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美国畅销书《走向分裂:美国白人的国家 1960-2010》(Coming Apart: The State of White America, 1960口2010)就是探讨这一话题的重要著作。作者查尔斯•默里(Charles Murray)生于1943年,长期供职于著名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虽然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但是主流学术界并不承认他是严肃的学者,而是将其视为富于煽动力的保守主义公共知识分子。他的特点是总能选准时机,抛出爆炸性的研究成果,引发美国公共舆论的大论战。
1984年,默里出版了《失去的基础:美国社会政策1950-1980》(Losing Ground: American Social Policy, 1950-1980),严词抨击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社会福利政策。此前学术界对福利政策的批评仅仅是认为其缺乏效率,默里却宣称这些政策本质上就是有害的,理由是它们虽然短期而言改善了穷人的生活条件,但却助长了他们放任自流的生活态度和对救济的依赖性,长期而言会让穷人更加贫穷。此书问世之际,正值里根成功连任总统,它为里根政府大幅削减社会福利的保守主义政纲提供了一套新颍的道德辩护。
1994年,默里和心理学家理查德•赫恩斯坦( Richard Herrnstein)合着的《钟形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力与阶级结构》(The Bell Curve:Intelligence and Class Structure in American Life)出版,引起轩然大波。书中宣称,许多旨在帮助底层百姓的政府计划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忽略了这些人的低智商。智商是天生的,在不同种族中的分布是固定的,与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无关。黑人的智商总体上比白人低,这是他们不如白人成功的根本原因。许多学者批驳两位作者的高论是种族主义的翻版,其研究方法也是先设定结论,再曲解数据。不过这并不妨碍此书巨大的宣传效果,很多右翼白人读者在阅读此书以后,益发坚信下层黑人的生活窘境纯属“自作孽,不可活”,根本不该由政府花钱救济。
一个例子就是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布赖恩•卡普兰(Bryan Caplan)2007年出版的《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 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cies,有中译本)。此书宣称,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民主制度其实纵容了选民的胡闹,导致不良政策大行其道;只有那些“有水准的选民”才适合民主制度,因此需要减少民主的量而增加民主的质──这无疑是在暗示“精英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