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9

[新闻] 【股市新闻汇编】2010-09-14: 资金面仍不支持“二八转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管围绕小盘股的持续炒作令其估值已“升至云端”,同时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蓝筹板块的低估现象却愈发明显,但从市场资金面上分析发现,目前市场风格进行“二八转换”的条件仍不具备。机构认为,一方面,金融地产等一线蓝筹股资金持续净流出,板块人气仍处“谷底”;另一方面,虽然基金近期开始主动性加仓,但存量资金偏少将制约趋势性上涨行情的展开。

  首先,从资金的供需关系上看,未来市场面临的资金需求压力依然较大。受前期市场回暖使得基金募集情况有所好转以及新基金扎堆申请的持续影响,上周市场资金略呈资金净供应状态,实际净供应量约为9.91 亿元,略好于预期。中金公司认为,好于预期的原因仍是资金供给方的好转得以持续;而资金总需求量为124.06 亿元,与预期水平一致。具体来看,新基金申请数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申请热情依旧,8 月申请的18 只新基金中,股票型,混合型及指数型基金共12 只,从整体申请数量和偏股型新基金占比上都要好于7 月份,这将对未来对股市资金供给上会有一定支撑。

  根据中金公司测算,接下来四周市场资金净供应量分别为11.25 亿元、-170.85 亿元、17.04 亿元和-65.54 亿元,虽然资金供给目前持续好转,不过从资金供给增速上看,仍然不足以充分抵御未来的资金需求压力,因此9月下旬至11月份市场资金面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

  其次,从板块资金流向上看,银行地产等一线蓝筹股持续遭到资金“抛弃”。据申万研究所统计,8月份资金加速流入19 个上涨行业,缓慢流入涨幅较小的交通运输行业,加速流出3 个下跌行业。其中,从3个流出行业来看,金融服务的流出比例达到5%。大智慧超赢数据也显示,前一周主力重点减持的银行、地产上周继续遭抛售,两者合计净流出超过53亿元,超过一周两市净流出205亿元总量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主力对上述板块的打压仍无放松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机构数据均显示,基金近期开始了主动性加仓。根据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对基金现金余额变化的跟踪数据显示,8月最后一周基金整体加仓227.40亿元,且加仓幅度较前一周大幅度增加。另外,前五大基金公司中除华夏基金小幅减仓外,其余四家基金均进行了加仓动作。另据中金公司统计,上周股票型基金仓位和平衡型基金仓位继续明显上升,从行业配置上来看,金融板块增仓明显,医疗保健行业高位减仓迹象明显。

  不过,中金公司测算,目前基金的存量资金仅为500-600亿左右的规模,而仅靠这500-600亿的存量资金无法推动市场趋势性的上涨行情,更多的是带来市场结构调整的机会。

  此外,有机构认为,核心高管参与减持以及创业板“减持潮”也将对未来市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据统计,截至上周,公司高管已连续9 周净减持,虽然减持家数及金额均略有下降,但减持家数仍然保持高位,“羊群效应”持续,且核心高管参与减持的现象仍然持续。另一方面,在创业板解禁期即将来临的时候,“减持潮”可能持续并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这对未来市场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由蓝筹股引领的系统性行情目前还缺乏资金面的支持。事实上,综合各家机构观点看,在蓝筹股缺乏足够启动条件的当前,结构性行情仍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导。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机构调仓二线蓝筹股

  尽管“大盘股尚难启动,小盘股行情持续”的论断依然主导着市场,但在小盘股估值不断走向极端的情况下,近期部分机构已率先开始调仓二线蓝筹股,将其看成攻守兼备的最佳选择。

  记者对5家券商资管、3家上海本地私募的调查显示,接受采访的8家机构中,5家表示主要策略依然是坚持掘金中小盘股,2家表示最近有加仓蓝筹股的操作,1家表示近期集中减持了一些前期涨幅较大的题材股。

  “近期我们正通过多次震荡来逐步调仓,向蓝筹方向靠拢,但短期内重仓买入大盘股还为时过早,调仓的标的主要以二线蓝筹为主。”一位接受采访的专户投资经理认为,小盘股行情已临近结束,预计四季度市场风格可能发生转换,因此提前布局大盘股。但目前大盘股的持续性行情尚未展开,重仓大盘股尚早,可通过震荡行情逐步完成调仓。如果大盘股难以启动,后市就可能发生系统性下跌,操作上则会大幅减仓。

