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2

[史地人物] 老铁来贵州,能看见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铁来贵州,能看见啥?

Screenshot 2025-11-02 at 2.22.15 PM.png

IMG_5015.JPG
 

金秋的贵州深山,宁静安逸。但是如果将目光转向贵州遵义的乌江寨这里则有另外一重光景

 

穿过山路,走到乌江寨的深处,你会发现,这里有一场热闹的盛会。在2025快手三农生态大会的举办地—麦田剧场中,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方涛,真诚地向大家讲述了贵州众多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之路;在廻龙岛的“快手村大集”里,地道风物搭建了展示贵州风味的市集酸汤锅面前挤满了想尝鲜的人们;还有村口小舞台前,一排排竹椅前摆着的,是洋芋片、脆哨、辣椒脆等各种贵州特色小吃......


IMG_5016.JPG
快手老铁们在村口大舞台下,“爽吃”贵州土特产

这是2025丰收季-第三届《快手三农生态大会》”,是一场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作为特邀媒体支持,快手三农主办的盛会。而这场盛会,有一个核心目的——现场三百多位来自全国的三农创作者、专家学者与媒体人,线上观看直播的快手老铁们,感受贵州的风土魅力,爱上贵州。

 

而爱上贵州,不如先从品尝贵州的秋开始。


IMG_5017.JPG
来自五湖四海的老铁,也带来了家乡的地方美食



 

IMG_5018.PNG

丰收时节的多彩贵州,是什么味道的?


 

如果贵州的秋天有味道,那会是什么?

 

答案的第一页,是甜。


秋季成熟的绿心的修文猕猴桃,是贵阳修文县的骄傲。虽然面积只有1000多平方千米,但这里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却位列全国第三。更厉害的是它的风味,主栽品种“贵长”,自带“野香”基因,吃起来果肉细嫩香糯、酸甜适中,保留了浓郁的原始果香。


IMG_5019.JPG
IMG_5020.JPG
“修长”的修文猕猴桃,正当季
上图摄影/陈伟红 下图/视觉中国


同样在山中,与这抹翠绿相映衬的,还有一片金色的果实——贵州刺梨。它披着一身金色带刺铠甲,果肉肥厚,汁多味甜。这颗果子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馈赠,在贫瘠的石缝中也能顽强生长,并积蓄下惊人的能量。早在20世纪40年代,被誉为“中国刺梨之父”的农学家罗登义就证实了其“维C之王”的地位——含量是苹果的500倍、柠檬的100倍。

 

然而,营养价值再高,刺梨却曾因浓重的涩味和极短的保鲜期,而“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破局?贵州人将目光投向了现代食品工业通过精密的加工工艺,人们成功去除了刺梨的涩味,同时最大化保留了其风味与营养。于是,一瓶瓶刺梨原浆、刺梨风味饮品走上了生产线。这股来自大山的风,不再局限于原浆,而是化身为刺梨奶茶、刺梨咖啡,甚至刺梨果冻,正悄然成为一种健康饮食的新风尚。


IMG_5021.JPG
IMG_5022.JPG
“维 C 之王”刺梨已成了各种新茶饮品牌的新宠
上图/贵州画报社 下图摄影/大花

另一种味道,是鲜。

 

乘着秋风,从枝头到林下,你会遇见织金竹荪的那一抹纯净的白。它被誉为“雪裙仙子”,更是名副其实的“国宴名菜”。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在国宴上用一道“竹荪芙蓉汤”招待贵宾,让织金竹荪名扬世界。

 

竹荪的极致鲜美,源于其独特的生物构造。菌盖表面覆盖的暗绿色产孢组织,在孢子成熟后会化为鲜美的黏液,这正是其鲜味的秘密所在。在贵州,甚至流传着“竹荪炖鸡鸡完整,三秒不见竹荪影”的民谚,足见其吸饱汤汁后的鲜美与受欢迎程度。


IMG_5023.JPG
IMG_5024.JPG
贵州的秋冬,不能没有鲜掉眉毛的菌汤
上图摄影/陈中 下图摄影/吴学文

 

但这份“仙气”,并非全然天成。织金竹荪可以说是贵州菌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20世纪80年代前,它还完全依赖山林采集。转折点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在贵州科学院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才成功实现人工驯化,开启了规模化生产的大门。

