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中式美学
-
三亚的自然之美
本身就是一场极致的艺术创作。
山海之间的光影、
风的流动、水的纹理,
都成为最纯粹的设计语言。
于是,坐落于此的建筑无需喧哗,
只需顺应自然的逻辑,
便足以展现令人心生敬畏的秩序感。
而对于设计师而言,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顺势而为中,
提炼出属于自己的审美立场与空间表达。
大家好,我是《邦哥看豪宅》的主理人邦哥,专为设计师分享设计灵感及干货。我们致力于为设计师提供更好的设计思路,让中国设计能走向全球。
这座位于三亚的豪宅,以自然为灵感源头,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重新定义。
设计师以“克制”作为主线思考,在结构、材质与光影的配合下,构筑出一处通透、平衡、可呼吸的栖居空间,让地域美学得以延展成一场沉浸的体验。
建筑的框架以横纵交错的几何关系为主,水面的反射令其结构更加立体。步入入口,几何形体的逻辑与路径自然契合,线条的秩序性在动线中被温和地放大,空间由此展开出内外延续的节奏感。
中央的圆形吊顶灵感源自水波的动态,向外层层延展,在比例与尺度的平衡中呈现“方圆并济”的构图语言。天花的层次引导视觉聚焦,结构间的疏密关系体现出东方空间讲求的“留与取”的分寸美。
LED大屏呈现三亚的自然风景,成为空间的情绪媒介。两侧层叠的屏风以递进的方式形成纵深感,丰富了空间层次,也为来访者提供了视觉上的引导路径,使整个公共区域拥有流动的节奏与节制的戏剧性。
墨绿色理石与原木色的并置,带出一种深与浅、冷与暖的平衡。两种材质通过肌理与色泽形成对话,粗犷与细腻并存。自然光透过通高的玻璃窗渗入室内,光影在表面游走,强化了空间的通透感与包容度,让材质的真实质地被完整保留。
设计师通过对材料的重新切割与安置,将理石、木饰面等元素转化为功能性的隔断、展示架与背景墙。整体在对称与节奏的控制中保持视觉秩序,而每一个区块的比例与尺度,又展现出极具雕塑感的独立表情。
回望整个布局,休息与洽谈区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却因光线、景观与家具构成的微差而展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中间的茶室成为情感的缓冲地带,平衡了社交与独处两种氛围,体现出当代居所对于精神共融与私密体验的精准拿捏。
室内外空间共享着相似的设计哲学——以静制动,用有限的物理维度承载无限的生活想象。
书籍、艺术品与格架结构共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体系,沿着预设的动线行进,总能遇见令人惊喜的空间转换。
整面落地窗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视觉构成。在动线交汇的转折处,通透的玻璃界面消解了空间界限,从外部实现视觉串联,重新定义了"通透"的设计内涵。
洽谈区后方设置的酒吧区域颇具巧思。艺术吊灯的造型犹如枝叶从容器中自然伸展,在温暖光线映照下,呈现出持续生长的动态美感。
宴会厅选用黄绿色系,圆融的色调在空间中缓缓铺陈,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酝酿出独特的氛围体验。
边缘区域的水景设计巧妙连接了自然与室内空间。流动的水体宛如山间清泉,顶部天窗引入的自然光线,在微观场景中复现出依山傍水的居住意境。
独立书房采用浅木色调,阳光透过窗户形成天然的光影构图。阅读区域营造出优雅自然的氛围,与窗外无垠景致形成诗意呼应。
书架作为背景墙面,陈列的书籍与艺术品共同编织出温暖而丰富的场景。自在随性的布局方式,呼应着三亚特有的度假生活方式。
从外至内,设计师构建出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通透的格局与大气的手笔,让这里超越了传统售楼处的功能,更像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场域,随时欢迎人们前来体验与探索。
这个三亚的展示空间,值得您亲自前来感受。
撰文 Writer :Amanda 排版 Editor:Fin设计Design&版权©:大伟室内设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