  从昨日盘面来看,板块呈现出一种普涨现象,中小板指数再创新高,唯独银行股表现低迷,显示出目前市场的风格仍未转换。但地产股盘中的异动却同时透露出,主力在做这样的尝试。

  “这段时间一些权重板块例如地产、钢铁等等常常出现上涨'一日游’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大盘风格转换的试探。”上海本地私募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认为,虽然不少中小盘公司从净利润增速角度看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但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如果二级市场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5年的利润,风险就已积聚得相当大。睿信投资目前仍持有着一些中小盘股,但已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可能减仓,而与此同时,睿信加强配置了地产、金融等权重股。

  虽然仅有小部分机构开始加仓蓝筹股,但对中小盘高估值品种的获利了结却存在普遍性。光大证券(601788,股吧)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吴亮表示,今年以来,自上而下挖掘高成长性个股的策略倾向性比较强,目前虽然没有明显的调仓大盘股的操作,但也集中减持了一些估值过高的小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有影响力的大型研究机构近期也发布报告提示二线蓝筹股中的机会。中金公司连续两周表示继续看好二线蓝筹股的“补涨”机会,中西部开发和产业转移、大通胀概念、新兴产业等板块将继续是市场主要热点所在。中金公司在最近的报告中认为,优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将提振投资者的信心,但同时也可能进一步提升市场对于通胀和房价上涨的预期,因此对于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股依然会造成压力,继续看好二线蓝筹股补涨的机会。中金同时指出,当前寻找适合时点最终兑现利润要比寻找新的投资标的更为重要。

  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认为,在行业上可以寻找那些与经济结构调整因素有关的领域,如去库存化较快、房地产放量、铁腕节能减排以及全球流动性宽裕等因素对机械、有色金属、钢铁、家电、纺织化工、水电等板块的支撑,自下而上则寻找“白马股的翅膀”,即在传统领域里具有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成长与估值都有吸引力,同时又涉足新兴产业的白马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产股重归活跃股指月底选方向

  经济数据超预期,加息担忧缓解,市场做多情绪重燃,A股再现普涨行情。

  周一,沪深股指小幅高开,其后在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股企稳,中小盘、题材类个股全面活跃的推动下震荡走高,午后地产板块强力拉升,带动沪深股指迅速上冲5日均线并站稳,沪指重新站上2680点。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688.32点,上涨25.11点,涨幅为0.94%;深证成指报11690.35点,上涨159.36点,涨幅为1.38%。沪深两市共成交2653.6亿元。

  分析认为,国家统计局、央行上周末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进一步企稳,使得近日抑制市场走势的因素减弱,是昨日市场信心明显增强,大盘企稳走强的重要原因。分析人士认为全年有望实现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在未来物价可能回落的情况下,央行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从当日盘面观察,行业板块呈现普涨行情,其中地产、智能电网、计算机、汽车、新能源、电信等涨幅居前,金融板块跑输大市。周一两市涨停板股票数量为17家(不包括ST股),个股活跃度大幅提升。据大智慧SuperView大资金流向统计显示,周二两市共实现16.5亿元的资金净流入,计算机、电力设备、汽车类、仪电仪表及化工化纤位列资金净流入板块前五位,其中计算机板块净流入资金超过2.9亿元居首;银行类、医药、煤炭石油位居资金净流出三甲,三大板块净流出资金合计高达7.23亿元。

  房地产板块昨日下午后来居上,成为大盘高位企稳的主要支撑力量,英大证券研究所地产研究员蔡荣指出,楼市近期的各种回暖表现让市场有了房产调控加码的预期,导致该板块成为最近两周来跌幅最深的板块。作为抗通胀主要投资品种之一,房地产板块出现反弹补涨行情是正常的。但是,政策风险隐忧仍将继续制约该板块的走势,相信地产股四季度表现将较为中性,出现持续大幅度反弹行情的概率不大。