 

贵州不可或缺的味道,当然还有贯穿四季的辣。


IMG_5025.JPG
辣椒,是贵州餐桌街头的“常驻嘉宾”
摄影/陈伟红

 

贵州,是辣椒登上中国人餐桌的第一站。康熙年间的《思州府志》便记载了“土苗用以代盐”的历史。这份患难与共的情谊,让贵州人用四百年时光,将辣椒浇灌成了耀眼的风物明星。如今,这份热爱已结出硕果:贵州辣椒种植面积占全球的1/10,产量超过全国的1/3,辣椒产业产、加、销全国第一,全国十大名椒中,有三个出自贵州。遵义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更是世界级的交易中心。


IMG_5026.JPG

遵义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

摄影/陈伟红

 

但贵州辣椒的底气,远不止于规模,更在于其深香辣的特色。得益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辣椒油润红亮,富含粗脂肪与各类香味物质,辣度适中,椒香浓郁。贵州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辣椒品种多达10个,为全国之最。而贵州人更是将辣椒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带着焦糊香的煳辣椒、本真椒香的糍粑辣椒,还是酸香开胃的糟辣椒,都让这抹红色,成为贵州餐桌上当之无愧的灵魂。


IMG_5027.JPG
辣椒脆和糟辣椒
左图摄影/陈伟红 右图摄/郑宇潇

 

而贵州的灵魂,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味道,是酸。

 

这几年,凯里酸汤这股酸辣交织的滋味,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从苗岭走出并席卷全国。让酸汤不再是贵州人独享,而是成为全国美食圈当之无愧的顶流。人们惊艳于它的神奇滋味,更好奇这让人上瘾的味道究竟从何而来。


IMG_5028.JPG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没了这碗酸汤,

贵州人连路都走不稳当啦!

摄影/吴学文

 

答案,藏在贵州的好山好水里。酸汤是贵州百万大山不可复制的馈赠,熬制红酸汤的毛辣果,是山野里特有的野生小番茄,只有在贵州的气候与土壤中,才能积蓄出如此浓烈的酸度,还有赋予酸汤灵魂的木姜子,那股清新和辛香,也是大山的独特气息。可以说,每一口正宗的酸汤,喝到的都是贵州的限定风土滋味。


IMG_5029.JPG
制作酸汤最重要的原材料——毛辣果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当味蕾在酸与辣的交响中沉醉,贵州的味觉版图还远不止于此。它可以是黔北麻羊在秋季积蓄了一整年的鲜嫩肥美;也可以是关岭黄牛紧实醇厚的肉香,每一口都是大山大水滋养出的浓郁风味。

 

这些丰富的味道,共同构成了贵州秋天的味觉盛宴,更是我们想向世界展示的,那活色生香的多彩贵州。


IMG_5030.JPG
 冬日嗦一口羊肉粉,从喉头暖到脚趾头
摄影/陈伟红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031.PNG

让贵州好货出山

有多少人的努力?



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贵州人对自己家乡产品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而贵州的健康好味,自古有之,大方天麻曾是贡品,关岭黄牛闻名遐迩。而这些珍宝的底气,来源于贵州人脚下这百万大山的风土。这里年均气温15℃左右,降水丰沛,森林覆盖率超过62%,超过95%的土壤是富含微量元素的酸性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养得出众多风物那股独一无二的“灵气”。


IMG_5032.JPG
天麻佳品出贵州,其身价堪与茅台酒比肩
图/视觉中国

 

但这些珍宝,曾长久地被重重大山所守护,也所束缚。

 

但那都只是曾经。近些年,贵州将“县县通高速”变成了现实,数字信号也覆盖了最偏远的村寨,这些为贵品出山搭建好了基础设施。而早在现实道路搭好之前,贵州人早就开始了对未来的布局。以最近几年大火的贵州抹茶为例,当人们还在惊叹于贵州的“干净茶”时,贵州已经悄悄布局了更现代、更国际化的“抹茶”产业。利用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优势,生产出符合欧盟500多项检测标准的抹茶,让这片古老的茶山,焕发出了全新的时尚活力。


