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璐璐电台:王OK向罗插嘴认怂 冤不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8 06: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璐璐电台:王OK向罗插嘴认怂 冤不冤?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9-08 13:23:36

永浩、王自如决战优酷之巅,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网络上“你是水军”、“你收钱了”的骂声也渐渐淡了。只有此时,我们才好把这事儿挖出来好好端详一番。观察者网是一家始终坚持独立、客观、第三方的媒体,评价这一事件之前,小编必须事先作两句声明。第一句是:锤子手机没有老罗吹得那么好,但也不是不可以用。第二句是:测评网站的话可以信,但是不要全信。

a581.jpg

王自如道歉视频截图,表情纠结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小编特别伟(大)、光(荣)、正(确)?没错,小编说话就是这么滴水不漏,而正是话语的技巧主导了结果的走向,先让观察者网美女编辑——璐璐——带你回顾此番公关大战!

璐璐电台

a582.jpg

独在异乡的亲们,璐璐陪你过中秋哦!


中国的互联网一向是众声喧哗的舞台,这场更像单方面虐杀的“辩论”开创了许多先例——约战、现场直播、当面对质、超过250万次观看量……“互联网史上第一约架”的热闹之外,可以讲的故事还有很多……

王自如并非网络上唯一黑锤子手机的人,其中不乏方舟子等影响力更大的红人,为何老罗唯独挑上了他?一则他与方舟子不同,以“测评”的形式包装、发布其评论,“专业客观”的形象,使之成为很多消费者购买手机的重要参考。二嘛,柿子自然要拣软的捏,方博士岂是好相与的?

a583.jpg

“软柿子”的临场表现(视频截图)


王自如道歉时声称:现场辩论的失败,他“从走出演播厅的一刻就坦然接受”了。但这项老罗主动发起的挑战,从他走进演播厅的一刻就已经进入了老罗的主场:且不说王自如与罗永浩巨大的临场经验差距,老罗更是一位深谙公众心理的公关大师,来看看他的“嘴炮”四大法宝。

崭新的弹药:你不知道的

老罗准备了崭新的弹药——从Zealar评测视频里挑出的大小毛病,而王自如想说的和能说的——锤子的毛病——乏善可陈、了无新意。观众天然具有对新鲜信息的刚性需求,那种“哦哟,我又知道了点新东西”的感觉妙不可言。

老罗提出斜视角度的色差问题时,小编就是这种感觉。这还是一场偷袭!老罗问王自如知不知道这个角度有色差,从临场反应看,不管王自如知道不知道,起码他不知道老罗知道……他只能不知所措、顾左右而言他。
但若稍有准备,王自如就能组织起相当力量的反击:让老罗出示同一角度3台iPhone的测试图片,或出示正面角度不同品牌手机的测试图片。老罗使用了一个典型的对比测试取样偏差误导手法。

而就是这么一点点新东西,在3个小时的论战中被反复、回环,使用到了极致,又是视频、又是展板,目的,就是辩论中的穷追猛打,以气势彻底压制住对手。观众是宽容的,当然不会注意这些小花招,他们追逐新领域、渴求新知识。

整场论战的底层更隐藏着一个命题:对大众而言,老罗耍赖,和王自如收钱,哪个是新闻点?哪个更有意思?

上古神器“怀疑动机”

有个粗俗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你(男)喝酸奶时候在裤子上溅了一些,于是你下床到书桌前抽两张纸准备擦一下,但就在这时候你舍友推门进来了……你不解释吗?不解释的话,他是这样想的:“哎呀真是不凑巧,晚回来两分钟就没这尴尬了。”你要解释吗?解释了他会这样想:“你要没做什么的话那你解释什么啊?就是有鬼嘛!”同样的逻辑链还可以浓缩为:“你学日语就是为了看AV吧?”

