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6|回复: 6

[好摄之徒] 新华社2010年度国际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5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摄影部评出新华社2010年度国际照片。获奖作品从新华社2010年度播发的自采国际新闻照片中产生。


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一等奖:《菲律宾发生火灾》(1/39)
1.jpg
图为获得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一等奖的作品《菲律宾发生火灾》。2010年8月27日,在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北部纳沃塔斯市,一男子试图从被大火毁坏的房屋废墟中救出自家的猪。菲律宾26日晚发生火灾,大火烧毁了马尼拉湾附近的300多间房屋,导致一人死亡。新华社发(鲁埃勒·乌马利摄)




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二等奖:《灾难过后》(2/39)
2.jpg
图为获得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二等奖的作品《灾难过后》。2010年11月6日,因为两个儿子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中失踪,一名妇女因伤心过度病倒被送往医院。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5日凌晨发生大规模喷发,造成近百人死亡。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二等奖:《菲律宾奎松市发生火灾》(3/39)
3.jpg
图为获得重大与突发新闻类二等奖的作品《菲律宾奎松市发生火灾》。2010年4月25日,在菲律宾奎松市,一名儿童逃离火灾现场。据当地媒体报道,奎松市25日发生火灾,至少300间民房被烧毁。新华社发(路易斯摄)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人物类一等奖:《金正日、金正恩同台阅兵》(4/39)
4.jpg
图为获得新闻人物类一等奖的作品《金正日、金正恩同台阅兵》。2010年10月10日,朝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等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阅兵式开始前走上主席台。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新闻人物类二等奖:《签字后的表情》(5/39)
5.jpg
图为获得新闻人物类二等奖的作品《签字后的表情》。2010年4月8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美国总统奥巴马(左)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后收起签字笔时面露相似表情。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新闻人物类二等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联大发表演讲》(6/39)
6.jpg
图为获得新闻人物类二等奖的作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联大发表演讲》。2010年7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大会议。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新闻人物类三等奖:《冰岛总统格里姆松》(7/39)
7.jpg
图为获得新闻人物类三等奖的作品《冰岛总统格里姆松》。这是2010年6月8日在雷克雅未克拍摄的冰岛总统格里姆松。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新闻人物类三等奖:《希拉里与卡尔扎伊》(8/39)
8.jpg
图为获得新闻人物类三等奖的作品《希拉里与卡尔扎伊》。2010年5月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右)与到访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双边会见前与记者见面。新华社记者 张军 摄



新闻人物类三等奖:《伊朗总统向议会递交下一个年度预算》(9/39)
9.jpg
图为获得新闻人物类三等奖的作品《伊朗总统向议会递交下一个年度预算》。2010年1月2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左)向伊朗议长拉里贾尼递交下一个年度预算。新华社发(哈拉比萨斯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一等奖:《华尔街掀开新金融时代序幕》(10/39)
10.jpg
图为获得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一等奖的作品《华尔街掀开新金融时代序幕》。2010年7月21日,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华盛顿雕像的手臂指向晨光中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使之成为法律,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华尔街正式掀开新金融时代序幕。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二等奖:《委内瑞拉一家银行被政府收归国有》(11/39)
11.jpg
图为获得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二等奖的作品《委内瑞拉一家银行被政府收归国有》。2010年6月14日,委内瑞拉一家银行被政府收归国有,储户账户被冻结。新华社发(埃尔南德斯摄)



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二等奖:《狂风暴雨袭击智利》(12/39)
12.jpg
图为获得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二等奖的作品《狂风暴雨袭击智利》。2010年7月6日,在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口,一艘货轮因强风搁浅,并在巨浪冲击下撞向岸堤。当日,受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智利中南部地区多处重要海港被迫封锁,多个城市局部断电,街道被淹,交通堵塞。地震后仍栖身临时帐篷的灾区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新华社发(塞萨尔·宾切拉摄)



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三等奖:《早安,开罗》(13/39)
13.jpg
图为获得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三等奖的作品《早安,开罗》。2010年12月5日清晨,在埃及首都开罗,一架客机在睡梦中的开罗上空飞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三等奖:《仙境垂钓》(14/39)
14.jpg
图为获得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三等奖的作品《仙境垂钓》。2010年7月15日早晨,钓鱼爱好者在莫斯科郊外的湖中垂钓。新华社记者 鲁金博 摄



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三等奖:《纽约:盛夏骄阳》(15/39)
15.jpg
图为获得经济与环境新闻类三等奖的作品《纽约:盛夏骄阳》。2010年7月5日,落日的光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2街。纽约已经连续三日最高气温维持在35摄氏度以上,身处独立日假期中的人们感受着盛夏骄阳的热度。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艺术类一等奖:《中国选手获国际电手风琴大赛冠军》(16/39)
16.jpg
图为获得文化艺术类一等奖的作品《中国选手获国际电手风琴大赛冠军》 2010年10月16日,中国选手王寒之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电子手风琴大赛决赛上演奏。 新华社记者 王庆钦 摄




文化艺术类二等奖:《埃及锡瓦沙浴》(17/39)
17.jpg
图为获得文化艺术类二等奖的作品《埃及锡瓦沙浴》。 2010年9月30日,在埃及锡瓦沙漠,一名男子把自己埋在沙子里面,当地居民认为这样可以治疗风湿病。 新华社发(纳赛尔·努里 摄)