  昨日中小盘股、题材概念股也再度活跃,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王韧认为,中小盘股目前估值偏高,且面临解禁压力,如此上涨不具备可持续性。对于后市,王韧认为,由于通胀是否会逐步消除、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否再加码及海外经济能否企稳好转,目前仍看不到答案,预计震荡仍将是A股9月份走势的主基调。他预期市场会在9月底10月初作出方向选择,且向上的概率比较大。

  银河证券认为,8月份经济数据略好于预期,有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但也缺乏明显的催化剂,持续做多动力不足,预计股指本周还将维持震荡格局。该机构建议继续遵循“调结构”主线,关注受益于经济转型的战略新兴产业(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新能源设备)和大消费板块(如航空、黄金、家电),以及央企重组、区域经济的投资机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点向大市值新兴产业股转移

  从上周下半段开始,以成飞集成(002190,股吧)为代表的一批中小市值品种出现高位宽幅震荡甚至持续大幅下挫,与此同时,中大市值群体开始悄悄升温,虽然新兴产业的投资主线未变,但内部结构已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大市值新兴产业股转强支持下,上证指数短期将出现上攻格局。

  从上证指数的长期均线位置看,中短期内指数还不会出现根本性转变。目前72日、120日与250日均线分别位于2570、2700、2900点,近期反复上试120日均线,估计短期随着大市值群体的转强,指数将会突破2700点。通常而言,只有当上述三条长期均线从宽幅发散转移至聚集粘合状态的时候,中长期动量才会持续发挥。

  随着上周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二级市场上,关于新兴产业的投资对象,简单的题材挖掘渐渐步入尾声,取而代之的是内在成长价值的确定,此时将会呈现典型的比价轮动。

  与既定的宏观景气相关的行业成长价值挖掘不同,在经济增长已步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背景下,新兴产业由概念转化为支柱产业,市场总是从小市值股中寻找投资弹性,随后逐步过渡至行业龙头,这是符合基本投资逻辑的。由小市值向中大市值转移,这也是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自2008年10月起,总市值规模从几个亿启动,股价累计涨幅达10倍的,在中小板中就有鱼跃医疗(002223,股吧)、江苏国泰(002091,股吧)、联化科技(002250,股吧)、成飞集成、远光软件(002063,股吧)、中航三鑫(002163,股吧)、德润豪达、深圳惠程(002168,股吧)、东方雨虹(002271,股吧)、莱茵生物(002166,股吧)、路翔股份(002192,股吧)。从投资主线看,它们无一例外均与新兴产业有关,包括锂电池、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根据历史上类似的牛股运行规律,累计涨幅达10倍以后,短期攻击力将会逐步减弱,并逐步进入区域震荡甚至宽幅震荡期。由此推测,新兴产业引领下的主题投资,可能正在走过由小市值向中市值转移的高峰期。由题材引导到价值认同,此时,中大市值的新兴产业优势品种将会出现补涨。

  有意思的是,在目前A股总市值结构中,1000亿以上的大市值股(28家左右),基本上就是传统产业(金融、石油石化以及其他资源类)。而数量最多的中等市值(300-600亿)群体有着丰富的层次,涵盖众多新兴产业投资主题,集结了一批优秀高端制造业公司:

  1、高端电力设备类。与智能电网的建设直接相关。智能电网的优势公司国电南瑞(600406,股吧)已率先转向强势,该股在2009年11月创出历史新高后,总市值再度翻番,从150亿上升至300亿。长城开发(000021,股吧)的总市值也从150亿稳步向200亿迈进。国电南自(600268,股吧)、许继电气(000400,股吧)等跟随。此前一直保持区域震荡的东方电气(600875,股吧)、金风科技(002202,股吧)、上海电气等优势设备制造商已开始启动,它们的总市值规模依次为510亿、470亿和870亿,目前情况看,股价表现的强弱次序与总市值排序紧密相关。

  2、高端工程机械类。这是一个产业集群比较明显的领域,总市值最大的是三一重工(600031,股吧)、中联重科(000157,股吧)。目前它们均处于历史高位区域,在大比例除权后,市场所预期填权行情。

