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0|回复: 0

[我爱我家] 这个家的改造耗时1年,花了35万,感动了无数人,他却在节目结束后把家拆了个干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6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家的改造耗时1年,花了35万,感动了无数人,他却在节目结束后把家拆了个干净 

2017-03-16 住范儿 乌鸦电影


热门家居节目《梦想改造家》中某期明星设计师耗费了大半年心血打造出来的家,被屋主在节目结束后扒了个干净。



周日的时候,看到朋友给我发来的一篇文章:

热门家居节目《梦想改造家》中某期明星设计师耗费了大半年心血打造出来的家,被屋主在节目结束后扒了个干净。

不仅如此,屋主还在天涯上发帖,痛斥节目组满满都是套路,随后节目组也发出了自己的声明,阐述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一个本该温馨、动人的故事,却是这样一个针锋相对撕破脸皮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被拆掉的一片苦心


在2016年11月8日播出的这期《脑海中的家》中,屋主的妈妈患上了阿兹海默症,不仅坐上了轮椅,记忆在一天天减退。

虽然家里3年前曾经装修过,但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原本的新装修在也不能给满足一家人需要照顾妈妈的需求


▲ 本来给父母养老的屋子,只有一个卧室,屋主只能睡沙发


更重要的是,3年前装修时忽略了保暖问题,一到冬季全家人都不得不搬离老屋在外面租房住,春天来了再回家。

然而,患病的妈妈对于住了六十多年的家念念不忘,即使回到了家里,妈妈也经常认不出这里就是自己的家,因为3年前装修时遮盖了这个家里大部分原来的痕迹。



为了让母亲能给愉快地度过人生中最后的时光,屋主主动联系了节目组,把这个家重新进行改造。

而节目组也因此找来了设计过京沪高铁车厢内部空间的著名年轻设计师刘昊威,完成这家人的梦想。



前期设计阶段的设计和推导已经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而后期施工又多遇变故和阻挠,工期拖了很长。

3月份时,设计师第一次拜访屋主,直到立冬屋主才正式搬回了家里,整个项目算是持续了大半年。

但是,没住上多久,屋主就和节目组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不但在网上大吐苦水,更是把原本设计师的心血拆了个一干二净,仅保留了厨卫空间。



再棒的设计师,也做不了肚里的蛔虫


在整个设计中,设计师为了改善老人的病情,耗尽了心思,希望把家里3年前装修时丢失的记忆找回来。

然而,在节目结束后,屋主对节目组的回复却是:

改回原有的五间房格局并不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寻找记忆的家’本来就是‘伪命题’,设计师不应该把设计当作“命题作文”,老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考虑实际需求。”


▲ 最初屋主联系节目组时提出来的需求


屋主认为“设计不喜欢,要重做”,并且觉得层高改得太低了,又存在很多施工质量问题。

多次交涉后,屋主提出自己另找装修队,节目组对他的“不满意”进行赔偿。

节目组拒绝了现金赔偿,表示会负责后期的修改,并且更加详细地向屋主做了解释,屋主确认可以不修改层高。

而施工时本身有的质量问题,节目组也答应会一并整改。



可是后期整改的过程中,屋主和节目组再次出现了矛盾,包括屋主觉得施工方在磨洋工(但其实只是因为天气冷,需要等水泥干透)、节目组在上海,屋主觉得需要单独和施工对接很麻烦。

最后屋主又开始纠结,纠结来纠结去,又回到了最初的“要不要改层高”。



屋主妈妈最惦记的就是原本院子外的丁香和种了50年的月季,因此设计时特别委托园艺团队找来了30年树龄的月季花,并且布置了带有自动灌溉并且防冻的植物墙,这些都是根据专家给出的“园艺疗法”设计的。

然而,这些设备全部被拆除,连好不容易找来的老月季,都被糟蹋成了这个样子。



我们无意揣测屋主的用心,但是在看到这条消息时,非常能给感同身受地理解设计师心血和付出被付之一炬的心酸。

所以,无论是从节约金钱人力、还是尊重设计师劳动的角度,在装修之前,一定一定想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来来去去、往往复复,不仅带来的是工期的延误,更是对设计师身心的摧残。




不被信任的设计师


设计师为了让老屋本身超过4米的层高得到充分的应用,打开了原本被封闭住的天花板。

同时,为了解决卫生间的通风采光问题,更是给卫生间额外开出了一扇天窗。

而这些,却被屋主质疑为“胡来”、“根本没法住”,更想要把设计师挑选的钢制保温大门换成普通木门,把屋里的实木木作家具换成板材家具。



设计师苦心积虑在采暖和保温上做的一系列心思,甚至从上海和苏州千里迢迢定制的三层双腔中空玻璃窗,好像就这么一下就被抹杀了。

但经过节目组的实际测量,温度不够高仅仅是因为屋主没有调高地暖的水温,更没有开启空调。

更有一处墙角的保暖薄弱点,是屋主不了解施工工艺,以为工人在糊弄,要求停止施工的。


▲ 深蓝色的地方是保温弱点,节目组声称是根据业主要求不做的


关于空调的使用上,屋主更是振振有词:“北方取暖就没谁用空调的。”