“怀疑动机”很简单,见证阴谋论的发生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娱乐活动,是王自如无论如何都无法自辩的硬伤。在对质中,老罗果然将这一点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连“包养”这样的字眼都说了出来。“你收了竞争对手的钱”,所以“你的评测怎么可能是专业和公正的”。从事后网友的反馈来看,老罗的这种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a584.jpg

对阵现场(视频截图)


在这个问题,老罗非常聪明的甩出了theverge的例子来证明第三方机构不可以和厂商发生关系。王自如开了个好头——“很多媒体都有资本注入”,然后……令人失望地,他并没能给出同性质机构接受注资的有力例证。
同样要注意到,王自如看似谦卑、恭敬的表现,实则也展现出无赖且无奈的一面,多次使用“那总行了吧”、“我承认……还不行吗”之类的话支应 。

以最低成本认错

王自如的短处倒是老罗的强项。Zealar毛病再多,不改变锤子机的毛病,针对这些问题,罗永浩大抵准备了3套拳法。能用iPhone挡的问题就用iPhone挡,比如碎屏、比如色温,本质上就是比烂大法:“iPhone是这样,锤子这样了又怎样?”

iPhone挡不了的问题,就用“我们不是iPhone”来挡,“我一个教英语的来做手机”,没有硬件技术,没资格和供应商谈品控。

个别锤子的特色问题,还可以避实就虚。谈及静电击穿的问题,老罗抓住不放的是王自如说错了,因为不是“击穿铜线”,逼迫王自如承认不专业、承认错误。老罗避开了一个重点——不是击穿铜线,那击穿的是什么?是PCB上的元器件,这可是更要命的硬伤,但愣是被他截断了。

实在挡不住、跑不脱的问题,罗永浩就开始耍光棍了。老罗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虽然谁都知道他在“歪楼”,但也不是完全避开核心问题不谈。对一些根本无法遮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问题,比如相机的对焦速度和成像质量,他马上承认错误同时轻轻带过。

怎么带过呢?很小声的一句“ok这个问题我承认,下一个”不得不说,老罗绝对是心理学的高手。这种话语的迷惑性极强,很容易就让王自如产生“哦你承认了我赢了诶嘿嘿”的错觉,可这个结论不就是王自如需要强调的么?老罗却轻易让观众精神的焦点停留在“Zealar评测不专业、有问题”的议程上。顺嘴一说,“以最低的成本认错”也是西方媒体的常用技巧——“这是布什总统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就要说这个你别和我扯别的”

上述一切技巧和策略的实现基于对论战议程的垄断——打断,才是最强的技巧。

a585.jpg

公众对这场热闹抱有极大热情(资料图片)


3小时直播过后,大多数评论都在指责"罗永浩插嘴、抢话,没素质",但事实上,“锤子大战”属于"单挑",原本就该双方相互质询、反驳。俩人一起开腔,算不得没教养,王自如并非不想抢,只是大多数时间抢不过。

在专业的辩论场合,尤其是“单挑”中,通常要配置兼做裁判的主持人,主持人不参与实际讨论,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在辩论当中,如果有人身攻击、躲避提问等违规行为,另外一方可以立即向评委提出"秩序问题"。没有主持人,就默认了是抢夺话语权的规则,这一点王自如没有考虑好就应战,不能怨别人。

这些客观因素,以及王自如的稚嫩,给老罗创造了“全程带节奏”的条件。罗永浩的思路、目的一脉相承无比清晰,就是穷追猛打,持续质疑对手那些难以自证的问题——这种问题很容易让人下不来台。

传说中,对付产品经理最厉害的套路就是“有数据结论么?有做用户调研么?老大同意了么?”3个问题照脸上一排,程序猿又笑眯眯地去玩扫雷了。

同样,难得翻身抢了一次节奏,“搭便车论”没写满9篇是不会住手的。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个通过把握节奏和议程,赢得论战胜利的经典战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0 04:30 PM , Processed in 0.0748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