港币兑换和资金结算,需要预留出足够的系统升级时间,短期内难以落地。

香港在虚拟货币的探索中处于全球前列,是全球少数允许合法开展稳定币发行的地区。全球投资者对于数字货币的认同感正在上升,香港对数字货币市场的积极探索,有望赢得该市场规则制定的先机。

全球股市看多情绪升至7个月来新高



9月17日消息,美国银行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中,有净28%的人看多股票,这是自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比例。美银的这份调查于9月5日至9月11日进行,共对165名总共管理着260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进行了调查。美银策略师哈特内特表示,投资者近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看法出现了近一年来最显著的改善,目前仅有净16%的投资者预计经济会衰退。


调查还显示,全球基金经理们最热门的交易仍然是做多“七巨头”,约42%的基金经理选择了这一交易。此外还有25%的受访者做多黄金,14%受访者做空美元,9%的受访者做多加密货币。此外,约26%的受调查者认为,美国的第二轮通货膨胀将成为最大的尾部风险,而24%的受调查者则担心美联储的独立性减弱以及美元贬值问题。(财联社)


|点评| 全球股市年内的强势行情,让基金经理们保持了看多惯性。从未来风险因素上看,美国通胀前景相对可控,美联储独立性减弱和美元贬值听起来很吓人,但其变化速度较慢,更偏向于长期影响。在利好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货币政策趋向于宽松,AI应用为企业带来的效率提升效果正在显现。相比于利空因素,利好因素都是切实能看到的变化,全球股市气氛偏向于多头。

很多投资者都担心这轮AI热潮会演变为互联网泡沫,导致股市出现一轮巨大的调整。这种风险确实存在,就连OpenAI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承认了AI行业中已经存在泡沫。相比于2000年投资互联网的热潮,现在投资者对于AI行业相对来说更加克制,或许故事会有不同的结局。


药捷安康单日股价振幅达123%



9月17日,港股药捷安康-B收涨8.96%,报收209.2港元/股。周二药捷安康上演极端行情:早盘一度暴涨63%至679.5港元/股,较6月23日13.15港元/股的发行价累计涨幅接近51倍。午后直线跳水,报收192港元/股,跌幅达53.73%,单日振幅达123.98%。公司午间紧急公告,称“概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


这场异动不仅搅动个股市场,更波及多只医药类ETF。其中,恒生创新药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当日分别下跌1.18%、1.11%。值得注意的是,药捷安康9月8日刚被纳入港股通及三大创新药指数。据悉,药捷安康-B总股本3.97亿股中,IPO发售的1528万股里有979万股被基石投资者锁定,实际可交易股份仅549万股,占比仅1.38%。(财联社)


|点评| 这场闹剧起源于创新药指数样本股调整,药捷安康被纳入后,追踪创新药指数的基金都要跟着买入。通常这种买入对标的股来说影响相当有限,偏偏药捷安康流动性极差,日均成交额仅有一千万元左右,短期内涌入上亿买入资金,自然会引发股价暴涨。

这一切都是明牌,根据追踪创新药指数的基金体量、药捷安康的权重占比,简单计算就可以得知基金们需要买入多少。再用基金每日净值变化与股价变动幅度进一步计算,还可以大概得知基金的建仓量。随着药捷安康股价迅速飙升,市值走高,权重占比提升,尚未建仓的基金就需要更多资金买入。于是,“接盘”明确的情况下,大量资金瞄准基金建仓需求展开博弈。相关基金明知被市场围猎,在追踪指数的目标下,不得不硬着头皮买入。

周三两市探底回升沪指涨0.37%



9月17日,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探底回升。沪深两市成交额2.38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53亿。盘面上,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上涨。今日市场情绪持续回暖,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芯片产业链全天持续走高,电池板块表现活跃。下跌方面,贵金属板块集体下挫,旅游、猪肉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876.34点,涨0.37%,成交额为10067亿元;深成指报13215.46点,涨1.16%,成交额为13701亿元;创指报3147.35点,涨1.95%,成交额为6683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 周三两市小幅震荡,等待美联储降息指引。从盘面上看,深紫外光刻机测试的消息发酵,相关板块冲高回落,芯片产业链的号召力有所减弱。外资投行强烈看好中国储能行业的龙头公司,市场热点从芯片板块中再次转移至新能源行业中。市场风格难以切换,价值风格全天领跌。扩大服务消费的政策发布,利好兑现后旅游及酒店板块陷入调整。

随着行情展开的底层逻辑逐步从行业前景展望转移至政策博弈,市场运行方式也有所转变。对于政策的预期难以形成较强的一致性,并且政策效果难以量化,市场博弈更加复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5:17 PM , Processed in 0.0741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