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0

[时评] 胡耀邦逝世25周年 中国有节制地纪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25年前,中国最高领导人调遣人民解放军镇压天安门广场上的示威者,是为“六四事件”。时至今日中共仍不愿听到讨论这场所谓“反革命暴乱”的只言片语。不过,至少出现了一点改观,那就是:对于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其人其事,当局开始变得不那么三缄其口了。胡耀邦的逝世被视为引燃“六四事件”的导火索。

Getty Images
胡耀邦,照片摄于1986年。
25年前的1989年,胡耀邦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突发心脏病,同年4月15日因并发症逝世。作为政治、经济的自由派人物,胡耀邦于1987年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原因是其不愿打压此前的学生抗议活动。下台之前,胡耀邦曾经是邓小平最亲密的战友之一,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摆脱毛泽东主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胡耀邦逝世后不久,数万名学生齐聚天安门广场悼念他的猝逝,并要求中共撤销胡耀邦所遭受的导致他下台的攻讦。在之后的几周时间里,那些抗议活动演变为学生与中共领导人的对峙,受到全球转播,并最终酿成军队在街上杀戮平民的“六四事件”。

此后的数年中,胡耀邦的名字很大程度上是个禁忌。不过,近来中共当局开始承认他的贡献;而且今年也允许人们在网上以一定的限度纪念他。

社会批评人士李承鹏周二在社交媒体上追忆道:“(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是很特殊的人群,在思想解放大潮中争论着萨特(Sartre)和福柯(Foucault),嘶吼着崔健的摇滚,反对官倒、抨击不公,热烈颓废,勇敢迷茫。”

他写道:“当(胡耀邦猝逝)噩耗传来,整个校园的窗口挂满了悼词。我们写的是‘心系苍生,肝胆昆仑,邦哥永垂不朽’。是的,邦哥。你就知道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周二,另一名利用了这一松动机会的社交媒体用户是知名调查记者罗昌平,他利用微信再次发布了一篇他2005年为《财经》杂志写的有关胡耀邦的文章。《财经》是中国一本自由主义倾向的杂志。

在这篇文章中,罗昌平回忆了胡耀邦如何帮助中国摆脱对毛泽东的崇拜。这种崇拜体现在毛泽东死后,中共内部仍遵循“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原则。作为中央党校的副校长之一,胡耀邦力争将“两个凡是”变成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罗昌平在文章中写道:“在中国这场伟大的变革中,胡耀邦是一位英雄,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悲剧式的英雄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更为强烈的印象,悲剧式的英雄在历史上刻下的痕迹更为深刻。”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1989年5月,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示威。

在微信上流传的还有2011年《南方人物周刊》对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一次访谈。在这次访谈中,胡德平回忆了胡耀邦在政治上的先锋意识。文章引用他的话说:“父亲50年代去苏联、罗马尼亚就穿过西装。他觉得改革是必然的,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的改革必然要发生。”

一些报纸也进行了不同寻常的报道,以表达对胡耀邦的纪念。比如,《新京报》就把中国前任领导人对胡耀邦的评论收集到了一起,其中包括摘录自温家宝2010年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几段话。在这篇文章中,现已卸任的前总理温家宝回忆了在胡耀邦死后拜访胡家的情形。他写道:“耀邦同志去世后,我每年春节都到他家中看望,总是深情地望着他家客厅悬挂的耀邦同志画像。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是给我力量,给我激励,使我更加勤奋工作,为人民服务。”

但中国当局仍对胡耀邦的大部分影响力持警觉态度,很多向胡耀邦致敬的帖子今天都被删掉了。袁裕来律师的一篇微博被删了数十次(该微博在“自由微博”网站被记录了下来,该网站收集了很多在新浪微博被删的帖子),在这篇微博中,他回忆了胡耀邦比较有名的一些言论。其中一句话是胡耀邦在1979年一次中纪委全体会议上说的:思想上理论上的不同意见,只能民主讨论,不能压服。

另一名新浪微博用户问道:纪念胡耀邦同志,为什么我们不纪念那场运动?民主!民主!这篇微博随后被删。

Josh Ch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3 05:56 AM , Processed in 0.0629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