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2

[军事] 《观棋》第38期:咆哮吧,迎着冷眼和嘲笑:中国空军新型电子战飞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1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2-21 02:55 PM 编辑

澎湃防务 2015-12-20 21:33


734.jpg
9月16日中航工业公布第三届冯如奖时,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空海军特种飞机”项目颇受关注。作为中国空军转型的重大标志之一,关于中国版“咆哮者”电子战机的传言在坊间已流传多年,《观棋》为您解读2015年即将结束时中国航空工业缔造的这一成就。




735.jpg
现代航空电子干扰按照干扰机与突防机的空间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远距离支援干扰,目前我军的运-8G“腮腺炎”以及最新出现的其换代产品“高新11号”都属于这类干扰机,工作时载机和突防机以及对方雷达的距离都很远,因此干扰功率要求很高。




736.jpg
所以这类干扰机机体空间大,装有多部针对不同频段的干扰设备,当对方雷达搜索突防机时,干扰机对雷达定位,设备天线指向雷达并开机。对方雷达同时收到突防机的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一般干扰功率需要是回波功率的2-3倍才能起到效果,也就是所谓压制。




737.jpg
但大型干扰机生存能力差,执行任务时一般都在己方掩护的“空中走廊”内活动,到对方雷达的距离基本是固定的,干扰功率也就基本固定;而突防机距离雷达越近,回波功率越强,这就产生了安全突防半径的概念——小于这个半径,干扰功率就掩盖不住突防机。




738.jpg
有这个半径限制,攻击方就难以完全掌握主动权,所以还有自卫干扰这种补充手段,也就是突防机自带电子干扰吊舱。但它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更多是进行“欺骗”而非“掩盖”干扰,也就是通过让回波信号变形、产生假目标等办法,让对方火控雷达难以捕捉。




739.jpg
最后是伴随干扰,伴随干扰机一般和突防机采用相同平台,大致保持固定距离编队,直到接近目标时释放干扰。虽然由于伴随机和突防机之间的夹角不会很大,所以适合突防的角度有限,但由于突防机和伴随机一并杀入敌阵,干扰功率充足,很适合纵深突防。




740.jpg
以上三种干扰模式很少独立运用,根据近年局部战争的经验,即使是美军只要面对稍有组织的对手时都需要将三种形模式结合起来使用。另外随着军用无人机的兴起,无人电子干扰机也被作为一种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留空时间长的补充手段和其他模式配合。




741.jpg
目前我军对地突防的主力苏-30MKK和歼轰-7A都有较为完善的自卫干扰手段。前者除了使用较老的俄制L005系列吊舱之外,近年来随着国产弹药加改装工作的进行,还可以使用国产KG600智能自卫干扰吊舱,使其在演习中面对先进地导系统时的生存能力成倍提高。




742.jpg
相对自卫干扰吊舱,对性能要求更高的伴随干扰设备一直是我军弱项,直到2007年海军型歼轰-7/7A才开始挂载国产伴随电子干扰吊舱公开亮相。左右两边的吊舱在下部天线外形上有所区别,推测一个可能用于接收对方信号,一个针对信号制造对应频段干扰




743.jpg
值得注意的是,空军的歼轰-7A从未挂载过该型伴随干扰吊舱公开出现,一直使用不具备编队掩护能力的KG600型自卫吊舱。这既说明国产第一代伴随干扰吊舱用于环境复杂的陆上突防作战性能仍显不足,也说明空军在“飞豹”的使用定位上也不强求强行突防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44.jpg
伴随干扰机虽然载荷要比投弹前的突防机轻一些,但由于它们是机群中最为深入敌火力范围的,还要全程主动“开嘲讽”掩护突防机群,所以面对的危险也是最大的。因此伴随干扰机必须有足够的机动性(增推版“太行”恰逢其时)、航电和武器保证自卫性能。




745.jpg
由于载机供电系统的局限等原因,“飞豹”的吊舱在持续无故障工作时间、功率峰值、使用模式和智能化程度上都有欠缺,而且吊舱的使用还会影响机载火控雷达的部分功能,这也是目前歼轰-7A在挂载电子战吊舱的同时很少挂载其他精确制导武器的一个原因。




746.jpg
而随着国产第二代歼-11系列——海军的歼-15和空军的歼-16开始研发,由于两者机体空间更加充裕,机动性能又远超过“飞豹”,并且在机体大部分结构上有着改装的共通性,这才有条件将两个项目“合二为一”,统称为“空海军特种飞机项目”,节省了科研力量。




747.jpg
虽然歼-16已经开始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其电战型的雷达罩外形和歼-16明显不同,和歼-11D的向上倾斜的设计还正好相反。这说明其雷达很可能也有所不同,参考EA-18G具备主动电子战能力的APG-79雷达,歼-16电战型的雷达估计也具备这一重要功能。




748.jpg
让出的机头空间,能够使电战型加装更多设备,特别是完善的无线电信号收集分析设施,这是伴随干扰机不同于挂吊舱客串战机的一大特征。虽然仍采用串列双座布局,但电战型的后座飞行员应是专门的电子战军官,需要“专用座舱显控布局及控制逻辑设计”。




749.jpg
该机外观上和歼-16的另一个区别是取消了机身右侧的航炮,节省的空间同样用来布置设备,这也是各国苏-27系列中第一款没有航炮的型号。虽然保留了空战能力,但和EA-18G一样,电战型的空战能力完全是用于自卫,将该机用于夺取制空权作战是不明智的。




