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回复: 4

[父母心声] 你的孩子非常非常好,你为什么那么焦虑呢|梁鸿 一席少年第29位讲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3 04: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的孩子非常非常好,你为什么那么焦虑呢|梁鸿 一席少年第29位讲者

Screenshot 2025-11-23 at 3.07.49 PM.png

梁鸿

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他们已经远远走在我们前面了,但是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别吹灭那光

2025.11.08 北京 | 一席少年·教育论坛


大家好我是梁鸿

我今天之所以站这个地方是因为我刚刚写了一本书《要有光》这是一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非虚构著作也是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在中国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做调查的结果

其实一开始书的名字叫《别吹灭那光》这句话是我书中采访一个叫雅雅的女孩子写日记里边的话后来没用这个名字作为书名是因为觉得太哀求了太暗淡了但是我自己却对这句话一直念念不忘。

别吹灭那光,这句话特别值得人思考别吹灭什么光是谁在吹灭那光我也希望各位听众能够带着这个疑问,和我一起慢慢地走进那些情绪受困扰的孩子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3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是要管理我

首先我想讲一下敏敏的故事我见到她的时候她16岁,已经休学了三年

后来她想重新考高中走出家庭重新回到社会。我每天在补习班和她一块学习一块聊天一块吃饭,一块到海边散步,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她慢慢地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她讲了十一二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她的父亲和母亲如何家暴她她如何选择不想要自己的生命然后怎样在漫长的黑暗的时光里面摸索又慢慢地走出来

在相互倾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敏敏是一个特别克制的女孩子她在给我讲的时候当讲到关键点当她有强烈的情感的时候她会使劲地点头来掩饰自己强烈的情感但是你在对面听的时候你会流泪因为故事非常的残酷

她的父亲和母亲闹离婚有离婚纠纷母亲非常不开心就把怨气发泄在身边的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最便利的也是家庭的最弱势者有一天敏敏不想在补习班里读书她就逃学然后老师告诉了妈妈妈妈来到这个地方,拎着敏敏的头发,一直小区里像示众一样。敏敏说很多人都看着她

后来敏敏回到家逃到公寓房的楼道给她爸爸打电话说爸爸你来我妈妈在打我正在打电话的时候她妈妈又出来又开始打她把头往墙上撞在这个过程中爸爸也没有挂电话她也忘了挂电话过了一会突然电话中说你俩的事情你俩解决吧然后爸爸把电话挂了

敏敏在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说我不记得听到我爸那句话时的具体感受我只是觉得他们离我很远了我再也不可能和他们亲近了

敏敏跟我认识的时候已经16岁了她非常健康身体非常灵秀跟她交流的时候会感觉到她在努力地梳理自己在努力地整理自己

她说我现在原谅我的爸爸妈妈我觉得他们也是不成熟的孩子他们生活中也有不如意那是他们的事情我现在不再把他们的事情怨到我身上了我不再觉得我自己是坏小孩了但是我希望我的妈妈和爸爸就这个事情给我道个歉

她说有一次我特别认真地找我妈谈我只需要她跟我诚诚恳恳地说对不起说她打我是不对的这样就行了但我妈不可能在中国家庭内部家长向孩子道歉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事情因为我们是权威型的家庭因为我们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小打一下怎么了你就永远记这件事我管你吃管你住对你那么好我的时间精力金钱都花给你了你就记住这一件事情了

但是她没有想到当敏敏这样说的时候当你的孩子在这样跟你说她童年的创伤的时候她是想跟你交流她是想告诉你这件事情我受伤了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家庭内部当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不畅通的时候意味着你们之间爱的传达也中断了意味着这个孩子可能永远怀着创伤和这个不可释怀的东西往前走了

敏敏在给我讲的时候非常克制非常冷静但是觉得这里包含着非常残酷的东西就是我们家长的不自知

所以我经常说我写《要有光》本书不是为了控诉家长更不是为了控诉原生家庭这个词其实我是非常谨慎地使用的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作为成人你要意识到在很多时候我们是习焉不察的因为这样的说话方式、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表情我们用了几千年了我们不知道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惯性内部

所以我写这本书也是希望能够唤醒大家你要有所触动——原来我是这样说话的我希望有这样的时刻震撼到你的内心你会重新反省你的行为你的举止

敏敏又给我讲当家人讨论让复学的时候,她因为情绪非常糟糕,她想的是自杀所以她就吃了药但是在吃药之后她忍受不了那个痛苦就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把她送到医院。她在ICU住了好长时间如果晚半小时可能敏敏就不在了

爸爸也有所忏悔觉得孩子内心肯定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当敏敏稍微好一点的时候爸爸立刻就开始冷嘲热讽

