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人世间] 小事丨在过去的岁月里,你经历过怎样的故事足以温暖你的余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5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事丨在过去的岁月里,你经历过怎样的故事足以温暖你的余生?

Screenshot 2025-11-15 at 9.34.24 AM.png


在过去的岁月里,有没有某个瞬间的善意,足以照亮你的一生?这些真实的故事里,有童年天文老师的温暖指引,有陌生警察对苦难母亲的体谅,有朋友们在各自低谷时的默默守护,还有全城陌生人合力救下一个走失孩子的善举。这些散落在时光里的光点,或许正是我们穿越人生风雨时最坚实的力量。



在过去的岁月里,你经历过怎样的故事足以温暖你的余生?










答主:逗逗SF

2400+ 赞同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个天文兴趣组,有位南大天文系的学生每周都来做科普讲座,年纪轻轻的,我们喊他祖老师


印象里这位祖老师真的在我们这群啥都不懂的小孩子们身上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每周的讲座、时不时的天文小组活动、还有集体去南大天文台过夜看星星……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个关于中微子的问题,我是唯一一个对着笔记回答出来的同学,祖老师说一定会给我奖励,过了一个多月,他特意找到我,摸出一只笔,说承诺过的礼物一定会兑现的。


最近偶然在小某书上被推到关于南大天文系的帖子,我随手留言提到「2005 年左右一直在昆仑路小学做科普讲座的南大祖老师」,很快有人回复说上海交大的祖颖老师时间线都吻合。当我再搜到他的照片和信息的时候,非常感动也非常惊喜,像一种穿越时间的冲击感,在一瞬间感到「时间是真实存在的」。

IMG_8662 2.JPG


犹豫了很久还是发出了一封问候邮件。


IMG_8663 2.JPG


没想到祖老师很快就回复了,内容和二十年前一样温暖感人。


IMG_8664 2.JPG


想来他兜兜转转留学数十载回国,也是一如二十年前,一直是愿意在后辈中花下时间精力的人。


很幸运我找到了童年「男神」,捡拾起很多旧回忆——我想,这也将是传承的意义。



IMG_8665 2.GIF





答主:马拓

5800+ 赞同



多年前我们出警控制了一个在地铁站发病的精神有异常的人。是一个小伙子,挺壮,发起癫来见谁抡谁,我们好容易把他按住,带回所里,想办法联系他家属。


可能是他家里人怕他走失,把家属联系方式放在了他衣兜里。


很快他的父母来到我们派出所。两个老实巴交的老人,父亲沉默寡言,母亲一筹莫展。他们带着儿子一大摞的诊断病例告诉我们,俩人原来都是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好像是教地理。近年来因为儿子的病情愈发严重,都办理了提前退休,双双照顾儿子。但毕竟年事已高,有时候还是看不住他。


我说:「那你们应该把他送到医院里治疗呀?」


「治着呢,但他是间歇性的,没事的时候还是挺好的。」母亲讪讪地辩解。


我无话可说,但因为这一次这个男子发病实在严重,我们还是和他父母一起把他送到了附近的精神医院进行治疗,并建议他们,最好还是住院吧。


后来又过了一两年的光景,那个男子又来到我们辖区,这一次是随地大小便,还对提醒他的乘客破口大骂,又「二进宫」地来到我们这里。


因为对他印象深刻,我们好生照看之余,赶快联系了他父母。


没想到等了两个小时,他母亲才姗姗赶到。我看见他母亲的第一感觉,就是她苍老了很多,也不像上次来的时候前那样整洁从容了,头发散着,衣服也不甚干净,俩眼有些空洞,从进门开始就无法聚焦,反复地问我有没有粗暴地对待他、有没有让他受委屈。


我们跟她解释了很多遍她都不相信,最她掰着儿子手背,指着上面的一块稍稍发红的皮肤大声问我:「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当时委屈坏了,他儿子发起病来外人根本近不了身,我和同事不被打就不错了,哪还有本事欺负他啊?