  3、高端交通设备类。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相关。潍柴动力的市值规模最大,目前为500亿,这是一家营业收入有望突破千亿元的企业,技术运行特征与三一重工等十分类似。其次是两大轨道交通设备垄断企业中国南车(601766,股吧)、中国北车(601299,股吧)。相比之下,通用航空产业的相关优势公司的比价空间不小,如航空动力(600893,股吧)、贵航股份(600523,股吧)、西飞国际(000768,股吧)等。

  4、高端信息产业类。包括4G、云计算、物联网、LED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兴通讯,目前总市值640亿,与营业收入相近,市销率为1的,在目前新兴产业概念中还是为数甚少,前期滞涨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总市值已处于行业同类品种中最高,但随着行情深入,已开始稳步上台阶。总市值240亿的东软集团(600718,股吧),属于云计算,目前已开始启动,相比之下,同样总市值规模的同方股份(600100,股吧)也有了比价空间。当然,目前总市值低于100亿的优势信息产业股还有不少,比价空间也显而易见的,如中航光电(002179,股吧)、四创电子(600990,股吧)、川大智胜(002253,股吧)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创新高

  进入九月,人民币对美元节节攀升。继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下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后,13日人民币再度突破前期高点,达到6.7509。但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却呈现下跌态势,保持了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为6.7509,人民币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16点。受到中间价高企的影响,国内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收于6.7618,也创下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记者统计,6月21日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上涨了766个基点,人民币升值1%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9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回暖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其涨幅也在正常范围以内。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宏观策略分析师盛宏清指出,随着近期美国公布了经济刺激方案、中国数据好于预期等,国内外投资者对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看法加强,全球信心好转,追逐风险的情绪再起,因此欧系货币、澳元等涨势良好,美元略显弱势。

  而目前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决定了美元贬值时,人民币升值。同时,美国中期大选也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一定的压力。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对美元呈现升值的势头,但是人民币对其他主要币种却有不同幅度的贬值,这也保证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据记者粗略统计,从6月下旬重启汇改至今,人民币对欧元贬值2%左右,对英镑贬值2.7%左右,对日元贬值6.6%。

  同时,市场普遍认为,8月份的贸易数据好于预期,也给人民币升值增添了经济基本面的支撑。10日,海关总署公布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34.4%,超过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近几个月贸易收支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盈余。

  此外,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曾表示,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来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例如,在通货膨胀压力高企的时候,本币适度升值一点,进口的东西就相对便宜一些,汇率调整更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CPI同比增速达3.5%,为年内最高点。虽然,造成CPI高位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基数因素以及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上涨,并非“输入型”,但是8月份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引起了宏观调控部门的注意。

  对于下一步汇率走势,目前国内远期市场上的升值预期依旧较弱。截至昨日收盘,1年期美元对人民币贴水525个基点,即市场预期1年后人民币对美元约为6.7093,人民币升值0.78%。

  盛宏清认为,人民币对美元会在双向波动的基础上呈现升值趋势,预计大规模的升值预期会出现在今年年底到明年2季度。而按照购买力平价模型,未来5年人民币对美元会有10%的升值空间,即五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在6.0—6.1左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思危:宽货币政策淡出应集体行动

  据新华社电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近日在德国出席第二届全球经济论坛时表示,目前需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及合作的领域非常多,其中四个方面的问题极为突出。
  一是因目前缺乏监管,急需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督。二是防止过高的杠杆率,因为高杠杆率一方面说明金融效率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高风险。三是防止金融市场过度投机。目前金融衍生品没有平仓的合约价值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0倍,是全球股市市值加上债券余额的约8倍。四是监视热钱,防止洗钱。目前全世界每天流动的热钱约为2万亿美元,真正用于贸易的仅有5%,其他95%都在伺机生利。现在没有一个国家敢轻易提高利率,因为一旦利率提高,热钱就会蜂拥而至。所以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淡出,世界各国必须采取集体行动。
  成思危认为,根据今年一、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可以说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但回升基础尚不够稳固。“今年中国经济应该能够保持8%的增长率,2011年则可以恢复到9%以上的增长速度。”他说。


一句话:别人不加息,我们也不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信贷呈现三大特点 存款搬家加速

