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故事分享] 小事 · 送他们见上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3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

我只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 * *

执行枪决(死刑)是怎样一种体验?

 匿名用户

我讲几个亲历现场的几个小故事。

我没有接触过枪决,我们这里是注射。

第一个故事,一个不到 20 岁的男孩,看起来还很阳光。走前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就一个要求,要求捐器官,但是出于政策考虑,他是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原因,担心家属那边,还是没有允许捐。他走前说了一段话——我做了错事,我灵魂该死,但是我身体很好,它还很有用。我做的错事都是身不由已,时间倒流我应该还是会做错事,但是我的身体没有错,让好好的器官跟着我一块死,器官们很无辜。原话不记得,大概那段话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故事,一个 40 多岁的男人。贩毒,吸毒,而且抢劫杀人,数罪并罚。一般注射的针剂会准备一针备用针剂,就是担心一针还不足以把人送走。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是这个少概率事件就发生在这个人身上。这个男的个头还是挺大的,再加上吸毒,酗酒,这种人对处决针剂的耐性比一般人更强。确实第一针注射完了之后心跳还是半天没停下来,于是不得已情况用上了备用针。结果备用针也推完了,犯人还在抽搐,心跳还没停。但是已经再没有备用针剂了。于是准备补一枪。把他从床上扶下来,他还能动,摇摇摆摆,还一边抽搐,带到室外。只听一声枪响,然后听到哀嚎,就像受了惊吓的野兽。出去一看,原来刚刚射出去的是一发哑弹。犯人眼睛瞪得浑圆,一边哀嚎一边抽搐。然后再上一颗子弹,才送走。在场人都唏嘘——生前作恶太多了,老天爷连死都不让他死舒服。

第三个故事,犯人是一个一度在国内很非常知名的人,出发当天戒备森严,车队。地点是下面一个小城市。比以往公众形象比起来消瘦了一些,老一点,但是举止还是优雅。送上执行车,躺下,绑好固定带,对工作人员点头微笑,说,辛苦了,谢谢。这是生前最后一句话。

 匿名用户

基本上执行那天在看守所早饭前就准备在看守所提人了,一般不会给犯人吃早点的,因为有的被枪决的时候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遇到的犯人都是挺配合了,一般一审被判处死刑到执行基本都会是等个两三年之后,在这段时间,我想什么生死问题,人生道理都想的很透彻了。看守所的民警用钳子将死刑犯的八公斤重脚镣剪开,我们就给他戴上手铐和脚镣,带去中院进行死刑宣判,在宣判后会给大约五分钟左右让犯人和家里人做最后的道别,然后是让他换家里人给准备的衣服,接着就用绳子进行捆绑,押赴刑场。其实执行死刑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就是死刑犯绳子的绑法,目的是让犯人没法挣扎,绑的好的会留一个绳眼在犯人心脏,这样射手到时候直接对着眼开枪就行了,我现在还没学会,然后就是射手开枪的时候,姿势很重要,每次都扶人,要盯着犯人看,不能回头看他们什么样,听老法警说要弓步下压让枪水平射击,这样才能对准心脏一枪毙命,最后的是两边扶人的法警,两人要事前沟通,当枪响的一瞬间要用多大的力推犯人的肩部,不然如果只是靠子弹的冲击力犯人不会直接前倾,要两个法警一起稍微用力推一把,我们俗称送最后一程,这个还是要事前沟通的,不然到时候哪个法警推的时候用力大了,犯人在倒地的时候身子就是侧着翻向另一个法警,那么这个法警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最后一个人,这是不吉利的!我就碰到过一次,还好我反应快,立马跳到另一边把他身子扶正,整个过程很快,第一次去的时候直接就去扶人,还没反应过来,枪就响了,进入刑场到结束走人不过二十分钟,时间长的就是押解和看管。

所谓的体验,并不是外界人们所说的那样,很酷诶你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杀人!确实,我们是参与了合法的结束别人的生命!但是心里的那种负担并不是信奉鬼神邪说的害怕和恐惧,反而是发自内心的复杂的感受!

