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2

盘点诺贝尔史:6对父子、5对夫妻和1对兄弟获诺贝尔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7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盘点诺贝尔史:6对父子、5对夫妻和1对兄弟获诺贝尔奖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0-07 12:01:34

2014年度诺贝尔奖10月6日起开始揭晓。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2014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卡罗琳学院举行。2014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英国科学家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挪威夫妇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大脑中负责定位系统的细胞。


a635.jpg

挪威夫妇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成第5对获奖夫妇

观察者网小编经过查询资料发现,这对挪威夫妇已经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五对夫妻,而在诺贝尔奖史上,除了这五对夫妻档,还有六对父子和一对兄弟获得过诺贝尔奖,不得不说,家族的基因是强大的,有相同兴趣和志向的人是可以互相吸引的。

获诺贝尔奖的夫妻档

除了今年获奖的挪威夫妇,之前还有四对夫妻获得过诺贝尔奖。其实夫妻一起做科学研究的好处多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调查显示,具有博士学位的已婚人士中,超过1/4的人的伴侣也供职于科学或工程学领域。合作是研究的关键,他们能够像今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得主莫泽夫妇一样,不断地交流、启发彼此,也更了解彼此的个性和行为,理解彼此工作中的难处。很多也是在交流工作的时候情感突飞猛进的……
而且,一起进行研究、跑野外,一起做实验,一起攻克各种难题,难道也不是像打怪一样有趣而浪漫的事情嘛?

首开先河且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居里夫妇,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两人一起获得了1903年的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研究贝克勒尔教授发现的电离辐射现象时做的非凡工作”,夫妇俩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他们在1902年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


a636.jpg

大名鼎鼎的居里夫妇


居里夫妇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丈夫弗雷德里奥•约里奥一起,因为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而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a637.jpg

居里夫妇的女儿和女婿,有着惊人的夫妻相


卡尔·科里和格蒂·科里夫妇,和10月6日获奖的莫泽尔夫妇一样,都是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他们均为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们和阿根廷医生奥赛一起,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两个人是同龄人,而且是老乡,双双考入了布拉格大学,双双博士毕业,双双离开二战前夕的欧洲去了美国,然后双双获奖……

a638.jpg

卡尔·科里和格蒂·科里夫妇,一起搞研究做实验很浪漫的说


贡纳尔·默达尔和阿尔瓦·米达尔夫妇,两人都是瑞典人。丈夫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攻贫困研究方向;而妻子则是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在裁军方面有杰出贡献,代表瑞典出席在日内瓦的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

盘点诺贝尔史:6对父子、5对夫妻和1对兄弟获诺贝尔奖盘点诺贝尔史:6对父子、5对夫妻和1对兄弟获诺贝尔奖

a639.jpg a651.jpg

贡纳尔·默达尔和阿尔瓦·米达尔夫妇


获诺贝尔奖的父子

诺贝尔奖不仅出现了很多夫妻档,更有很多父子档,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已经出现了6对父子获得过诺贝尔奖,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布拉格父子,共同荣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a652.jpg

父亲亨利·布拉格(1862~1942)和儿子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0)分享了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廉·亨利·布拉格与其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为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通过对X射线谱的研究,提出晶体衍射理论,建立了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定律),并改进了X射线分光计。

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大学的亨利·布拉格和他的儿子英国曼彻斯特维克托利亚大学的劳伦斯·布拉格,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布拉格这个名字几乎是现代结晶学的同义词。时年25岁的小布拉格还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汤姆逊父子,分别是1906年、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a640.jpg

父亲J. J. 汤姆逊(1856~1940)1906年度独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J. J. 汤姆逊首先提供了电子存在的直接证据。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是物质结构最小单位”的观念,揭示了电的本质。因他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成就,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a641.jpg

儿子乔治·汤姆逊(1892~1975)1937年度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


他的儿子乔治·汤姆逊因实验上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干涉现象,与戴维逊分享了193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奥伊勒父子,分别是1929年化学奖、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a642.jpg

父亲奥伊勒·凯尔平(1873~1964)1929年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奥伊勒·凯尔平,瑞典籍德国人,生物化学家。他对辅酶的研究促进了糖及磷酸盐的生物化学研究。他还阐明了多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奥伊勒—凯尔平因对与糖发酵有关酶的研究而与哈登共同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

a643.jpg

儿子乌尔夫·奥伊勒(1905~1983)1970年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医学奖。

乌尔夫·奥伊勒,他因发现了前列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特别是查明了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传递物质的功能而获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玻尔父子,分别是1922年、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a644.jpg

玻尔父子


尼尔斯·玻尔,丹麦物理学家。他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荣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儿子阿格·玻尔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于1975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西格巴恩父子,分别是1924年、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a645.jpg

父亲曼内·西格巴恩(1886~1978)1924年获物理学奖。


曼内·西格巴恩,瑞典物理学家,1924年,他因为发现X射线的光谱,而获得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殊荣。

a646.jpg

儿子凯·西格巴恩(1918~    )1981年分享物理学奖。

他的儿子凯·西格巴恩,因致力于研发一种用电子检测复合材料成分和纯度的新技术,于1981年与尼古拉斯·布隆伯根及阿瑟·伦纳德·肖洛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恩伯格父子,分别是1959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a647.jpg

科恩伯格父子


亚瑟·科恩伯格1956年他利用酶对一种核苷酸混合物的作用获得了DNA分子,其每一分子带有三个磷酸基。为此,他同奥乔亚一起分享了1959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其子罗杰·科恩伯格也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阐明了基因信息如何从DNA转录到RNA。

诺贝尔奖唯一的兄弟组合

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摘得诺贝尔奖的“兄弟组合”是来自荷兰的廷贝亨兄弟。两兄弟分别获得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和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648.jpg


哥哥扬•廷贝亨,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a649.jpg

尼古拉斯·廷贝亨获1973年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尼古拉斯·尼科·廷贝亨是一位荷兰动物行为学家与鸟类学家。1973年他与卡尔·冯·弗利、康拉德·洛伦兹因为在动物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构成和激发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的哥哥扬•廷
贝亨,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荷兰经济学家奥科·利恩解释了为何性格迥异、爱好不同的兄弟两人都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文章中写道:“他们有一些共有因素,例如基因,还有鼓励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家庭教育环境。”

至今唯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中还没有出现两名或两名以上获奖者同属一个家族的情况。瑞典文学院秘书霍勒斯·恩达尔说:“艺术天赋能遗传并不罕见,但在艺术大师家族里却很少发生,至少在文学领域是如此。例如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迪亚达尔•苏拉杰普拉萨德•奈保尔,他的父亲曾是一名记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7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7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2 11:36 AM , Processed in 0.0772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