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5年 06月 18日 18:14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2015年6月18日,香港政改方案遭立法会否决后,泛民派议员拿着横幅。
香港议员周四不出预料地否决了政府引发热议的政改方案,但实际的投票过程发生了意外插曲,投反对票的议员人数是投赞成票人数的近四倍。
最终结果是28票反对,8票赞成,而香港立法会共有70名议员。
其他34名议员怎么了?
在经过了一天半的立法会辩论后,到周四中午时,已没有议员要求发言。这时负责推动政改方案的三位香港官员突然站了起来。
在立法会主席曾钰成(Jasper Tsang)宣布投票开始时,情况开始出岔子。
就在投票刚刚开始后,建制派议员林健锋(Jeffrey Lam)要求休会15分钟。曾钰成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投票已经开始。曾钰成是一位资深的亲北京政界人士,但作为立法会主席他在立法会辩论中保持中立。
林健锋的建制派议员们不顾这种情况,开始陆续离开议事厅。
泛民派议员看上去有点困惑,因为他们的对手大多离场。工党议员何秀兰(Cyd Ho)提出法定人数不足、要求启动传召程序,但她的同僚立即叫她安静,显然是担心这样的举动可能刺激亲北京派全部离场,这会让投票变得无效。
香港立法会规定,投票时法定出席议员人数不得少于70名议员的半数,主席必须到场,换言之,不得少于36名议员。
“没这个必要!”泛民派阵营中有人喊道。
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很快宣布了投票结果。所有28名泛民派议员如此前所宣誓的那样,对政改方案投下反对票。出席议员人数勉强达到法定人数。此前,立法会阻止了2017年香港选举改革提议的实施。
随后门外场面有些混乱,亲北京议员一脸愁容,试图向记者解释场内刚刚发生的事情。之前请求休会15分钟的林健锋解释说,亲北京派想要推迟投票,让刘皇发赶回来投票。
林健锋解释说,刘皇发病了好几天了,不过他没有对这样一个事实进行解释──就算刘皇发赶来投票,也不能改变最终的投票结果。
香港新民党党员Regina Ip说,不是他们不想投票,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来自立法会议员天主教监察组(Catholic Monitors on Legislative Councillors)的数据显示,在前一立法年中,缺席的刘皇发没有参加80%的投票活动,在所有立法会议员中比例最高的。立法会议员天主教监察组负责收集议员出席记录的数据。
代表亲商业的自由党的田北俊(James Tien)是周四留在立法会中的议员之一。田北俊称,他没有收到任何有关亲北京议员指示他离开的信息,虽然结果是这样,但自由党党员留下来投赞成票是正确的决定。
如果所有议员都参加投票,那么最终结果可能是42票赞成和28票反对,仍无法达到三分之二赞成获得通过的条件,但对大陆政府来说,这要比周四出现的28票对8票的失败略微好看一些。
Isabella Steger / Jacky W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