  8月份新增人民币信贷4104亿元,环比增长15%,这一数据超越了几乎所有研究机构的预测。
  显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发生改变,央行8月份在公开市场上实现120亿元的净投放也作出了合适的佐证。
  中金公司发表研究报告指出,8月信贷呈现出票据大量到期、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和居民信贷加速三大特点。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存款余额继7月份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显示出存款搬家有加速的迹象。

  三大特点
  票据的大量到期,使得8月份票据融资大幅下降了2764亿元,这也超越了7月份票据融资下降近2000亿元的水平。据中金公司数据统计,截至9月初,存量票据依然有3.4万亿,这些票据将于未来三至六个月内到期。
  这意味着,在未来三至六个月内,由于票据大量到期,当月新增信贷将承受很大压力。据此,中金下调了全年新增信贷数据的预期,“将全年新增信贷10万亿元下调至9.5亿元。”
  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加是导致8月份信贷超出预期的主要因素。央行数据显示,中长期贷款共增加5481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3675亿元。相对于上半年中长期贷款在全部新增信贷中42.1%的占比,8月份贷款长期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西南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解学成指出,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经济主体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减少了票据融资,增加了中长期信贷。
  居民信贷的加速在8月份显得尤为明显。央行数据显示,8月居民贷款增加2513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达61.2%,较上半年14%的比例大幅提高。
  楼市的攀升是导致居民信贷加速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8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806亿元,占全部居民贷款的72%。中金指出,这显示出了居民购房需求的强烈。
  存款搬家加速
  8月存款结构两级分化的现象愈加明显,居民存款的减少和财政存款的增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央行数据显示,8月存款总额增加了3274亿元,但当月居民存款却减少了800亿元。这是继7月份以来第二个月居民存款出现下降,而7月份仅下降了192亿元。
  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突增,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存款搬家做出了注解。数据显示,8月份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为27.72%,同比大幅攀升;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为28.53%,同比仅微升。
  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存在明显的增加迹象,存款搬家存在加速的可能。中金也指出,近期股市开户量大增,也昭示着存款搬家开始加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板批量发审是“常态安排” 总体融资规模小不会冲击市场

  昨晚,中国证监会预披露了第一批7家创业板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并将于17日召开发审会。据悉,首次发审会此后数天将持续集中安排发审会,具体安排主要根据后续几天企业反馈意见的回复情况和讨论情况。
  “集中发审、批量发行”,或许被理解为供给压力加大,甚至被说成是“洪水猛兽”来了。但笔者认为,创业板“集中发审、批量发行”还是应该与其发行申请材料递交的集中性有关,各方没必要高估其压力,根本没必要谈“批量发行”而“色变”。

  第一个方面是融资量不大。证监会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已经受理申请的149家创业板企业共拟融资336亿元。在这149家企业当中,募集资金量最大的为8.25亿元,最小的为0.85亿元,其余企业平均募集资金量为2.27亿元,仅为目前中小板企业首发平均募集资金量的60%。这与融资额动则几百亿元的大盘股相比,更是“如九牛之一毛”。
  而从发行前股本和平均首发股份数来看,149家已受理企业发行前股本总额为114.6亿股,股本最大的为4.58亿股,最小的为0.25亿股,其余147家发行前平均股本为0.747亿股,为目前中小板发行前平均股份数的73%(以中小板293家上市企业计,下同,平均股本为1.02亿股)。拟发行股份总额为36.29亿股,发行量最大为1亿股,最小为0.085亿股,其余147家平均拟发行股份约0.24亿股,为目前中小板企业平均首发股份数的70%(中小板为0.34亿股)。
  从这些数据,我们也不难发现,拟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企业的融资额发行股本和发行规模都很小,对主板市场资金面基本的影响显然是有限的。
  第二个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创业板市场的形成要求有多家企业同时挂牌。只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挂牌交易,才能称之为一个板块。而集中发行显然有助于板块的形成。
  第三个方面,集中发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票上市首日遭爆炒的局面的形成。
  新股上市首日遭爆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股票的供不应求。我国股市历来有“新股不败”的心理,投资者往往投入很多资金去“打新”。如果经常有大量的新股申购的话,肯定会分流部分“炒新”资金,从而直接抑制新股炒作。而创业板计划“批量发行”,显然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本轮IPO重启以来,已经出现过多次四只新股新股在中小板股票“打包上市”的局面。这也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模拟创业板,测试市场的抗压能力,为创业板的推出做准备”。
  从“打包上市”后的运行情况来看,前期盛行的新股“爆炒”风出现了明显降温。如8月21日在深交所一同挂牌的光迅科技、新世纪、天润曲轴、博深工具四只新股,当日走势波澜不惊,涨幅均未超过100%,四只股票的换手率也均未超过70%。
  等了十年,创业板终于来了,虽然她将以“批量发行”的方式与大家见面,但大家完全没必要有恐慌心理。因为其平均发行量、平均融资额并不大,即使发10家、100家也算不上太大,想必对市场的影响也肯定是有限。
  日前,商务部依照我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据介绍,商务部近期收到国内产业申请,反映上述产品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中国一贯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共同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业产能过剩是板上钉钉 跨地兼并重组势在必行