我如此一说,她的情绪更加激动,后来干脆坐在我们大厅,不走,要我给个说法。


从她说话的颠三倒四程度,我隐隐觉得她有些不大正常了。

几经周折,我们联系上了这个男子的父亲。老父亲匆匆赶来,认出了我,表示感谢。我说您也别说什么谢谢了,您爱人还对我们有点儿误会呢。


老人很是一言难尽,说这几年时间,他有时候在外面打零工,老伴长期在家陪护儿子,为了照看儿子基本足不出户,慢慢一来,自己精神也出问题了。


我问:「那还是没让您儿子住院治疗?」


老人说:「她不同意啊。现在她自己也成了这样,我就更劝不动她了。」


老人去安慰自己老伴,但老伴情绪越来激动,甚至指着我破口大骂。我看着她蓬头垢面的样子,几乎能想象得出她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家里,每日与自己患病的儿子交流作伴的日子。儿子的急躁、无理、时好时坏的状态一直吞噬着她的耐心,她的情绪、外表也随着家里的秩序一样,逐渐从体面条理变得杂草丛生。


荒芜真的能粉碎希望。也许慢慢地,她对于儿子康复、就业、结婚生子的期待,逐渐退守成自己能有一个安稳的晚年。但当她发现连这一点也正在沦为奢望的时候,自己也成为了那股长期消磨她意志的力量帮凶。


所以她的这种宣泄忽然令我有些感动。她越是无理纠缠,我就越是沉默。


「你们到底打没打他!小兔崽子!」


她冲我龇牙咧嘴。


我看着她,最后说了句:「您辛苦了。」


她不期然住了嘴,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但可以确定的是,从我说完这句话到他们一家三口离开,她就再也没骂过粗口。他们出门口,我跟在后面看了看,见她抬起胳膊轻轻擦了擦眼睛。



IMG_8666 2.GIF






答主:要要

1500+ 赞同



三年前查出来恶性肿瘤,当时脑袋嗡的一下,心想这下真完蛋了。


(现在已经康复,而且我很有钱,绝不众筹,大家不用担心)


当时去找我最好的朋友张春和阿紫,平静的说了这件事,她们对我说,不会死。我点点头,说我也觉得不会。


接下来就是治病,过程非常的艰难,但是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任何生病都是好了伤疤就会不记得疼的,现在再回想,也是只会哦一下,说一句还挺难受的,也就没事了。


在我生病的时候,我的朋友阿紫,经历了一次离婚。同时我的朋友张春,也正在经历抑郁症,每一天早上睁眼,都想从楼上跳下去。我们可能那会儿都很倒霉,长瘤的长瘤,离婚的离婚,抑郁的抑郁。然后我们各自都顾不上对方,每一个都在自己拼命的活下去,我们甚至没有问太多关于这些事的细节,也可能问了,但是现在已经都记不得了。


但是我要说的故事不是我生病,不是阿紫离婚,也不是张春的抑郁症。


我要说的是在这些发生的半年时间以后,我们在厦门相见了。见面那天,我买了一些鸭脖子去看她们俩,在张春的店里。然后我就一起坐下来,仔仔细细的啃着鸭脖子,然后喝了可乐,太阳挺好的,我们就一起又多晒了一会儿太阳。然后各自离去。张春对我说,你不要死。我说好,你也不要死,阿紫也是。


然后我们就分头开始做自己的事情,阿紫有了新的男朋友,去开了一家漂亮的不像话的家庭旅馆。阿春开始做 App,出书,我结了婚,生了孩子,也出了自己的书。我们很少再提那些事情,但每次提到,我们都说,还好还好,没有死。


我想之后的时间我们可能还要这么鼓励对方好几次,但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有些差点过不去的时候,然后咬咬牙,就过去了。苦难和病痛都还在那儿,它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也不会被美化,所谓的治愈、温暖、感人,都比不上真实的活着,更让人有力量。


这就是我经历的故事,甚至不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足以支持我。


我和我的朋友们,曾经真实的经历过一些事情,然后还活着,并且越来越好,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到温暖了。



