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6|回复: 0

[医药健康新闻] 白日梦背后的大脑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0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研究显示,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会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走神”,而大脑的控制系统与“走神”之间发生的一种特殊互动,则会让人产生创新性思维。


1.jpg
图片来源:TOMASZ WALENTA
ALISON GOPNIK
华尔街日报  2016年 11月 30日 17:26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有时也会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我打开文档,想要继续未写完的专栏文章,可我的大脑却在负隅顽抗,怎么也不肯把思绪收回到正题上来。我们都知道,这是大脑在走神。但这的确很奇怪。为什么我不能控制自己的大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呢?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状况?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卡琳娜•克里斯托夫和她的同事们,不久前在学术期刊《自然评论:神经科学》上发表论文,对最近20年的神经科学研究进行了回顾。他们试图对大脑如何走神以及怎样从中获益做出解释。

当神经学家们刚刚开始使用影像技术时,他们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受试者等待试验开始时,一种特殊的大脑网络会被点亮。科学家们称之为“默认网络”。人们做白日梦、发呆、陷入回忆或是勾画未来时,这一网络便会被激活。一些研究显示,我们会把近50%的清醒时间花费在这种“任务无关思维”(task-unrelated thought)上,而这几乎与我们花费在正经事上的时间一样多。

该论文提出,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发生作用,会带来不同类型的“走神”。当 “默认网络”的某一区域与颞叶内侧负责记忆的区域发生联系时,大脑似乎总会毫无逻辑地冒出许多新的思考、想法和记忆。而这些可以成为意识流作品的灵感源泉。

在你做梦时,大脑的其他区域都会停止活动,而上述联动区域却会特别活跃。神经学家对老鼠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的脑细胞活动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随着老鼠进入梦乡,它们的大脑会回放并重组大脑白天进行的活动。而这种随机组合有助于它们(以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与思考。

大脑的其他区域会对走神进行限制和修饰,比如前额皮质的一些区域。前额皮质是大脑的控制中心。就我本人而言,这套控制系统可能就在设法将我的注意力拉回到外在目标上,比如写专栏文章。或许,这套系统也会让我正处于走神状态的大脑适合于完成一些内在目标,比如计划晚餐吃什么。

克里斯托夫博士和她的同事们提出,大脑的这些控制系统与“走神”之间发生的一种特殊互动,会让人产生创新性思维。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控制系统让大脑在思考一个特定问题,同时也让大脑处于某种神游状态,其程度足以让人以一些新的方式将那些已有想法整合在一起,从而找到创新性的解决办法。

这篇论文的作者们称,在其他一些时候,恐惧感也会俘获并控制我们正在神游的大脑。比如,大脑皮质下的情感区域,像杏仁核,就能迅速察觉到威胁,它们会向大脑的其他部分拉响警报,包括“默认网络”。这时,我们的大脑不再漫无目的地神游,但我们的思绪也不会转向手头要做的工作,而只会去想象那些最恐怖、吓人的情境。恐惧感劫持了我们的白日梦。

焦虑症会放大这一思维转换过程。一名临床医生曾向我指出,虽然这种最糟糕的情况确实有可能真的发生,但我持续不断的忧虑情绪却意味着,其实早在噩梦成真之前,我在自己的脑海里已经选择生活在那种可怕的情境中了。

而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对潜在威胁的恐惧感占据我们的大脑是有意义的。毕竟我们很难提前知道,具体哪种恐惧感最终将被证明是合乎情理的。但具讽刺意味的是,恐惧感会剥夺我们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而事实上上,这种想象空间本可以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3 07:33 AM , Processed in 0.0310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