  汽车业产能过剩是板上钉钉 跨地兼并重组势在必行

  ——专家点评发改委与汽车工业协会论战

  9月4日举办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表示,在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产业快速扩张加速了产能过剩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坚决抑制。陈斌的态度无疑被业界视为来自监管层的预警信号。

  9月6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再次强化了上述预警,《意见》指出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此,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汽车行业隶属于消费领域,与其他生产资料行业同被列为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且在重组名单中首当其冲,监管部门整合汽车产业的决心可见一斑。

  但随后9月9日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明确表示,我国汽车行业目前不存在库存过多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也在此前表示,发改委每年都要讲汽车产能的问题,他们只是借此提醒大家注意而已。现在中国汽车产业基本没有产能过剩的问题。

  同是来自权威部门的意见却截然相反,中国汽车业的产能究竟过剩了吗?汽车业兼并重组何去何从?记者带着疑惑采访了相关专家。

  产能过剩不等同于产量过剩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库存、产能皆与市场需求相平衡,但只能推导出产量不过剩的说法,并不能将结论扩大至不存在产能过剩。

  该专家进一步指出,产量是以现阶段的生产能力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数量,而产能则包涵现有生产能力、在建生产能力和拟建生产能力的总和。产量过剩的主要衡量指标是市场的供求关系,产能过剩则还要考量产品结构、基础设施的承载量、能源供给等指标。

  企业作为微观生产主体,只能对自身的产量是否合理做出判断,对行业的产能过剩却常常是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从而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给予指导。

  产能过剩为宏观经济“埋雷”

  按照发改委摸底的主要车企产能规划,2015年我国汽车产能将远超3124万辆,如果采纳中汽协“届时市场需求将达到2500万辆”的预测数据,我国汽车业着实不存在产量过剩的风险。但将交通、能耗、环境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汽车业的产能是否过剩呢?

  据分析人士预测,由于我国一、二线城市及城际间交通主干线的建设已基本饱和,汽车产能大幅扩张难以伴随交通容量的同比增长,彼时北京市区的平均车速只能达到15m/h,其他一线、二线城市的交通状况也会明显恶化,缓慢的机动车运行速度会让许多有车族选择“弃车落跑”。而受到汽车产能过剩波及的不仅是生活领域,状如京藏高速百公里大堵车的主干线拥堵也会进一步加剧,制造业的生产周期甚至会因交通不畅而延长。受汽车业产能过剩所累,交通问题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而此后连年新增的汽车产能将推动我国成品油消耗将以2千万吨/年的速度递增,姑且不论环境因此蒙受严重的破坏,从而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仅原油资源稀缺性的加剧,推动相关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提高,就有可能波及到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

  由此不难看出,汽车业的自体循环虽暂呈良性,但汽车产能的扩张已在宏观经济的若干关键领域埋下了定时炸弹。汽车业产能过剩风险不言而喻。

  兼并重组堪任“排雷专家”

  虽然《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引导和激励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的基本原则,且鼓励企业实现跨地区兼并重组。但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大汽车厂商正处于扩张期,以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利益最大化。此时推行兼并重组,与大部分企业的意愿并不相符。