医生说如果那天晚半个小时,我就真活不过来了。洗胃真的超级难受。洗胃之后一直输吊瓶,输到上午,看我比较平稳,我爸又觉得没什么,还在那儿得瑟,跟医生说她没事吧,说吃了药就该洗胃,多洗几次胃就好了,她就不闹了。哎呀,本来就够寒心的了,越来越寒心,越来越扎心了,之后他还攻击我,讽刺我说你不是想死吗,怎么最后给我打电话。

“出院的时候,他车停在停车场那里,我们需要走一段过去。走一半时我受不了了,眼前冒雪花,我蹲那儿,我爸也不扶我,我爸让我自己走过去,他自己拉开车门坐进去了。他就是要管理我,让我觉得我错了,他要逼我承认自己的错误。”
敏敏的妈妈也经常会说敏敏你知道吗我是爱你的妈妈是最爱你的呀有一天妈妈拿一个短视频说你看这个家长打小孩打得更狠意思就是我还没有那么狠敏敏非常无奈

我跟敏敏聊天的过程中发现敏敏一直在努力地整理自己她经过了漫长的三年通过各种方式来疗愈自己努力地走出这样的泥淖到了16岁的时候她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错以前她会觉得是我错了我不是个好小孩她说家长有他们生活的不如意但是我还要走我自己的路

我想她的爸爸妈妈并不知道敏敏的内心经历了如此的风暴而在这样的风暴之后她选择努力地往前走所以我觉得有许多伤害来自孩子最亲近的父母但是父母对此并不自知

我不想控诉我们成人但是你要知道,在某个时刻你可能失去了你的孩子你失去了他对你的信任你失去了他对你的亲近尽管我们说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的爱能否抵达对方能否让对方感知你要从孩子的眼睛来看自己而不是从你的眼睛来看孩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3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妈是弱者的形象

爸爸是沉默的形象

下面我说一说雅雅的故事。雅雅是一个非常有认知的孩子我当时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小信息,看有谁愿意跟我讲讲自己的故事雅雅是第一个回应我的也是唯一一个回应我的我就背着包跟她走了到她所在的滨海


雅雅当时回的信里面说到一句话我想把我的故事告诉别人如果别人能够从我的故事里面获得一点信心我会非常开心所以我为什么花了非常大的工夫写这本书我想写好我觉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责任我想尽可能完成雅雅的嘱托

雅雅是个优等生学习非常好,初中时代一直是前两名到了滨海市最好的高中之后她突然发现周边的同学像怪物一样学习都非常非常好她一下子落到了中等所以她内心非常紧张

她跟我讲有一天中午语文小测她听到同桌写字和翻卷子的声音她觉得完了他要超过自己于是她也看卷子她说卷子上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我已经看不懂了在这样一个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雅雅生病了不能上学了。她休学在家并且去精神科看病

整个过程中她的妈妈是非常崩溃的。雅雅说我哭妈妈比我哭更厉害我说我到医院看病妈妈说我也要吃药因为要陪雅雅所以她妈妈经常请假,妈妈会说你看都是因为你老板对我特别有意见

然后雅雅就想那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我给家长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她说如果当时我的父亲和母亲能够给我一点支撑的话可能我就没有那么绝望

雅雅的故事我是用人物自述的方式来写雅雅自己的话我是想如果我们作为家长作为成人读到这一点你会想我们是成人当孩子崩溃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我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的孩子那么好优等生第一名第二名怎么突然间不上学了?当下我们肯定是会慌的。但是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崩溃还是迅速地整理自己给孩子一片天我想在这个时候可能需要一种承担需要一种责任和勇气虽然这很难但是我们是成人是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雅雅不单在讲自己的故事她也讲她妈妈。她说妈妈在家里面是一个弱者的形象爸爸在家里是一个沉默的形象他从来不发言关于雅雅的病情也很少发言在非常紧张的时候爸爸会给雅雅下跪说你赶紧好啊你再不好我们这个家就没了

后来在跟我分析的时候她说妈妈这样一种弱者的形象实际上导致整个家庭氛围的极端不自然她带我去她家里看家里边雅雅最大的卧室爸爸次卧妈妈客厅一个非常小的沙发床

你一看就能感觉出来这三个地位的差别雅雅说我被供在最高爸爸是次要的妈妈是最最次要的她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是在控诉妈妈或者嘲笑妈妈而是在严肃的思考妈妈为什么在家庭中是这样一个弱者的形象爸爸几乎是一个缺席的形象。这是雅雅通过自己的痛苦的经历思索出来的一个问题一个症结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她给我分析爸爸有的时候会很可笑地运用自己的权力比如本来说好明天早上送她去考试但是因为前一天家庭发生了纠纷爸爸妈妈吵架了跟雅雅吵架了爸爸第二天就说我不送你了你自己去吧你不是能吗你不是要争取独立吗雅雅说这是一种操控一种最低端的操控他从来没有问过“雅雅你怎么了”