IMG_5033.JPG
贵州抹茶产业早已成为新茶饮、烘焙品牌的心头好
摄影/吴学文

 

路通了,网通了,品牌有了方向,但如何让这些山里的宝贝,真正走进全国人民的心里和胃里?这需要一场更精细、更懂人心的“连接”。

 

这个连接,就是快手平台上无数扎根土地的“老铁”,他们的直播间就是最生动的田间地头。过去一年,快手三农作者全年创造了3.5亿订单的佳绩,这种强大的流量和高效转化能力,正是“贵品出山”需要的引擎。地道风物,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的内容创新品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文字挖掘故事,用专业的品牌叙事,让每一份来自贵州的珍宝,都带着文化的温度和品质的背书。

 

IMG_5034.JPG
快手三农生态大会上,贵州风物市集摆满了各种特色产品

于是,一场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快手提供流量生态,地道风物进行文化赋能的三方联动,便水到渠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035.PNG

乌江寨的“云端市集”

老铁们到底看见了啥?



让我们回到遵义乌江寨现场,看我们是如何把想象变成现实


IMG_5036.JPG
快手三农生态大会落地风景如画的乌江寨

 

秋季,乌江寨风景如画,市集更是热闹非凡,从刺梨原浆到酸汤底料,从贵州酸汤到抹茶饼干,每一样产品前都围满了好奇的“老铁”。


IMG_5037.JPG
一位嘉宾正在品尝贵州刺梨汁

 

一位身着苗族盛装的嘉宾,在品尝玫瑰苦荞鲜花饼后被瞬间惊艳,这是味蕾的惊喜,也是对贵州风物创新的赞美。

 

还有来自贵州本地的“老铁”,来到摆满辣椒的摊位前,满脸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不同种类的辣椒制品,此时,他不只是百万网红,更是想为“贵品出山”加把力的千千万万人的缩影。


IMG_5038.JPG
在贵州风物市集上,嘉宾点赞贵州农产品
摄影/卢允聪

 

这份热闹,对于贵州本地品牌而言,也是实实在在的机会。现场有品牌负责人表示,能和快手的达人面对面,让他们亲手摸、亲口尝我们的产品,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但如果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这场市集的巧妙之处,远不止于热闹。它更是一场让展销和传播紧密相连的创新实践。


在主办方精心策划的“贵州风物市集”里,集中展示了赤水金钗石斛、威宁苦荞、织金竹荪、麻江蓝莓等14个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的贵州“尖子生”。而来自全国的头部三农创作者,更是举起手机,带领粉丝沉浸式地体验着贵州的农特产品,让这些深山里的宝贝不仅“被看见”,更通过镜头把一时的吸引力,实实在在地变成了影响力和购买欲。


IMG_5039.JPG
IMG_5040.JPG
各地的朋友齐聚贵州乌江寨,表达自己的喜悦

 

这场大会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热闹的市集或几场直播、几十条短视频。它更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屏幕内外的世界。近年来,贵州正致力于打好“生态、文化、共情”三张牌,让农业品牌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而这场大会,正是希望让短视频创作者与贵州的绿水青山、地道风味碰撞出更多火花,让更多人看见贵州“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本地的致富带头人、农民企业家、农技专家,能和全国同行交流学习、打开思路。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农民变成达人,学会用新媒体分享农村生活、讲好农业品牌故事,这或许才是品牌发展最动人的温度。


就像快手三农社区内容中心负责人乌日娜在演讲中提到的,快手早已是集“社交场、生活网、生意场”于一体的数字社区,而这次大会,正是这三个场域在线下的生动落地。


IMG_5041.JPG
“我在贵州等你”


这份共振的背后,更多的还有来自政府的坚定支持。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方涛在致辞中,将这次合作定义为“政府搭台+流量推动+文化赋能”的深度实践。他希望通过老铁们的镜头,让更多人认识贵州、了解贵州、爱上贵州的“地道风物”。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们更加坚信,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推广农产品。我们是在促成一种新的连接,用我们的专业,用快手的平台,让贵州的美好,都能被看见、被品尝、被珍惜。


                                            
文 | 姜妍
编辑 | 风物君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未标注图片来源 | 快手三农生态大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3 08:54 AM , Processed in 0.0875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