IMG_8667 2.GIF






答主:张佳玮

3.6 W+ 赞同



真事。


以前有个江南女人,夏天周末,带着四岁的儿子进城里玩儿。那时城里小,繁华之所,也不过是市中心几个商厦、县前的城中公园。


做娘的给孩子买了新衣服,吃了小笼包,溜了趟城中公园,打算挤公车回家。


那时节,大家还不熟悉沙丁鱼罐头,所以有朝一日真看到沙丁鱼罐头,一定会说「呀,这不像挤公车么?」即是如此。

那时人乱得像纺织厂仓库的,手里拎包又泥鳅滑,做娘的手忙脚乱。


见一辆车来,大家轰隆隆齐上,卷起半天尘烟。尘埃落定,车走了,当娘的眼前一黑:孩子没了。


当娘的号啕着追公车:快停快停,孩子在上面!追了百多米,人腿完败于轮胎。东西掉一地,被其他阿姨阿婆沿途一条线拣回来,打听:怎么啦?孩子丢啦?


当娘的只剩了嗷嗷哭。


有个阿姨大叫:那孩子是不是穿一身淡黄衣裳跟个黄金瓜似的?当娘的:对对!


那阿姨一拍大腿:被个男人抱上车啦!


当娘的已经瘫痪:怎么办怎么办?


几位阿姨阿婆组成了临时指挥部。她们分析:此车通往火车站;如果该男人是人贩子,后果不堪设想。那时街上还没有手机,有路边卖橘子汁的阿姨自告奋勇捐献公用电话,打给「我老公,他认识火车站的人」。


两个阿姨负责照顾丢了孩子那位——已经进入说胡话状态了。


剩下的阿姨阿婆义务宣传,大嗓门传出七八里地:有辆公共汽车上有个孩子被抱走了,火车站大家要小心啊!


有阿姨从丢了孩子那位已经不省人事的妈妈嘴里,抠出了她先生的单位电话,打过去。


当爸爸的听说,赶紧窜上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不让走。我们交通大队的说了,现在有个抱孩子的,要拦住不让他乱走,市里的出租车都临时停了。


当爸爸的大吼:我就是丢了孩子的!司机大叔:你早说呀!坐稳了!轰的一声,当时还在世的塞纳在地球另一边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当爹和当娘的在市中心附近会合了,指挥部已扩张到四十多号人。卖橘子汁的阿姨给端来椅子,拿湿布给做娘的敷额,以免她晕过去;大家一边安抚当爹娘的,一边分析:


火车站那边是绝对走不了了,剩下的就是大海捞针的查。同事亲友都发动起来,正在鼎沸之际,当爸爸的被一个同事过来揪住:快走快走,孩子在公司里!


当爸爸的恼了:孩子都丢了,你开啥玩笑!


那同事急得青筋爆出八寸:说是就是,快走!


把当爸的连搂带抱拽到公司办公室里,孩子真在那,躺在几张沙发凑成的床上,盖着公司进口的绒毯,睡着了。旁边,四五位叔伯婶娘圈守着,谨慎小心文质彬彬地抽烟。


据叔伯婶娘和孩子醒来后的回忆,事情大概是:


当时有一人贩子,趁人多车乱,抱孩子上了车,想逃。


孩子一上车愣了会儿,就尖声哭:这不是我爸爸,我妈妈还在车下面。


一哭二闹,虽然孩子口齿不清,大家也明白了,车里的人都盯着那人贩子犯疑,逼问人贩子:这孩子是你的么?嗯??


人贩子心慌意乱,满脸假笑,下一站就溜走了。


乘客凑出四位叔伯婶娘喂着孩子,给喝热茶,问家在哪儿?孩子哭傻了,说不清,只一味说爸爸的名字,说爸爸在哪个公司工作。


叔伯婶娘一商量:去。把孩子送到那儿去。还担心:万一不是呢?就守,守到孩子爸爸回来为止。


于是回来了。


这故事发生在 1987 年。料来您也明白,那孩子就是我。别的不多说了。


我妈妈后来时常念叨这件事。结论是,要感谢的人太多,无法一一谢过来。几位送我回来的叔伯婶娘,带我爸爸风驰电掣的出租车司机,把我妈妈从发疯边缘拽回来的几位阿姨阿婆,当时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娘子军指挥中心。但更多的是些我不认识、没听过的人。


把我救回来的是当时的时势。那还暖烘烘的,助人为乐、大家还挺热心肠的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6 03:09 AM , Processed in 0.0749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