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0

[动物世界] 日本陷入“破纪录”熊灾,“熊开始记得人的味道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5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陷入“破纪录”熊灾,“熊开始记得人的味道了”?

Screenshot 2025-11-25 at 8.45.15 PM.png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张子宇

2025年,由安达佑实、相武纱季等人主演的日剧《丈夫可以去死吗》在播出后反响甚佳。剧情是这两年流行的女性对在婚姻中欺负自己的男性复仇的爽剧内容。其中有一个情节,主角的丈夫试图掐死她,结果失手摔下后被熊吃掉了。这部剧的播出时间是上半年,如果是下半年可能会有争议。因为入秋以来,日本的熊以破纪录的状况开始伤人。熊吃人、熊灾、熊出没等,成为今年冬季的热点。

11月2日,秋田县汤泽市的一名女性被熊袭击后死亡。这是今年日本死于熊灾的第13人,创历史最高纪录。之前最多的一年是2023年的6人死亡,数量翻了一倍。

IMG_1510.JPG
2025年10月20日,日本岩手县盛冈市一处博物馆出现一头熊,该熊随后被捕获。(图源:朝日新闻)

这场熊灾始于盛夏,6月22日长野县的两名男子在山中被熊袭击,1人死亡;7月中,岩手县、秋田县和北海道分别发生三起熊袭击人事故,2女1男死亡,其中岩手县的一名女子还是在家中被熊袭击;8月14日,北海道知床半岛的1名男子被熊袭击死亡。10月进入秋季,熊伤人事件大幅度上升,一共发生了9起比较严重的事故,7人死亡1人失踪。特别是在10月16日,在岩手县北上市的一家温泉旅馆,一位工作人员在清扫室外露天温泉时被熊袭击后死亡,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而就在前一天,一头熊出现在东北最大的城市仙台市的市内住宅区域,被仙台政府援引9月紧急修订的《紧急枪猎》制度招来猎人进行射杀。

IMG_1511.JPG
上月,日本东北部岩手县盛冈市出现一只熊。(图源:纽约时报)

日本列岛历史上没有老虎,狼到19世纪末就因为人类的活动而绝种,所以熊几乎是日本存在的唯一一种猛兽。日本的熊分为两种,一种是棕熊,同时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北美和欧洲,日本亚种名为虾夷棕熊,只生活在北海道,也常写作汉字“羆”(即中文中的罴)。一种是黑熊,学名亚洲黑熊,又因为胸前有一长快白色的毛酷似弯月得名月亮熊等,只生活在本州岛和四国岛。所以日本所有熊伤害人的新闻基本也都会区分棕熊与黑熊。由于熊无法在海中长期游泳,本州岛和北海道岛之间的津轻海峡成为棕熊和黑熊的天然分隔线。顺便一提,著名的文旅IP“熊本熊”也是黑熊。但现在熊本县所在的九州已经没有熊了。这避免了一种尴尬,即“人在以可爱熊本熊闻名的熊本被熊本的熊伤害”。

棕熊和黑熊在个体上有一定差异,但在伤人能力上不遑多让。成年棕熊身高大约在1.6-2.3米,体重为120-300公斤,10月27日,北海道的一处摄像头还捕捉到体重超过400公斤的巨大型棕熊。黑熊个体较小,成年身长大约在1.3米-1.8米之间,但反而更难发现,行动也更迅速。所以,近年来大部分的熊伤人事件中黑熊更多。但是一旦被棕熊袭击,那真是凶多吉少。以2008年为例,日本全国被黑熊袭击49件,伤56人,但一人未死,被棕熊袭击3件,3人全部死亡。

日本历史上最大熊伤人事件“三毛别罴事件”中的吃人熊和理论上发现过的最大的一头熊“北海太郎”,都是棕熊。“三毛别罴事件”也是很多都市传说的原型。1915年12月,一头巨大棕熊5天内两次袭击北海道苫前郡的“开拓民”聚落,总共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最后当地出动了包括陆军在内600人和60支火枪,才在风雪中将熊射杀。

此外,相比于棕熊,黑熊经常用下肢站立或直立蹲坐,看上去像人,可爱之余也成为各种都市传说或怪谈的主角。如黑熊精、熊外婆等都是指黑熊。

熊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40公里每小时,理论上人类是跑不过熊的。根据日本环境省数据,2025年的13人死亡之外还有超过200起的人身伤害事件,也达到了2023年同级别的水平,确实是“灾害级”。不过到11月为止,2025年被目睹的熊出没数为20792次,基本和2022年及2020年相当,2023年为24348次。伤害事件中,黑熊和棕熊的分类均有增加,为什么今年的熊害如此厉害呢?

