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9|回复: 1

欧版QE来了 每月600亿欧 规模超预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版QE显真身 每月600亿欧元 总额约1.14万亿欧元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22 23:36:59

c82.jpg 版货币宽松政策(QE)的尘埃落定再度扰动了全球市场的神经。

1月22日北京时间21:30左右,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万众期待下公布了每月600亿欧元的购债计划,并持续到2016年9月。虽然这一消息及额度前一日外媒已有透露,但还是立即引起了一系列市场反应。消息一出,欧元即刻下挫,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7%,道指期货上涨0.8%。与此同时,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截至观察者网发稿23:45分,欧元对美元跌至1.1450,刷新11年新低,美元指数上涨至93.50。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发给观察者网的短评认为,欧州央行宣布启动QE计划,虽QE的推出市场早有预期,但规模和结构仍优于市场预期。自3月份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公共及私营部门债券直至2016年9月,则总计购买1.14万亿欧元(约1.31万亿美元),规模超出市场预期的上限(5千-1万亿欧元)。

购债结构上,不仅按各国央行在ECB出资比率分配,欧央行自身承担购买比例中的20%,即其余80%的资产购买不承担风险共担,这一点优于市场预期。

这项计划将以所谓的“资本钥匙”(capital key)为基础,也就是将与每个欧元区成员国的债务成正比,这符合市场此前广泛预期。另外,虽然欧洲央行宣称这项计划至少会持续到2016年9月底,但基本上来说该计划是开放式的。德拉吉承诺,欧洲央行将会持续购买债券,直到通胀率重新回到正轨时为止。

此外,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欧洲央行今日的决定是独立做出的。

为了对抗日益上升的通缩风险,欧央行推出大规模国债采购计划,此举必将加强欧元区单一货币联盟的的边境线。此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失败,成员国政府在经济改革上裹足不前让欧元区可能陷入通缩怪圈。如果任由失业率上升,经济持续疲软,选民们可能要指责欧元区经济一体化走得太远了。

“欧央行正在拿欧元区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和信用来做赌注,”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管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表示。“但是这是个非常分化的举措,有可能让欧元区的分化更加严重。”

大家的分歧还在于,这么做是不是在让欧元区所有国家分担风险。

“如果这是问题的焦点,欧央行正在推动欧洲在风险共担方面迈出一大步,”欧央行执委会成员Benoit Coeure本周表示。

问题在于,欧元区内部差异巨大,谁将为QE的潜在任何违约风险担责?虽然欧元区成员国根据经济规模分享收益共担损失,但是官员们暗示各成员国央行应该为本国经济部分担责。

欧盟法律禁止央行为成员国财政和债务兜底。如果成员国政府能够推动改革,欧央行的购债规模更大也不是没可能。不过,这么做可能还不足以让欧洲远离危机。

“我完全支持欧央行推出QE,”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周四在达沃斯表示。“既然都有风险,与其少做还不如多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欧央行QE就是欧洲的万能药。”

欧洲版QE在规模和结构上超预期,因此,光大证券研究院徐高认为欧元仍有下行空间,短期利好大宗商品和风险资产。但长期来看,欧央行QE将不如美联储QE威猛,其对更宽泛资产价格上涨的推动力是弱于美联储QE,所以欧版QE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压力不会太大。但是,欧洲央行此次超预期的宽松政策,将通过汇率途径加大我国资本流出压力,因为欧元贬值之后,人民币将跟随美元升值。(观察者网综合腾讯财经)

什么叫量化宽松(QE)?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量化宽松直接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


c78.jpg

1:央行印钞;2:向金融机构买债券;3:利率下跌;4:引导商人和消费者花钱;5:消费并产生就业机会;6:经济增长。图片来自BBC。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主流经济学家激辩欧洲央行宽松政策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1-23 12:51 PM 编辑

德国主流经济学家激辩欧洲央行宽松政策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23 12:00:01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1月22日,原标题:“非法的国家融资”还是“必要的恶”?,观察者网 李晽 译)