我第一次参加执行任务,是一个 84 年的姑娘,我倒现在还记得她的样子和名字,还记得她是 4 月份的生日,还记得当时在囚车上,已经被麻绳五花大绑的她眼神平静的看着车窗外逐渐由城市热闹喧哗变为荒郊野岭的景色。记得在看押的时候我给她递了一瓶水,她很有礼貌地对我说谢谢,还记得,她在最后和家人见面逐一叮嘱家里人的样子,还记得她家里人看着她被我们带去刑场哭的震天的场景,还记得,囚车穿过漫天纸钱和人群奔赴刑场的场景。

这些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记得是我把活着的她带入刑场,死的她抬上殡仪馆的车带出刑场。

看着那么一个处在最好年纪的姑娘却要早早结束生命的感觉,确实让我一度觉得惋惜。可想到那姑娘是贩上百公斤的大毒枭,那些毒品如果流入社会将会造成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因为吸毒引发的恶性犯罪又多么的可怕!

那么一个健谈和蔼的年轻小伙子和你谈房价、和你谈职业规划,甚至和你谈自己过去的感情,可他曾经犯下的罪最终也让他永远闭上了嘴!

在经历这些事之后,我认为的就是,如果法律,不杀了他们,他们就会去杀别人!

社会需要契约制度来维持正常运作,死刑执行是维持司法尊严最严厉的宣言。

ps:我们这筛选就是,法警妻子怀孕的不开枪,孩子还没满岁的不开枪,非正式在编的不开枪!其他的总要去的,只是现在都是由老法警执行。

 匿名用户

执行都是早上去看守所提人,我聊聊提人的事儿吧。

看守所工作过 6 年,现在执行枪决法院是不会提前通知看守所的,更不会通知个人,哪天早上 7 点不到看守所大厅里站满了背着枪的法警,这便是要枪毙人了。

交接完手续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把这人从监室里提出来,一般由年长的经验丰富的值班长去监室提人:多半是以出来放风、聊天、抽烟的借口把他哄出来。 死刑犯都带着 10 多公斤的脚镣,是一审死刑宣判以后用膨胀螺丝砸上的,走起路来拖在地上很响。等这咣当咣当的脚步声进了大厅,抬眼看见黑洞洞的枪管,便知大限已至,眼前一黑脚下一软瘫坐在地大喘着粗气,任由法警五花大绑栓住手脚脖颈,用钢锯锯断脚镣的螺栓。

这中间需有一段时间来履行手续,法医法官需要验明正身,这人犯便和看守所的警察告别,说一些感谢的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现在国家少杀慎杀的法律政策,每个死刑犯都经历一审二审终审,从进来到执行,他们大都在看守所呆个三五年时间,对管教感情上比较依赖。其实这一天来了,对他们而言也是个解脱,死刑犯都说,枪毙不可怕,等着枪毙才最可怕。有一次我夜班,有个顽固的死刑犯老是闹腾,第二天一早我便去他监室门口黑着脸叫他准备准备一会儿来提他,他勃然变色,几乎瘫倒在地。

其实大多数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只是这一天到来时候,有的沉默不语,有的目光呆滞,有的故作镇定,有的要求回监室看一眼,有的要求换上早已准备好的衣服上路,有的要求给家人带个信,也有人会目露凶光说,我会回来找 xxx 的,这多半是看守比较严厉。

至于最后的早餐,我们这里是没有的,因为不提前通知看守所,我们也无从准备,主要还是从安全上考虑吧。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死刑犯,上路的时候看到送早餐的车子在路边停着,要求吃个馒头再走,不允。等他走后伙房的大师傅推车送饭,那车竟然齐齐折断了两个腿,一车的馒头咸菜糊糊都翻在地上,大家说这是给他送行呢。

听说现在人性化了许多,前几天与老同事吃饭,说有个死刑犯提前一天与家人孩子见了面,说了话,换好了新衣服新鞋子。

尘归尘,土归土,了却了牵挂,想必偿命之时脚步不至如此踉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6 10:39 PM , Processed in 0.0305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