熊真的爱吃人吗?

正常来说,熊在秋天需要大量进食增加脂肪以备过冬,而熊的食物主要是坚果和山毛榉之类的树种。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的大西尚树认为,2025年森林中的坚果产量减少,属于“凶年”,导致熊离开深山密林,前往有人类居住的区域寻找食物,这是熊灾的直接原因。之前最严重的2023年也是“凶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凶年与丰年之间的间隔在缩短,熊活跃的年份也开始增加。

IMG_1512.PNG
日本熊袭受害者人数变化(图源:nippon.com)

日本还把熊灾根据发生的地点分为“山里”和“人里”两类。顾名思义前者指深山或森林,后者指人的定居区域,包括农村、小镇等。据《朝日新闻》统计,2025年被熊伤害的事件中,66%属于“人里”,4-6月是采集野菜和登山徒步的旺季,“山里”的受害多于“人里”,从7月开始,“人里”的受害数量超过“山里”。9月以后,8成以上的受害事件都属于“人里”。兵库县立大学的横山真弓教授认为,“熊会闻到人类准备食物的香味。那种需要准备大量饭菜的地方特别容易引来熊”。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熊经常在学校、养老院乃至拉面店这种地方出没。

也就是说,天一冷,为了贴秋膘就“熊出没”了;或者说,熊没有坚果吃,就闻着香到人居住的地方“串门”了。

其实熊属于胆小的动物,看到人多会主动回避。随着日本人口持续减少,地方上人口稀疏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村镇都废弃了,也增加了熊的活动范围和数量,然后人变少了熊也更容易进入人所在的区域。大西尚树认为,只要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不改变,就不可能止住熊的推进势头。说白了,“熊进人退”是大趋势。

在熊灾中有一个问题,熊到底是不是为了吃人才伤害人?答案是部分肯定的。从解剖结果来看,部分事件中的熊的胃里确实发现了人的遗体。2025年10月7日岩手县北上市事件中死亡的男子身体是残缺的。熊确实吃了人肉。当然,和狮虎等肉食动物相比,熊对人的伤害并不显著。“三毛别罴事件”中熊杀死了7个人,近现代历史上吃掉过百人以上的老虎并不少见。

IMG_1513.PNG
外媒电视台拍摄的视频画面显示,秋田县一片森林附近贴着一张“注意熊出没”的警告标志(图源:法新社)

这里引出一个著名的都市传说,“熊如果吃过人,会记得人肉的味道然后学会吃人”。语言简单,让人汗毛直竖。

这个问题熊是无法接受采访的。大西尚树的分析是,“从熊的角度来说,人也是大型动物。所以熊一般会尽可能避开人。但是如果发生了某些意外,如10月两位进山采菌的人被熊杀死的事件。有可能是熊受惊后袭击人,结果发现人很容易被击倒,然后可以吃,如果这头熊过去还吃过鹿或者野猪的尸体,那么就无法排除这头熊以后为了吃而主动袭击人。”

从“三毛别罴事件”看,那头熊不但吃了人,而且5天内两次袭击同一人类聚落,吃人的主动性比较明显。所以熊记住人肉的味道而学会吃人,结论有点粗暴,学术上不严谨,但逻辑上也成立的。

但是所有的严肃报告和科学家都指出,熊频繁进入人的区域不是为了吃人,而是为了自己喜欢的食物,如日本农村经常种植的柿子和栗子。特别是秋天的日本柿子又大又甜,很多品种都属于高级水果,也是熊最垂涎的美食。总之,熊很危险,但把熊天然视为吃人猛兽,有污名化的嫌疑。横山真弓就说,不是熊要吃人,而是熊开始“习惯人”,到人的地方找吃的。

猎人老去,熊多得打不完

在森林覆盖率高达76%的日本,过去既有大量的熊,也有大量的猎熊人。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的熊在人类活动的挤压下,数量和栖息范围都大幅减少。全国开始呼吁与野生动物共存,狩猎自肃,传统的“春季驱熊”活动也停止了。现在尽管各地都呼唤猎人进行狩猎,但日本猎人群体的数量和活动能力均明显下降。20世纪80年代,日本有46万人有狩猎执照,其中94%的人都会把自己登记为猎人。但2020年有狩猎执照的人只剩下29万人,其中只有63%的人实际登记为猎人,另有58.3%的人年龄超过60岁,可谓字面意义上的“老猎人”们了。

