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2

[军事] 《武器的秘密》第9期:从小二黑到中国飞鱼——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族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8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10-8 10:21 PM 编辑

  早期国产导弹的型号系列命名,多是从毛主席诗词中选取两字。

  例如红旗系列地空导弹出自“红旗漫卷西风”;而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则是出自“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我军反舰导弹发展初期,舰舰和岸舰导弹以“上游”、“海鹰”命名,而空舰导弹则以“鹰击”命名。

  随着海军各平台导弹通用化,“上游”、“海鹰”系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鹰击”已经成为中国反舰导弹的通称。而实现“一统江湖”的型号就是本期《武器的秘密》的主角鹰击-8家族。


1.jpg
我军反舰导弹发展初期,舰舰和岸舰导弹以“上游”、“海鹰”命名,而空舰导弹则以“鹰击”命名。随着海军各平台导弹通用化,“上游”、“海鹰”系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鹰击”已经成为中国反舰导弹的通称。而实现“一统江湖”的型号就是本期《武器的秘密》的主角鹰击-8家族。




2.jpg
提到鹰击-8,必须首先介绍总师梁守槃院士。梁守槃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第二年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硕士,1940年回国,先后任西南联大航空系副教授,浙江大学航空系教授,建国后于1952年调任哈军工空军工程系教研室主任。1956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3.jpg
梁守槃院士和“巨浪”系列总师黄纬禄院士,“东风”系列总师屠守锷院士,人造地球卫星项目总师任新民院士并称为“航天四老”。2006年10月,“航天四老”获得了“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这一奖项的含金量有多高呢?获奖五人名单中另外一人,是钱学森钱老。




4.jpg
作为公认的“中国海防导弹之父”,梁守槃主持设计的多种反舰导弹让“帝国主义者只要在中国的海岸线边架上几门大炮就能让这个国家屈服”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从仿制P-15“冥河”反舰导弹起步,“上游”和“海鹰”两大系列导弹不仅满足了海军的装备要求,还实现了出口创汇。




5.jpg
进入60年代末期,针对亚音速导弹容易被拦截的缺陷,梁守槃还先后主持设计了海鹰-3和鹰击-1两款超音速反舰导弹。虽然两款导弹最终没有服役,但其研发经验为我军今天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jpg
图片下方两种尺寸较小的便是梁守槃的得意之作鹰击-8系列导弹。它也是中国第一种摆脱“冥河”设计思路,独立设计的亚音速反舰导弹。对鹰击-8研制过程了解一二的可能都听说过该弹研制早期还有“小二黑”的绰号,那么它是由何而来呢?




7.jpg
“小”是因为该弹和“上游”相比确实体型娇小;“二”是因为型号是“黑”的,在研制单位只能排老二;型号为什么是“黑”的?因为其并非上级下达的配套舰艇使用型号,而是海军1970年提出的强-5鱼雷机携带反舰导弹计划(很快被取消)的后续,只是在梁守槃的争取下还一直在缓慢进行。




8.jpg
1973年10月,“小二黑”主发动机样机完成试制,但这时还没有建起配套的试车台,点火试车只能露天进行。科研人员在后院的山沟里挖一个坑,把发动机的头部埋在地里,尾部朝天。为了防止它晃动,再用铁丝固定在两棵树上。如今名震天下的“中国飞鱼”,就是这样从山沟里的土坑开始的。




9.jpg
“小二黑”的名字一直叫到了1977年9月,此时中央军委正式批准了新型小型反舰导弹的研制方案,命名为“鹰击”-8号,寓意赶上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1978年,首枚鹰击-8试制成功。1981年,鹰击-8在改装后的24型导弹快艇上进行匹配试验。




10.jpg
1984年国庆阅兵式上,鹰击-8基本型横空出世,对中国反舰导弹的认识还局限于“上游”“海鹰”的外国武官看到鹰击-8之后不禁惊呼为“中国飞鱼”。此时鹰击-8的研制工作还在进行,1985年9月,改装后的24型导弹艇发射6枚鹰击-8,全部命中,标志着鹰击-8号研制成功,可以装备部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鹰击-8基本型的射程为40km,和“飞鱼”基本型MM38接近,弹翼同样是不可折叠的,仅装备在033G导弹试验潜艇和053H2型导弹护卫舰上。