德国主流经济学家纷纷反对欧洲央行继续在欧元区推进量化宽松。只有极少数人支持新一轮宽松。


c79.jpg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截图

近期,欧洲央行作出决定,总共投放1.14万亿欧元用于购买债券。这一决定招致来自德国方面持续不断的批评。就在德拉吉宣布决议后不久,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汉斯-维尔纳·辛就指出:“通过货币发行的手段进行国家融资,既是非法的,也是不可靠的……根据《欧盟条约》第123款,这本是严令禁止的,而且还需要通过德国的司法程序得到进一步的澄清。”

c80.jpg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汉斯-维尔纳·辛

欧洲央行的决议也遭到世界经济学院(位于德国城市基尔)的严厉批评。该校的史蒂芬·克鲁斯教授表示:“欧元区的本质问题与货币政策无关,可能也并不是由全世界在货币政策的变动所造成的。与之相反,对国债的收购行为有造成新问题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必要的措施无法及时出台。”

欧洲央行的决定受到了明星经济学家、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塞尔·弗拉舍的欢迎。弗拉舍曾就职于欧洲央行,2012年离职。他认为:“欧洲央行的决定是一个强烈的、令人信服的信号,这一信号表明央行会继续追求价格稳定的目标。这一项目是必要的恶,并将为欧债危机的结束作出贡献。”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克莱门斯·福斯特的看法也差不多:“我认为欧洲央行的决定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妥协。按照我的观点,央行也确实活动在其职责范围之内。”根据欧洲央行的决定,宽松计划中80%的债务是通过各国央行进行购买的。按照福斯特的看法,各国的债务水平是否会与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达成一致,这将会引发人们的担忧。

c81.jpg

对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而言,德国的反对态度似乎是意料之中的


宽松政策也招致了德国金融业人士的批评。德固赛(Degussa)黄金的索恩斯顿·博莱特认为欧洲央行的政策是“最高程度的不民主”。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强化了各国财政部长的权力,而无需再通过各国国会立法程序了。他还认为,这一政策造成欧元疲软。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大约承受12%的汇率损失。

此外,对债券收购项目的实际效果也存在着普遍的怀疑态度。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尤尔根·克拉默认为,宽松政策会导致欧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幅度达到5%。短期内,这将使欧洲经济增长减少到0.25%。因此他认为,后续的债务购买项目还会继续推出:“尽管如此,这对于缓慢复苏和低通胀水平来说,不会招致太多变数。我们可以想象,欧洲央行将在下一季度继续锁定货币政策,这和过去美联储所做过的事情是一样的。”
关于“欧版宽松”,德国经济学家有话说

汉斯-维尔纳·辛,慕尼黑大学莱布尼茨经济研究院

“欧洲央行不应购买国债, 因为这会对债务国在利率上进一步造成压力,并刺激这些国家继续增加负债。根据《欧盟条约》第123款,国债购买行为是非法的,这是因为条约严禁欧洲国家在借债的同时,又将这些债务货币化。人们应当好好想想,美联储可并没有购买任何一个联邦州的债券。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还有明尼苏达都处在破产边缘,但美联储并未向这些联邦州授信。欧洲央行比美联储走得还远,这是无法接受的;更何况欧洲国家之间还尚未建立一个联邦政府。欧洲央行的政策驱使欧洲国家对借债习以为常,就长期而言,将导致对宽松政策的争执和压力不再产生。”
马塞尔·弗拉舍,德国经济研究所

“欧洲央行在维持价格稳定的使命上出现了失误,并且这就导致央行丢失了其‘首要的善’:其信誉。近期的这个例子,为了让其使命重上正轨,通过央行购买国债是一种必要的恶。欧洲央行越是犹豫不决,其政策的有效性就越差,同时风险也就越高。”

迈克·海瑟,安联集团

“我认为目前尚不存在通胀危险,购买国债有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在危机国家推行了适应性的政策以及近期利好的低油价,当前的通胀率大概还要再上涨一个百分 点。在金融市场上,对利润的追逐和对风险的警惕都会进一步提高;鉴于老一辈长期习惯了节衣缩食,刺激政策也会逐步减少。”

霍格尔·施密丁,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自2009年起M3的增长就从4.5%的基准值滑落到了平均每年1.7%的幅度,欧洲央行和德国央行功不可没。复苏态势疲弱,与此同时如果不是由于国际油价,价格水平也有可能会接近通缩状态。由此,欧洲央行应当采取公开市场政策,即将债务购买推向公开市场;这些债务也应当包含主权债务。”

福克尔·维兰,专业咨询顾问

“鉴于当前暴跌的国际油价,推行宽松政策并不是必要的。欧洲央行不应当只看到通缩的危险,同时也应当回顾一下,过去央行在购买主权债务的时候,对各国政府造成的额外刺激,从而推迟必要的结构改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9 10:20 PM , Processed in 0.0997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