  对此,前文提及的专家表示,部分车企把重心放在扩张产能而不愿兼并重组的情况确实存在,其背后除受市场利润的推动,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无疑是更大的动因。该专家进一步指出,由于汽车产业对于其他行业及就业的拉动作用巨大,地方财政多愿以财政补贴、廉价出让土地等方式吸引车企驻扎或扩张产能,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拥有整车生产能力。

  而从《意见》强调鼓励企业实现跨地区兼并重组,不难看出监管层割断地方政府与车企的关系,抑制地方企业盲目扩张的政策主张。且兼并重组往往会带来企业的战略调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产能增长过快的压力。

  “但目前大型汽车企业的兼并是以产能的重复扩大为主,鲜见资产优化或内在升级的亮点,这是今后我国车企在兼并重组中需要注重的问题”,该专家在采访的最后如是表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限电限产风席卷8行业

  “限电限产令”还在陆续下发,且措辞一令紧似一令。

  13日,本报记者从河北承德市政府内部独家获悉,继邯郸、唐山地区后,承德地区也于日前正式下发了限电限产通知。按照要求,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旗下的承德钢铁在接下来的三个半月内将几近停产。

  就在钢铁业被深度卷入的同时,本轮强制性节能减排风暴的覆盖范围和力度还在加大。

  昨日,河北省政府明确表示,该省今后将继续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8个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并进一步提高加价标准。

  河北钢铁深度卷入

  根据记者昨日从河北承德市政府内部独家获取的,一份名为《关于对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实施限产的紧急通知》显示,承德市政府要求承德钢铁自9月10日至12月31日内,粗钢产量控制在58万吨以内;在另一份《关于下达9月份用电指标的通知》中,还列明了承德钢铁9月用电指标为6164万千瓦时。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承德钢铁2010年的计划产量为720万吨,但前三个季度的产能释放已经超过计划。“限产至58万吨”意味着承德钢铁在今后三个半月中的产能将被大幅削减70%左右,几近停工。另据9月份的用电指标计算(按目前国内钢企吨钢耗电约450千瓦时),承德钢铁的9月产量被限制在14万吨之内。

  除对承德钢铁进行限产外,承德市还规定“其他钢铁企业一律停产”,并暂缓一批高耗能行业的建设。

  作为承德地区的支柱型企业,承德钢铁若大幅度限产,对当地财税无疑是重大打击。但在文件中,“未完成任务的县区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引咎辞职”、“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国有、国有控股企业不得参加评优评先,法定代表人一律就地免职”等强硬表述随处可见,表现出很大的决心。

  承德市政府还在文件中敦促要“做好相关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不过,记者从承钢内部获悉,此次被迫限产乃至停产,企业面临大量利润损失,工人工资很可能无法保障。

  “最差的情况,外用工(劳务派遣)就不派发工资了,不生产的车间的工人往生产车间调配,还有剩下的工人就回家吧。”一位承钢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记者就此问题数次致电承德市政府办了解相关情况,但负责该事务的政府办工业科始终无人接听电话。

  不止承德钢铁,河北钢铁旗下的另外两家分公司唐山钢铁和邯郸钢铁(600001,股吧)也将在此轮限电限产风暴中分别有数十万吨产量的影响。这将对河北钢铁集团的利润产生影响。

  节能减排“行情”继续

  本轮强制性节能减排风暴发展至目前,有观点认为“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决定“节能减排行情”的关键在于三点:政策能否持续、钢价表现以及对实质层面影响的兑现(如产量数据下滑等)。

  记者从业内多个渠道了解到,目前河北地区的限电限产进程正在分批分次进行。有个别企业开始尝试复产,但尚未形成趋势。业内预计,偷偷复产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存在,但目前阶段,政策的执行总体仍相对严格。

  齐鲁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节能减排已经由心理预期行情过渡到实质层面改善的行情。在此基础上,钢材价格坐了一次“过山车”。

  上周一钢材现货、期货价格双双大幅飙升,周二开始显出疲态,周三周四则持续下跌,周五又再度上升。昨天钢材期货高开后回落,螺纹主力合约1101全天微涨8元/吨。与此轮风暴发生前相比,最高涨幅仍然超过200元/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5 01:29 PM , Processed in 0.0339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