12.jpg
90年代出现的鹰击-8A增程型,加长弹体,扩大了燃料容积,射程增加到80km。并使用了折叠弹翼,减小了发射箱的尺寸。这一型号广泛装备于当时服役的诸多驱护舰上。




13.jpg
1998年“飞豹”战斗轰炸机设计定型装备部队,取消了舰射型使用的助推器的空射型鹰击-81也配套服役,“鹰击”二字总算是名副其实了起来。而“飞豹”和鹰击-81的组合也是这一时期中国海军航空兵不多的现代化突防手段。




14.jpg
虽然鹰击-8基本型就曾在033G型试验潜艇上进行过测试,但当时只能在水面上进行发射。随着国产039型常规潜艇首艇320艇开始建造,鹰击-8真正的潜射型号鹰击-82也开始了研制。




15.jpg
鹰击-82采用了和“飞鱼”潜射型SM-39类似的“干”式发射,导弹被包裹在一次性动力运载器中离开潜艇鱼雷发射管,运载器到达水面后导弹再行点火发射。




16.jpg
虽然已经实现了舰射空射潜射的系列化,但鹰击-8的系列化发展并未由此止步。1993年9月,对岸的新型反舰导弹雄风-2号研制成功,使用小型涡喷发动机,射程达105km。海军要求在香港回归之际能拿出性能压制雄风-2的新型导弹。在1989年曝光的出口型C-802基础上发展的鹰击-83遂应运而生。




17.jpg
鹰击-83保留了鹰击-8弹体前半部分的设计,但使用涡喷发动机取代了火箭发动机,射程延伸到了120km,而弹体重量反从815kg降低到了715kg。1999年国庆阅兵中,16辆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车开过长安街,解说员的一句“这是国产新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让很多人浮想联翩。




18.jpg
由于性能可靠,射程和美国的“鱼叉”基本相当,鹰击-83在21世纪头一个十年枝繁叶茂,成为了海军乃至空军这一时期战术导弹的发展基础。在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小到22型导弹快艇,大到052B型驱逐舰,鹰击-83都是这些战舰最重要的对海作战武器。




19.jpg
鹰击-83K/85空射增程型。该弹射程进一步延长到了150-180km,重量也比使用火箭发动机的鹰击-8K/81要轻一些,很方便各类飞机携带。鹰击-83K是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主力空舰导弹,歼轰-7A、轰-6M和歼-15等多种飞机均可挂载。




20.jpg
鹰击-84是基于鹰击-83基础上的潜射增程型号,同样采用类似鹰击-82的“干”式发射方式,图中即为导弹的一次性动力运载器。该型导弹和来自俄罗斯的3M54E导弹是我海军攻击型潜艇潜射反舰导弹的绝对主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鹰击-83KH复合制导型。随着现代战舰的电子战能力增强,鹰击-8系列长期使用的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已经难以满足精确突防的要求。为此研制了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鹰击-83KH型,提高了敌舰的干扰难度。




22.jpg
空军在发展“飞豹”改进型战斗轰炸机时,需要一种类似美国SLAM空地导弹的防区外打击武器。正如美军在“鱼叉”的基础上发展了SLAM一样,中国也在鹰击-83的基础上研制了KD-88型空地导弹。




23.jpg
目前KD-88按导引头不同可分为三种型号,分别为毫米波雷达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和电视制导三种,已经成为“飞豹”值得信赖的“尖牙利爪”。




24.jpg
鹰击系列与C系列的对应关系一直是军迷们热议的话题,由于C系列名声在外,很多军迷常用C系列型号去称呼国内装备的鹰击系列。实际上C801可以认为是YJ8/8A,而C802并非鹰击82而更近似YJ83的原型弹,C802A则大略相当于YJ83后期增程型号,而CM802AKG可以看作是KD88的出口型。




25.jpg
随着国产军舰的出口,第三世界国家也广泛装备了C80X系列导弹。伊朗甚至还建立了C802导弹的生产线,将国产化的C802(称作“努尔”)出口给其他国家。2006年7月,以色列海军的萨尔5型轻型护卫舰就被来自黎巴嫩真主党的一发“努尔”击中舰尾。《武器的秘密》下周三与您再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5 03:18 AM , Processed in 0.0804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