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8|回复: 3

[好摄之徒] 马考斯:不是每个人都是摄影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
82年,摄影师克里斯托弗•马考斯(Christopher Makos)与好友兼合作伙伴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来到香港。接待他们的人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造访中国内地的机会。于是,这对合作伙伴在中国内地度过了短暂而难忘的三天,他们游览了北京的故宫和长城。

Christopher Makos
图片:安迪·沃霍尔在中国
这个月,马考斯回到中国分享他与这位美国波普艺术家当年游历时留下的照片。沃霍尔已于1987年去世。这次在上海举办的摄影展,展出了马考斯的系列作品“安迪在中国”(Andy in China)和“安迪在纽约”(Andy in New York)中的40多张照片。该展览与同样在上海举办的沃霍尔作品回顾展“安迪•沃霍尔:15分钟的永恒”(Andy Warhol: 15 Minutes Eternal)遥相呼应。

65岁的马考斯向《华尔街日报》讲述了他与沃霍尔的中国之行,他与艾未未的交情,以及为何智能手机将永远不会取代摄影师。

《华尔街日报》:和我们说说你在1982年来到中国时的第一印象吧。

马考斯:当时中国正开始改革开放,所有身穿蓝色中山装的人也在寻求将着装向西方风格转变。不过在我们看来,蓝色的中山装很时髦,比如它们的剪裁,它们有些像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的风格,看上去非常酷。沃霍尔很喜欢中山装,很喜欢那时所有的图像标识和纪念性雕塑。

《华尔街日报》:当时你们见到的普通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你们的?

马考斯:当时中国人没怎么见过西方人,而我们美国人也从未看到过这样的中国。你知道,美国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唐人街,因此我们还算是见过了中国的事物,不过他们从没见过西方事物,因此他们总是显得非常好奇。

第一次看到中国,正赶上改革开放,那次经历让我很受启迪。

在我一生的所有旅行中,无论是和沃霍尔一起还是我独自一人,当你切实见到一个地方的人并获得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印象时,你会发现全世界的人其实都不错。我的体会是,这似乎和政府怎么样没什么关系。这只和人有关,人们对我们很友善。我记得当时我在想:“天哪,这可一点都不像(美国)新闻媒体或是政府所描述的中国。”

《华尔街日报》:你为什么选择在同一个展览中同时展出“安迪在中国”和“安迪在纽约”呢?

马考斯:看着一位世界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在这些不同的背景中拍摄,感觉很特别。对中国人来说,他们很熟悉这些地方,但我们同样觉得,中国观众应该也会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文化感兴趣。在展览中,人们可以看到站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城上的安迪,然后再切换视角,来看看当时的纽约市,看他和丽莎•明奈利(Liza Minnelli)、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这些名流大腕儿一同合影。

艾未未是我的朋友,当我和他闲聊时,我们说起过他当时(在纽约)的情况。那时他给人刷过盘子。他一直很敬重沃霍尔。

《华尔街日报》:艾未未去纽约真的是特意为了进入沃霍尔的文化圈子吗?

马考斯:确实如此,而且很明显。当你看到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时,就是这种非常图形化的、朴素的现代艺术。事实上,你会发现沃霍尔的早期作品和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非常相似。

《华尔街日报》:在上海展出的这些照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张?

马考斯:有一张安迪身穿中山装的照片。其实这张照片并不是在北京拍摄的──尽管所有道具都是我们在北京买到的。我们让他穿上了中山装,还给他戴上了一顶相配的有红星的帽子。他在长城上的那张也不错。那天他可是牢骚满腹,他抱怨说:“难道这儿就没有自动扶梯么?”如果你去过长城,你一定也知道,确实要走不少路。

《华尔街日报》:这些年来你也拍摄了不少名人。你有特别喜欢的拍摄对象吗?

马考斯:那我会说是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对我来说,在我的一生中,一直都是泰勒,她是个电影明星,所以,当我为她拍照的时候我会想:“天哪,我正在拍摄的可是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你明白我的意思吧?这是美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华尔街日报》:随着智能手机拍摄技术的扩散,现在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摄影师。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马考斯: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是摄影师,我只认为每个人都能拥有照相机。拥有一部照相机和成为一名摄影师还是有区别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艺术家、画家、作家和诗人能看到其他人视而未见的东西,而这正是我们的天赋。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每个人都在拍照是件好事,但愿人们可以由此看到更多,去感受世界文化。现在人们都开始睁眼看世界了,这真是了不起。我认为现在发生的是,人们正在更敏锐地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

Casey Hall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安迪·沃霍尔在中国

本图集收录了摄影师克里斯托弗·马考斯和已故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于1982年在中国短暂停留时拍摄的部分照片,以及马考斯的一些其他作品。



01.jpg
安迪·沃霍尔在天安门广场
Christopher Makos





02.jpg
沃霍尔在天安门广场
Christopher Makos





03.jpg
沃霍尔在长城
Christopher Makos





04.jpg
沃霍尔在长城
Christopher Makos





05.jpg
沃霍尔在中国
Christopher Makos





06.jpg
克里斯托弗·马考斯
Christopher Makos





07.jpg
沃霍尔与马考斯在划船
Christopher Makos





08.jpg
沃霍尔在西班牙。照片中,他身上围着一面美国国旗。
Christopher Makos





09.jpg
沃霍尔与摩托车手
Christopher Makos





10.jpg
沃霍尔与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
Christopher Makos





11.jpg
沃霍尔手推一辆自行车
Christopher Makos





12.jpg
丽莎·明奈利(Liza Minnelli)与约翰·列侬(John Lennon)
Christopher Makos





13.jpg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
Christopher Makos





14.jpg
黛比·哈瑞(Debbie Harry)
Christopher Makos





15.jpg
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
Christopher Mako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5 03: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拥有一部照相机和成为一名摄影师还是有区别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艺术家、画家、作家和诗人能看到其他人视而未见的东西,而这正是我们的天赋。

顶一下这句话。
不过艺术这东西,我觉得也可以培养。我理解的天赋大概是他们都执着,热爱而不容易放弃,甚至偏执。其实做什么事情能这样,大概最后都能成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5 06: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urdamm 发表于 2013-10-5 04:30 PM
顶一下这句话。
不过艺术这东西,我觉得也可以培养。我理解的天赋大概是他们都执着,热爱而不容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2 12:48 AM , Processed in 0.0343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