IMG_1514.JPG
日本群马县沼田市一家超市内,监控拍下熊出没的画面。(图源:朝日电视台)

狩猎虽然合法,但在日本要成为一个猎人立刻奔赴“前线”也不是那么简单。狩猎执照要经过三项考试,包括知识(法律和动物)、身体(听力和视以及技能(狩猎工具使用)。而且即使获得狩猎执照,持枪又需要另外的执照和考试。

从猎熊的数量来看,过去日本每年捕获熊的数量大概在4000头(大部分被猎杀),横山真弓估计今年已经捕获了7700头熊,最终要接近1万头,但横山认为这个数量依然不足以控制住熊的扩张。总之打了快近万头,熊还是太多,要靠日本这群老猎人来控制熊的数量并不容易。而且熊伤害了人,人就漫山遍野地大量捕杀熊,这在现代社会是不会被接受的。日本也有动物保护组织反对射杀熊,网络上也从不缺少“熊熊这么可爱,怎么可以杀熊熊”,“虽然熊熊吃人,但熊熊还是好可爱”的声音。

IMG_1515.PNG
“熊出没追踪地图(Kumamap)”局部情况,红圈处为报告“熊出没”的区域。(Kumamap官网/图)

猎人在法律上属于民间组织。政府能做什么呢?总的来说,面对熊,日本各地的处理方法并不统一。网上热传出动自卫队,有一点夸张嫌疑。只有在最严重的秋田县,知事铃木健太发出请求,防卫省的应对是,确实派出了自卫队员,但只是后方支援,配备的是木枪(不是为了猎熊而是防身)和作为陷阱的木箱。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还亲自演示,相当出戏。日本自卫队在法律上受到限制,无法使用武器驱除熊,各地还是只能依靠警察和猎人。

其中,秋田县警方专门组建了两支精锐驱熊小队。每队5个人一辆车,随时待命,队员全部是当地的机动队成员。日本警察系统中的机动队和一般巡警不同,带有特警队性质。另外在驱除熊的时候被授权可以使用来复枪(即一般意义上的步枪)而不是传统的霰弹枪。来复枪相比于霰弹枪威力更大,也更容易精准击中熊的心脏或头部。但缺点是来复枪的子弹小而尖,容易在墙壁上发生反弹等,因此不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使用。

“驱除”不等于一定会射杀。熊如果不伤人及人的宠物家畜,正常是不会被射杀的。11月16日,一头身高只有60厘米的黑熊“访问”了秋田县能代市的一家永旺超市。最后用“吹矢”(吹筒)给熊射了麻醉剂,然后再用专门的电击器赶走了它。应该说在这件事里人和熊的运气都不错。秋田等地还将会给有露天温泉的旅馆装设专门的放熊护栏。还是“防猎”结合,以防为主。

日本的熊灾是真实存在的,受影响较大的岩手、青森、秋田这些地区,很多居民都已减少外出。但网上确实也有大量夸张乃至虚假信息。AI还生成了大量真假难辨的照片和视频,如身高3-4米以上的巨熊之类,增加了恐慌情绪。从全球来看,熊造成的人伤亡远远比不上狂犬病、热带海洋有毒生物乃至由于鹿造成的交通事故等。

熊吃人也比不上人吃熊。在日本狩猎后的猎物可以作为野味合法出售给餐厅,所以日本各地能吃到熊肉及鹿肉、野猪肉的餐厅并不算太少见。《丈夫可以去死吗》一剧的结尾,三位女主角一起吃了熊肉火锅,以呼应丈夫被熊吃掉的情节。身兼“议员野味联盟”会长的前首相石破茂,最近公开聚餐以推广吃熊肉。事实上日本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野味,大部分被猎杀的熊,肉都被废弃了。

IMG_1516.JPG
《冬季猎熊的人》剧照

东京一家有野味提供的居酒屋老板就希望于希望中国客人能多多来吃,甚至表示,“熊肉能出口中国就好了”。无论黑熊还是棕熊,在中国都是受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进口这些野生动物的肉也被法律所禁止。听到这个,老板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6 01:43 AM , Processed in 0.0690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