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伦敦顶豪
-
大家好,我是《邦哥看豪宅》的主理人邦哥,专为设计师分享设计灵感及干货。我们致力于为设计师提供更好的设计思路,让中国设计能走向全球。
今儿这处豪宅,逛起来绝对让你挪不动腿。
公寓藏在 The Whiteley 里头,这楼以前是个老购物中心,多亏 Foster + Partners 设计团队,才让它彻底换了模样。
这套 379?的公寓,身价 1700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1.57 亿),出自设计女王 Joyce Wang 之手。这位常穿梭于香港和伦敦的设计师,玩起大型豪华项目来熟门熟路 —— 文华东方住宅、The Berkeley 酒店,还有 LVMH 集团的零售场子,都有她的手笔。
她的设计从不堆砌奢华,在她的作品里转悠,总能从层层叠叠的细节里摸到点不一样的东西。
设计刚起步时,团队就琢磨着未来住这儿的人会是啥样。装饰、设计、藏品往一块儿一搭,不知不觉就勾勒出一个 “天选业主”—— 周游世界一圈,回来正好撞上这理想中的家。
折衷主义的调调布满每个角落,让空间的故事感直接拉满。你能明显感觉到,这公寓 “说话” 的本事,既够劲儿又有分寸。
暖黄色的底色自带年代感,这是在跟建筑本身打招呼呢。为了弄出这底子,设计师费了不少心思,大量用了凹槽硬木镶板,自然光一照,那柔和的质感就活过来了。
其他墙面用的踢脚线、护墙板,偷师了法式复古的精髓。
你可以说这房子是各种元素拼出来的,但设计到了一定境界,呈现出来的样子早就冲破条条框框了。外墙老样子也好,固有印象也罢,都框不住这儿。
家具摆得整整齐齐,跟在时光里待了很久似的。它本来就不是啥 “全新” 的房子,而是带着时代印记和城市地标意义的特殊符号。历史在这儿重新写,又在当下不断冒出新意思。
这座公寓重新定义了"家"的叙事方式。设计师摒弃传统的空间分割手法,采用流动式布局将各功能区域自然衔接。复古家具与现代设计的混搭并非简单拼贴,而是通过精确的材质配比达成视觉平衡。Orior设计的餐具柜与Paolo Ferrari的流苏休闲椅等单品,在空间中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客厅的生态设计突破了常规。垂直绿植系统沿着书架与壁炉自然生长,将有机形态引入严谨的空间构图中。这种处理手法既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的对称美感,又为空间注入了动态的生命力。
oyce Wang Studio设计的转角沙发成为视觉锚点,其流畅曲线与建筑原有的线性结构形成有趣对比。
收藏品陈列展现出独特的设计智慧。来自1stDibs的古董与米兰CC Tapis的地毯并置,不同时代的艺术品在材质与形态上相互呼应。
私密区域的设计更显功力。主卧通过暖色调与曲线语言营造出包裹感,新古典主义的装饰线条被简化处理,既保持历史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
卧室以暖调为主色,曲直线条交织出和谐韵律,新古典主义美学在此尽显轻盈与热烈。原始空间的脉络被细致勾勒,生活的序曲缓缓铺展,艺术的肌理早已深嵌其中。
整个空间最鲜明的特质,是生活与艺术达成了彻底的有机融合。每一件家具、每一处用品都浸润着艺术质感 ——1stDibs 的古董物件、米兰 CC Tapis 的精致地毯,还有伦敦 Porta Romana 为空间定制的多盏吊灯与照明灯具,皆是明证。
豪华设计与香水品牌 L'OBJET 携手 Joyce Wang,量身定制了餐具、梳妆台香水及装饰品。
伦敦 The Lacquer Company 则提供了家居饰品与家具 这些品牌物件的背后,藏着对匠心与艺术的深切尊重和专注。
这个家为艺术家与设计师提供了多重可能,它更像一个舞台,让每一丝细微灵感都能被看见、被融合。这恰是 Whiteley 的核心价值 —— 作为 “商店” 的原始属性从未褪色,始终在展示中释放独特魅力。
这座待售公寓是否让你对豪宅有了新的认知?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吧!
撰文 Writer :mimi 排版 Editor: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