文化艺术类二等奖:《纽约时装周模特后台揭秘》(18/39)
18.jpg
图为获得文化艺术类二等奖的作品《纽约时装周模特后台揭秘》。 2010年9月10日,在美国纽约2011春夏时装周TADASHI SHOJI品牌时装展示活动的后台,模特正在化妆。新华社发(吴凯翔 摄)



文化艺术类三等奖:《冬日纽约地铁:我脱我酷》(19/39)
19.jpg
图为获得文化艺术类三等奖的作品《冬日纽约地铁:我脱我酷》。 2010年1月10日,在美国纽约地铁里,一名“不穿裤子乘地铁”活动的参与者旁若无人地看书。 新华社记者 刘欣 摄



文化艺术类三等奖:《纽约时报广场重现“胜利之吻”》(20/39)
20.jpg
图为获得文化艺术类三等奖的作品《纽约时报广场重现“胜利之吻”》。 2010年8月14日,人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参加“胜利之吻”重现活动。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文化艺术类三等奖:《火炬手》(21/39)
21.jpg
图为获得文化艺术类三等奖的作品《火炬手》。 2010年8月14日,第一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隆重开幕。图为青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少年手持火炬跑过一片水面。 新华社记者 戚恒 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5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新闻类一等奖:《团聚》(22/39)
21.jpg
图为获得日常新闻类一等奖的作品《团聚》。 2010年8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迈尔堡军事基地,一名从伊拉克返回的美军士兵与孩子团聚。当天,美国陆军第三步兵团C连大约120名官兵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任务,返回迈尔堡军事基地与亲友团聚。新华社记者 张军 摄



日常新闻类二等奖:《尼日尔河风情》(23/39)
22.jpg
图为获得日常新闻类二等奖的作品《尼日尔河风情》。 2010年11月11日,一名裸露着上身的马里妇女提着孩子从铺满衣物的尼日尔河河畔返回住所。尼日尔河在西部非洲素有“母亲河”之名。在西非国家马里的首都巴马科,每到傍晚,不少生活在贫民区的居民就会到横贯巴马科的尼日尔河河畔,浆洗衣服、取水和沐浴。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日常新闻类二等奖:《犹太教徒抗议示威》(24/39)
23.jpg
图为获得日常新闻类二等奖的作品《犹太教徒抗议示威》。 2010年6月17日,以色列数万名正统犹太教徒在耶路撒冷集会,抗议政府强制执行不同教派犹太儿童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政策。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日常新闻类三等奖:《“为粮食赛跑”》(25/39)
24.jpg
图为获得日常新闻类三等奖的作品《“为粮食赛跑”》。 2010年10月17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家人在路旁观看“为粮食赛跑”竞赛。当天,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举行第5届“为粮食赛跑”竞赛,庆祝第30个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为每年的10月16日,也是粮农组织成立的日子。今年的主题为“团结起来,战胜饥饿”。新华社记者 王庆钦 摄



日常新闻类三等奖:《海地地震灾民抢夺被遗弃的物资》(26/39)
25.jpg
图为获得日常新闻类三等奖的作品《海地地震灾民抢夺被遗弃的物资》。 2010年1月16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地震灾民抢夺被遗弃的物资。 新华社发(戴维 摄)



日常新闻类三等奖:《祈祷》(27/39)
26.jpg
图为获得日常新闻类三等奖的作品《祈祷》。 2010年11月14日,一名巴勒斯坦囚犯在加沙城安萨尔监狱的一间囚室里祈祷。 新华社发(维萨姆·纳萨尔 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度专题一等奖:《海地表情》(28/39)
27.jpg
《海地表情》获得年度专题一等奖。2010年2月3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一个灾民安置点,一个男孩在放风筝。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当地人清理出海地前总统的照片(29/39)
28.jpg
2010年1月31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当地人从一幢政府建筑内清理出海地前总统阿里斯蒂德的照片。当日,海地进入震后第20天。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居民推着空饮料瓶走在太子港街头(30/39)
29.jpg
2010年1月31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街头,一名当地人推着空饮料瓶从“我们需要帮助、食品、房子和水”的标语前走过。 当日,海地进入震后第20天。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老人坐在自家简陋的临时住所旁(31/39)
30.jpg
2010年1月31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总统府外的一个灾民安置点,一名老人坐在自家简陋的临时住所旁。当日,海地进入震后第20天。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队员与海地儿童互相问好(32/39)
31.jpg
2010年2月3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个灾民安置点,一名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队员按照当地习俗与一名海地儿童互相问好。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参与哄抢电器行的人被安全人员制伏(33/39)
32.jpg
2010年1月29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参与哄抢电器行的人被安全人员制伏。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男子在擦皮鞋(34/39)
33.jpg
2010年1月27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名男子在擦皮鞋。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橙子(35/39)
34.jpg
2010年1月27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个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橙子。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女孩站在自家简陋的临时住所里(36/39)
35.jpg
2010年1月31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总统府外的一个灾民安置点,一名女孩站在自家简陋的临时住所里。当日,海地进入震后第20天。 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女子用手掩住口鼻(37/39)
37.jpg
2010年1月26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市区,一名女子用手掩住口鼻。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女子在窝棚里梳妆时照镜子(38/39)
38.jpg
2010年1月31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总统府外的一个灾民安置点,一名女子在窝棚里梳妆时照镜子。当日,海地进入震后第20天。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海地表情》:警察在地震废墟上执行巡逻任务(39/39)
39.jpg
2010年1月28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队警察在地震废墟上执行巡逻任务。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1 01:24 PM , Processed in 0.0402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