确实,北方更多习惯使用暖气,诚然设计师考虑不周,但空调辅助取暖的设计在我看来,也是合情合理的。

一台空调既制冷也制热,完全比单独设立一个电暖要节省空间得多。



提到层高,更是一个完全导致双方信任破裂的点。

设计师考虑到家里有病人并患有肺癌,特地在钢架搭建的夹层中安装了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

本身就很小的空间要完整地实现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再加上老人需要足够的无障碍空间,这是条件限制下很合理的布置了,夹层因为新风系统,不得不做到了50cm厚



而屋主却始终认为,50cm的夹层太厚了,层高分隔不合理,钢架设计不合理,一定要拆了重来,新风和中央空调也完全不必要,是本末倒置的设计。

节目组表示,屋子的空间分割可以用家具调整,可要是拆了钢架的话相当于整个设计推翻重来。


无奈,节目组征得屋主同意后把日版《全能住宅改造王》的设计师,也曾参加过国内节目拍摄的专家本间贵史约到北京,给出一些不改结构又能解决问题的建议

可日本专家看到的却是,屋主早已把五间房内部包括阁楼拆了个精光,只留下了钢架。

而屋主表示“本来也不需要日本专家的建议,就想让日本专家做个评价”。



目瞪口呆的日本专家查看了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工地,给出的意见是:原本无论是门窗保温还是层高,都是合理的设计,原本的一些问题简单改变家具就能解决了。

但是该拆的都拆了,辛辛苦苦沟通了4个月,却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除了屋主本人,在改造过程中的阻力还来自于同一个院里的邻居。

 

老房子的正面向南,满满地开了大窗户,但是这些新加上去的窗户和原有的木结构连接不够紧密,冬季的寒风会呼呼地往屋子里灌。

设计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紧贴窗沿,在自家的檐下增加一面钢结构支撑的幕墙,仅仅向外延伸10cm,并且已经得到了管理部门的许可。


必定是经过计算和丰富经验才得出的结论,一群外行的邻居却嚷嚷着“几吨重的玻璃挂在上面特别危险”,直接阻挠了施工

对着摄像机,设计师当即表现出“呵呵”,甚至一度想干脆撂摊子不干了。



之后为了方便老人轮椅出入而设计的无障碍坡道,又再次被邻居斥为“阻碍了院子里的通行”,并且异想天开地提出“反正你把这斜坡的位置转过来背对院门不就好了么”。

这位获得过国内外多个大奖的设计师竟然无言以对。



这位刘昊威设计师从头到尾,都没有获得邻居和屋主的信任,让人心寒。

反而在2012年时,李亚鹏却大笔一挥,把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室内设计全部交给他,而他也在50天内按时让医院举办了开业典礼。

这种天上与地下的落差,也真的不难理解为何设计师会在摄像机前大发雷霆。


▲ 刘昊威团队设计的嫣然天使儿童医院

图源:baike.baidu.com



完美的设计存在吗?


巧的是,我们在把《室内设计师从装修的角度给出挑选户型的10个建议》这篇文章发布在知乎上时,还是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节目组之后请来的日本建筑师,26岁就取得一级建筑士资质的本间贵史认为,从来就没有完美的设计。

而设计师从来不能为所欲为,更像是在诸多的限制里戴着脚镣跳舞。


不能改变建筑外立面、不能影响建筑结构、不能增加楼板承重压力、不能拆改承重墙和剪力墙。

隔层排水改不回同层排水、燃气管挪位需要申请审批、马桶移位也有距离高度限制。

可是总有人以为,设计师真的就是万能,随便设计设计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整个事件中双方都站在了自己的立场发表了声明,而我们也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无法判定到底谁对谁错。

如果说这件不幸的事情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我想应该是:

家里装修要是聘请了设计师,一定请充分地与对方进行沟通,并且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对方的专业程度。

诚然,现在是存在有打着“设计师”名号的不靠谱人士,所以才要更多地与自己的设计师进行沟通、讨论。



节目组为了节目效果,和屋主签订了不干涉施工和设计的条款,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

可我们的家里不是这样;如果有疑问,那就及时与设计师交流、问询;如果自己已经确认,就别再疑神疑鬼、反反复复。

否则,伤害了设计师的心,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31 11:14 PM , Processed in 0.04061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