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7|回复: 4

[视频] 《凤凰大视野》:国军将领生平纪事——戎马诚拙孙立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6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军将领生平纪事——戎马诚拙孙立人(一)出征緬甸

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舒城三河鎮(今屬肥西)人,生於安徽廬江金牛鎮。先後畢業於 #清華大學、美國 #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擊敗日軍。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是抗日戰爭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之譽。內戰時曾於四平、公主嶺等地擊敗林彪。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将领生平纪事——戎马诚拙孙立人(二)建功仁安羌

在 #仁安羌 援英作戰中,#中國遠征軍 新編第38師師長 #孫立人 憑藉一團之力與數倍於己之敵連續英勇作戰,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 #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其中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 #劉放吾 以一團兵力浴血奮戰、立功異域。新編第200師師長 #戴安瀾 屢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後在翻越野人山對敵作戰中不幸受傷殉國。戰役結束後,英美政府高度頌揚,授予孫立人將軍、戴安瀾將軍追贈功勳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将领生平纪事——戎马诚拙孙立人(三)抗戰得勝

1944年10月,反攻緬北的第二期戰鬥開始。中國駐印軍由密支那、孟拱分兩路繼續向南進攻。孫立人率新一軍為東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進攻,連續攻取八莫、南坎。 1945年1月27日,新一軍與滇西中國遠征軍聯合攻克中國境內的芒友,打通了滇緬公路。隨後,孫立人指揮新一軍各師團繼續猛進,3月8日攻占臘戍,3月23佔領南圖,24日占領細胞,27日攻克猛岩,勝利結束第二次緬甸戰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将领生平纪事——戎马诚拙孙立人(四)

1948年10月,孫立人選定 #台灣鳳山 為新軍練兵基地,開始他一生最後一次練兵。11月,孫立人將陸訓部遷到鳳山,並調 #新一軍 教導總隊第9期畢業學員入台作為示範隊。孫立人的原來的新軍訓練計劃是要以新兵訓練。但當時已無可能,改為訓練現有部隊。 1949年8月 #陳毅 #華東野戰軍 部 #葉飛 10兵團攻克福州,10月又克廈門,準備攻擊金門。#金門 告急,孫立人接電,即刻派精銳部隊前往增援,孫立人的201師投入部分預備隊後獨立完成了反擊。

1948年底,孫立人兼任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司令長官 和 #台灣防衛司令。1949年8月,升台灣防衛總司令。制定實施台澎防衛計劃,構建全島防衛工事體系,整訓撤台的80萬敗軍。 1949年9月1日,孫立人正式就職台灣防衛司令,第201師10月在金門參加金門戰役。 11月,蔣中正在 #國民黨 中央非常委員會第二分會中提議孫立人再兼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國防部亦隨之發表新職。 1950年3月1日,#蔣中正 “復行視事”重任總統職,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隨之裁撤,孫接任陸軍總司令兼台灣防衛總司令(當時陸軍總司令部與台灣防衛總司令部址乃同一駐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军将领生平纪事——戎马诚拙孙立人(五)

1955年6月24日,蔣介石免去了孫立人國民黨軍隊“陸軍總司令”職務,將其改任“總統府參軍長”,隨之又將孫秘密拘捕。 8月20日,蔣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諜”、“密謀犯上”的罪名,革除了孫的“總統府參軍長”的職務。指定 #陳誠、#吳忠信、#許世英、#俞鴻鈞、#何應欽、#黃少谷、#俞大維、#王雲五、#王寵惠 等9人組成孫立人案“調查委員會”,對孫進行“審查”。 10月31日,“調查委員會”公佈上了長達1.6萬餘字的“調查報告”,羅列一系列罪過。蔣隨即下令將孫立人軟禁。

據台灣報紙稱,孫被革職法辦的主要原因是,孫兼任“台灣防衛總司令”及“陸軍總司令”,其兵權僅次於陳誠,成為蔣經國插手軍隊控制軍權的一大障礙,加之孫被視為蔣軍中的“親美派將領”,與美關係密切,蔣擔心他擁兵自重,在美國指使下另有圖謀,對蔣氏父子統治不利,因而急欲去之。孫被拘禁後,其部屬親信一一被調離軍職或遭查辦,除劉凱英脫逃外,其餘如 #郭廷亮、江雲錦、陳良塤、李成亮等在事發前後,均分別被捕入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2:51 PM , Processed in 0.0659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