750.jpg
而在机腹中线和机翼内侧挂点分别携带最多5个电子干扰吊舱之后,歼-16电战型还可以利用进气道下方和机翼外侧段挂点携带2枚鹰击-91反辐射导弹。在高威胁环境下,如果不执行SEAD任务,还可以换用有效射程比霹雳-12延长进一倍的霹雳-15型空空导弹。




751.jpg
和EA-18G一样,歼-16电战型翼尖也挂载一对电子战吊舱。不同于苏-27/30挂载的L005,电战型的翼尖吊舱形状细节酷似EA-18G的ALQ-218,也有宽频信号感知和识别功能,仅上表面的4片无线电信号接收天线的外形和排布不同,这是载机气动布局不同导致的。




752.jpg
而从“大功率负载与供电系统兼容性设计”分析,歼-16电战型挂载的电子干扰吊舱很可能不是像ALQ-99那样靠吊舱风车发电,而是依靠对机载配电设备的大改实现在任何速度下都能开启干扰,而且也不会过分增大阻力(EA-18G挂载肥大的ALQ-99后无法超音速飞行)。




753.jpg
考虑到ALQ-99还存在和APG-79相互干扰等问题,所以做好了“全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歼-16电战型使用的类似吊舱,部分主要指标达到ALQ-99中期型的水平并非不可能。这样在美军下一代电子干扰吊舱NGJ服役前,在电战机装备硬件领域的代差就能缩小很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54.jpg
但是EA-18G的出色也不在于这俩和EA-6B后期型一样的吊舱,更不仅仅在于自卫能力和飞行性能的进步。EA-18G是第一款能够在对敌方雷达干扰的同时,继续接收并分析对方雷达讯号的电子战飞机,这不仅是本机设备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数据链系统的支持。




755.jpg
以往包括EA-6B在内的电子干扰机,工作时往往先按照计划干扰一段时间,之后需停止干扰再采集对方信号然后进行第二波调整干扰,这在面对采用跳频技术的相控阵雷达时很难收获成效。而没有这种限制的EA-18G在对付俄制先进地空导弹时确实更加“趁手”。




756.jpg
很多人认为伴随电子干扰机好比一个在人群中一直在打手电的人,十分醒目。但像EA-18G这样的先进电子战飞机,它的“手电”不仅可能让对手瞬间致盲,甚至可能盲了都无法确认光从哪儿打过来的。随着EA-18G未来继续升级,它出的牌也将“越来越不按套路”。




757.jpg
正由于美国在尖端竣军工领域的领先地位,后来者的追赶常被人评论为“美帝化”。但在不同的战场环境需求牵引下,追赶的产物或多或少会出现“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情况。尽管很多细节相似,歼-16电战型在具体干扰手法和作战理念上和EA-18G也必有差异。




758.jpg
需要“巨软件规模系统研制”的歼-16电战型除了需要在进攻作战中对各式防空系统压制干扰之外;由于美军习惯通过数据链进行高效费比的多平台隐蔽精确打击,因此在攻势防御作战中,对其JTIDS这类数据链的积极干扰(尽管很难)很可能也是它的重要使命。




759.jpg
另外电战型机身上其他一些天线布局也有不同于歼-16的特点。例如其将歼-11B/歼-15背部的无线电罗盘天线这一传统设备恢复(歼-16/歼-11D均取消),目的很可能是考虑一旦机载电子战设备工作时影响飞机导航系统,也能够有备份设备保持正常航向。




760.jpg
另外进气道侧面加装一对天线,尽管位置和苏-27的侧向雷达告警天线相同,但是没有整流罩,很可能是用于辅助无线电射频精确测向。从电战的诸多细节设计中,能看出科研人员努力让这只“雏鹰”从一开始就更完美一些,尽可能拉近中美这一领域的巨大鸿沟。




761.jpg
当然,平台乃至部分硬件性能上歼-16和F/A-18F的各有所长,并不能掩盖国内在电子战飞机顶层设计能力和系统整合经验上存在的差距。由于国内机载电子战设备极少有实战经历,难免使得歼-16电战型的一些最需要实战检验的设计理念,只能靠演习经验推敲。




762.jpg
但是也无需为此妄自菲薄,在这个领域,美军几十年一次次在面对“萨姆”系列的实战中才运用到如此炉火纯青。认清客观差距,瞄准自身需求,以歼-16/15S电战型这个绝对不低的起点开始独立探索发展,中国预警机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电子战飞机的明天。




763.jpg
无论如何,若干年后再回首时,歼-16电战型的服役将是记录中国空军走向攻防兼备的又一个里程碑。中国空军首次拥有和重型战斗机同一平台的先进电子战飞机,歼击航空兵将能独立担负起战役纵深精确打击的职责,和轰炸航空兵的打击范围衔接将更加紧密。




764.jpg
而据外媒报道,歼-16于2011年11月首飞,而在4年后歼-16还未大批服役时歼-16电战型就首飞,这说明早在歼-16开始研制时,空军就定下了“咆哮石榴”这一至关重要型号的发展决心;参照这个速度,2012年首飞的歼-15S,其电子战版本很可能会在2016年出现。




765.jpg
虽然作为三代机的改进型号,它们的未来可能未必会得到军迷们更多关注,但它们却是中国航空兵走向一支兵力结构完善,作战思想独立成熟的空中力量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见证者。“不做下一个美帝,要做第一个自己。”本期《观棋》就到这里,周二再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7 12:00 AM , Processed in 2.074201 second(s), 1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