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作者:胡乱弹琴123 回复日期:2010-01-24 20:55:06 期待把以后情况说出来。 前段,在乌有那里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一位女地理学家写的一本书,书中提到《山海经》不清楚的一系列山脉是美洲的落基山脉等。文章中提到,她用几十年的时间,按《山海经》的模糊提示,亲自踏查实地,从而得出结论。 不知道先生,其后的山脉有没有涉及美洲的山脉?《山海经》到底成文于什么年代?您所说的有不同朝代的人参与修订?现在的版本据说不是原有版本,已丢失很多章节。 古文明到底与我们中国存在什么关系?《山海经》到底系何人所著?希望给个答案?
作者:无法专心 回复日期:2010-01-25 15:44:32 作者:赵家大树 回复日期:2010-01-24 21:24:45 有朋友提问我很高兴。您所说的美国人的研究,我没有看到。这里不好评论。《五藏山经》的路线,应该是不会在美洲出现的。大洪水之后,绝大部分的人都死了,地球上人烟十分稀少,当时大地(今亚非欧洲大陆广大地区)只剩下总人口不过几十万,怎么会跑到东海或西海之外的美洲做普查呢?没有什么意义啊! 其实大禹派出调查组到世界各地普查天下地理是有目的的,以后我会给大家做详细分析。请不要着急,耐心地看吧。 得到朋友们的捧场,今晚再上传一段,明天见。 ----------------------------------------------- lz没有看过有关美国学者的研究,那太好了,正好可以验证一下。美国的墨芝是个女的,有的译名看起来像是男的。已经验证《山海经.东山径》描述的是美洲的山脉 请见下列 山海经初探一十五--东山经的难解之谜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67611.shtml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1/5648/575892.html 《山海经》与美洲
作者:无法专心 回复日期:2010-01-25 15:47:27 介绍的文章还有很多 搜索 默茨,墨兹,山海经就知道了 转一篇短的 --------------------- 重现褪色的记忆:美国学者默茨的山海经研究 海洋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了美国学者亨莉埃特·默茨女士的专著《几近退色的记录——关于中国人到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的中文版(32开,150 页,12万字,第一次印刷700册),我国著名学者贾兰坡为该书中文版写了序。该书原作于1953年初版,1972年修订再版,作者默茨女士为美国律师,长期研究人类文化史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对美洲土著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饶有兴趣、情有独钟。 为此,默茨深入研究了中国古籍有关慧深对扶桑国、女国的记述,主要有《梁书》卷54“诸夷传”和卷48“东夷传”,《南史》卷79“列传”和卷69“夷貊传”,《文献通考》卷327“ 四夷考”,《图书集成》“边裔典卷”41《梁四公记》。据载,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沙门慧深向朝廷汇报了他在扶桑国、女国的见闻。与此同时,默茨对美洲特别是墨西哥的古代文化习俗(包括神话传说)里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了逻辑严密的对比考证。 《几近退色的记录》一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美洲人传颂的克克尔干(KuKuLcan)、凯察耳科阿特耳(QuetzaLcoatL),以及“有胡须的白人”(外来的传授文化知识者),实际上是来自中国的佛教传教士(比丘)慧深,时间约在公元490多年;扶桑国即墨西哥,扶桑这种植物即玉蜀黍。 该书第二部分论述4200年前大禹派人考察美洲大陆的山川物产,其主要文献即《山海经》,特别是《东山经》、《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三章(默茨没有读过《山海经》全文,因为没有人把《山海经》全文都翻译成英文)。默茨女士相信《山海经》(准确说应该是《五藏山经》)是帝禹时期的考察报告,历史非常古老,理由之一是《孔子家语》记载,孔门弟子子夏曰:“商(公元前1765-1123年)闻《山》书。” 默茨根据《东山经》记述的4条山脉的距离里数(3里折合1英里),以及相关物产,严格与北美洲地图的诸山峰一一对照,发现两者有着非常准确的对应关系。 具体来说,东次一经12座山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南北,从北向南依序是(未定)、(梅迪辛波峰)、朗士峰、格雷士峰、普林斯顿山、布兰卡峰、北特拉基斯峰、曼萨诺峰、布兰卡山、瓜达卢佩峰、巴尔特峰、秦纳蒂峰。 东次二经17座山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南北,从北向南依序是赫特山、穆斯山、石刻文字处、沃尔夫山、(未定)、梅迪辛坡峰、朗士峰、哈佛山、萨米特峰、奇科马峰、南巴尔特峰、科克斯峰、阿尼马斯峰、马德拉、巴马契克、库利阿坎、特凉戈罗。 东次三经9座山位于美国西海岸,从北向南依序是费尔伟塞山、伯盖特山、卡茨·尼德尔山、鲁伯特(太子港)、沃丁顿山、奥林匹斯山、胡德山、沙斯塔山、洛·家托斯、圣·巴巴拉。 东次四经8座山位于美国华盛顿、俄勒冈、加利福尼亚一带,从北向南依序是雷尼尔山、胡德山、孤山、吉尔赫特山、克兰山、马霍盖奈峰、三叉戟、凯匹托尔峰。 对于中国人早在4200年前就来到美洲进行资源考察的伟大创举,默茨在《几近退色的记录》中文版第100页写道:“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以上简要介绍了默茨女士的学术观点及其论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2 11:42 AM , Processed in 0.0824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