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年前,一个神奇的运动在中国出现了。
它贯穿了我们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 只要天气晴朗,微风和煦,学生们都会有组织有目的地聚集在操场上。做这项运动时,必须注意力集中,和周围的人保持行动一致。它有流程、有口令、有配乐,有时候还有配套的服装。 尽管我们对它又爱又恨,但不可否认,这项运动承载了我们所有的青春。
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学生每天都要做广播体操,表示非常不理解。曾有街头采访,给一群老外看祖国的花朵儿们做广播体操的视频,纷纷惊呼: “这是太极?他们在练中国功夫吧。” “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体操训练!” 殊不知,广播体操这项运动还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19 世纪,体操运动的雏形就已经诞生,最初是为了锻炼身体。那时,体操还只是一种小型的“高级运动”。只有闲人,才有闲情逸致出入体育馆做操。
19世纪,欧洲的体操
后来,德国普鲁士时期的一名体育家为了鼓舞国民,融合了军事动作将其改良,创建了一套具有“爱国情怀”的集体操,也就是广播体操的鼻祖。 之后,广播体操的风潮流传到丹麦、日本等国,中文“广播体操”的说法就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那时在日本电车中途停站休息时,乘客还会下车做一套广播体操。日语的“广播”是外来语“ラジオ”(rajio),听起来有点像中文“辣椒”的谐音,很长一段时间广播体操还被称作“辣椒操”。
1951 年 11 月 24 日,中国的第一套大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 那时候,它并不只是简单的课间运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第一项完全的国民运动。这项奇妙且富有活力的运动,也成为了一整个时代的记忆。有网友戏称,中国的广播体操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多人听过的,节奏感最强的中文 rap。
新中国第一套体育邮票“广播体操邮票”
第一套广播体操从当年的 12 月开始在全国播放,民众都沉浸在一种欢乐新奇的气氛中。从来没有一种运动可以像这样激发起所有人的热情,不论男女老少都在为这种全新的运动释放早已蕴藏已久的能量。 第一套广播体操动作极其简单,一节就只有一个动作不停地重复。每个动作都做到了极致,感觉四肢都可以延伸到天际。做完以后非常疲惫,用尽了所有力气。 大伙儿还没从对第一套的热度中冷却,第二套广播体操就在 3 年后的 1953 年 7 月公布了。增加了下肢的动作,难度也加大了。第三套在 1957 年公布,据研究,这套广播体操除了舒展身体,还可以改善食欲和失眠状况,而且加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元素。 第四套广播体操直到 1963 年才迟迟出现。但这套广播体操不仅动作优美,技术成熟,而且还有一个流传江湖的大名:《时代在召唤》!
时代在召唤来自每日签00:0004:09
从此以后,只要提到这五个字,广播体操的旋律就会在耳畔回响。全国第二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也采用了这个名字。
第五套和第六套分别在 1971 年和 1981 年公布,两套广播体操都吸取了原来四套的经验和优点,活动区域都比较全面,动作也很新颖。 第七套在 1990 年推出,当时的模特是体操运动员李宁,还有一组画风清奇的海报。但这一套广播体操太难了,在 1982 年出生的网友郑先生的记忆里,第七套广播体操“做起来很难”,“小学就做的第七套,太难了,很多同学半学期了还没学会。 ”
由于第七套太难了,1997 年推出的第八套广播体操赶紧降低了难度,试图吸引大众粉丝。而且这套广播体操在 14 年间不停地被大力推广,成了生命力最持久最彪悍的一组体操。 2011 年公布了第九套广播体操,起了一个非常稀疏平常的名字:《大众广播体操》,可惜再也无法与当年的《时代在召唤》相提并论。 除了大众广播体操,还有针对中小学生的广播体操,就是霸占你我童年和青春的“世界真美好”、“雏鹰起飞”、“时代在召唤”“舞动青春”等等…… 广播体操,不仅只是一项运动,在那个时代,它更多是一种全民的压力的舒缓、精神的寄托。1957 年,前苏联表演艺术家吉洪诺夫到北京时,曾写下这么一首诗:
“当北京人出来做广播体操,把最后一个梦魇赶出睡乡,城里整齐的小巷大街,一下子变成了运动场。”
1971年,北京市东风市场工作人员在上班前做第五套广播体操。
你可以没跑过圈,没打过球,没游过泳,但你绝不可能没做过广播体操。 和广播体操一样,悄然潜入我们少年时代的国民运动还有——眼保健操。知乎上有个问题是:“强制学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真正意义何在?” 其中有个回答是:等你工作了,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前,你就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