我在这本书的过程中写着写着突然发现好像没有男性没有父亲的角色我就在脑海里面重新梳理我采访过的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孩子我发现确实父亲的形象非常非常少那么父亲到哪里去了

我到医院去探访去观察发现大部分都是妈妈带着孩子妈妈满面憔悴满面焦虑满面悲伤几乎没有看到爸爸我并不说完全没有我这句话不是为了激发性别对立绝对不是这是我自己采访得来的

很多孩子都说如果我的爸爸在可能会好一点如果我的爸爸也能跟我有一些交流可能会好一些他们在呼唤父亲

当母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替她承担的话会非常非常累会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所以我觉得父亲还是尽可能参与到家庭中今天晚上本来陪客户吃饭陪到11点我们10点钟9点钟就回家我们不打牌了行不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3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窄化

在雅雅的成长过程中她都是家长嘴里面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也非常乖巧她也在努力扮演这个乖巧的形象但是这是她唯一的评价标准当失去这个评价标准的时候雅雅一下子就崩溃了

我跟很多心理咨询师聊天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情绪产生问题的孩子都是优等生因为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给他灌输着唯一的一条道路你学习要好学习好了你怎么怎么样

所以当他们学习下滑的时候内心会非常焦虑我想作为家长可能很难体会孩子的焦虑我们只会批评他说你怎么成绩下降了你再努力学一下不就好了吗

我觉得到了今天当我们的孩子自我意识在充分发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面对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样用单一的价值标准评判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极端的压力会让我们的孩子崩溃的

我们经常要求孩子去外面游玩一番回来写一篇游记我们还是那种目的性的我们有没有让孩子躺在太阳下晒晒太阳发发呆放放空听听流水的声音享受阳光的照耀完全无目的的培养没有我们所有的培育都是有目的的钢琴要考级笛子要考级网球要怎么样怎么样......

所有都被安上了功利的名头但其实这对孩子来说是极端的压力对人格的培育也是非常偏执的。但是到了最后我们说你看我的孩子只知道打游戏

我们从来不去反省自己在孩子的少年童年幼儿时期有没有培育孩子其他的这种美的多元的享受而简单把错误归结到孩子身上

第三个是吴用的故事

这是我写的京城的故事京城这一章里面三个家长都是非常负责任的家长其中有一个叫陈清画的母亲我跟她聊天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她回溯了在哪个地方错过了自己的孩子在哪个地方孩子向呼救但她完全不知道她的孩子曾经吃了两年的药休学了将近一年

在吴用这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我写的是一个场景就是母亲和孩子之间一严肃的深夜对话彼此都把内心最真实的话说出来吴用说妈妈我知道你为我付出很多你为了我你请了张阿姨请了王阿姨请了王姐姐我知道你是为了我

你觉得你给我提供了家庭的温暖但是我回到家感觉到是一片荒寒因为我在学校里面在学习、写作业回到家里你的脸垮着你知道我今天晚上可能作业又写不完了我没有感觉到家庭的温暖我感觉到家庭是学校的延续

他们母子的最大冲突是什么呢当时吴用参加了数学竞赛的培训班成绩也还不错但是他不愿意刷题他说刷题会破坏他的创造力陈清画说你就努力年呗你明明挺聪明的如果你再努力一下可以考上中国的最高学府他也是被按照这个苗子来培养的但是吴用说我只想体会学习的快乐

吴用说我喜欢数学是因为我喜欢数学的美我想要学习不是要上学我只有在学习中才能获取某种安宁你一次次觉得我的决定违背了实际的生存规则那样没有未来我不需要什么未来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反复挤压吴用就有些了情绪问题导致最后也很难去上学

陈清画讲那个时候其实她根本都不知道吴用在想什么我们作为父母通常都会想你再努力三年不就可以了吗你在矫情什么呢你就努力做题完全可以考上最高学府然后你就该干去了那时候你再矫情

但是孩子那个时候非常严肃地说希望有创造力在那个时刻恰恰是孩子自我萌发的最高时刻我们有没有其他办法来平衡所谓的创造力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需要非常大的探讨所以吴用对他妈妈说我的创伤是整个社会和整个文明的创伤不是简单的海淀区青少年的创伤我觉得这句话是非常非常沉痛的

这个孩子有一句话他说妈妈你不要有一个整全的完美的家庭的想象家庭是有创伤的但是我们可以继续往前走如果你读了吴用的这一章你会深受感触的因为这个孩子想太深太远了我想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他们已经远远走在我们前面了但是我们一点都不知道

当你去看敏敏的自述雅雅的自述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孩子们在整理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他们想的已经非常非常好他们在努力地理解父母理解社会但是我们一丁点都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这是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仍然在用我们的经验告诉孩子你要这样你要那样所以我们会错过孩子所以当我们的孩子情绪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我们也不知道实际上我们的要求是孩子痛苦的最大原因之一也许他的痛苦就来自我们而不单单是其他的东西

我仍然不是在控诉我只想说我们要重新思考我们要建构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要重新理解我们跟孩子的关系我们跟社会的关系我们跟我们自己的关系这样才能够真的理解孩子理解我们自身

京城这一章里还有一个人物沈春沈春是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在北京市最好的中学最好的班里读书也是按照最高学府的苗子来培养的但是她的孩子失败了她因为她的孩子停薪留职了三年但是她的孩子最后没有考上选择了出国读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3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她收到孩子的成绩
单,知道孩子没有考上最高学府的时候她痛哭了好几天她把电话关了摒弃了一切联系我最该得到勋章的时候没有得到勋章作为一个母亲失败了我的整个前半生也失败了

我采访她的时候已经一年过去了她说我现在就像大梦初醒一样我在回想我那几年到底在做什么她是历史系硕士毕业她说她一看孩子的作文就知道的儿子非常有创造力非常好但是老师他30多分她的孩子回来就说妈妈我写真的很差吗然后沈春就说如果我来判断这个作文写确实不错但是你还是按照高考的模式来写吧然后他的孩子非常生气

她说我们这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孩子没有错但是依然会按照那个模式去说教孩子你就那样怎么了咱们弄一下行不行其实很没有说服力你孩子知道你心里也不信大家都不信像我儿子这样希望表达自己观点的孩子就会叛逆会分裂

沈春说在反省自己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她说我们在小学初中让孩子读世界名著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文学好的思想。尤其是北京的家长,每一个假期都带孩子周游世界各国看博物馆灌输真善美培养优秀的人格让他善良真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长到这个时间点你突然要求他回到笼子里边不让他有创意让他拼命刷题拼命重复拼命套模板他之前所学的到这个时间点全都被否定而家长在这过程中往往扮演的是最严苛的同谋者

当然在孩子上高中的年中她不是这样想的。她每天跟孩子博弈每天跟孩子生气,觉得她的孩子是那么的不听话为什么不好好地按照那个模式来明明按照模式就可以得高分你为什么不这样

结果就是孩子高考失败了没办法上不了最高学府只好去找国际学校的一个老师那个老师测完孩子之后出来说你的孩子非常优秀特别有想法他告诉我他只要能学物理什么样的学校都行你的孩子非常非常好你为什么那么焦虑呢

其实就是这样子的在我们的叙述里孩子总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别人一看你家孩子很好哇,是因为我们用更严苛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的孩子反而对孩子没有那么欣赏和信任了。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沈春说经过这一年的调整和反思感觉自己就像大梦初醒全社会不知道怎么编制出一套东西来逻辑很严密如果你不沿着这个轨迹走你就失败事实上孩子上任何学校都不会被毁我们用单一的成功规则来要求我们的孩子实际上反而把孩子狭窄化了我们把孩子的前途狭窄化了把孩子的幸福也狭窄化了把孩子对生活的享受在某种意义上摧毁掉了

所以我想在这样过程中我希望大家作为成人即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创伤我们每个人都遇到所谓的社会的不公或者是职业的不满我们还要知道我们一定要学着往前走。书中的孩子吴用就说我们必须学会在创伤中往前走没有完美的、整全的家庭,我们必须学会在必然的破碎中相互理解

我们得知道我们的懦弱无知我们得知道我们作为父母的有限性,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当我们用有限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时候才知道我的孩子的脆弱我的孩子的焦虑,甚至孩子的懒惰也是人性之一而不是他坏不是他不好你只有用这个角度来理解你的孩子才能重新认识你的孩子所以我一开始讲别吹灭那光我希望我们能够看到孩子内心的光亮

我书中写的很多孩子都在努力走出泥淖走出黑暗他们是那么努力我们得看到他们的努力我们得知道生命本身是有韧性的我们作为家长要扶持要保护而不是做摧手之一

最后希望用雅雅的这几句话来作为结束雅雅说

于是我在心中默念

你有从头再来的勇气有不被定义的自由

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但任何人都无法成为你

别吹灭那光长大快乐

谢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3 04:58 PM , Processed in 0.1696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