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1|回复: 0

[旅游天地] 为什么人人渴望耶路撒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1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人人渴望耶路撒冷? 

 2017-12-29 李纯恩 九行

 

世界上有非常多理不清的难题——而耶路撒冷,肯定是其中一个。

三教都觉得耶路撒冷,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又或者,它不属于任何人。


文、图/李纯恩


这世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一个首都,但以色列人自己觉得他们国家好像有两个首都,一个叫“特拉维夫”,一个叫“耶路撒冷”。


这“好像”的意思,是因为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称特拉维夫为以色列首都,但你到了以色列,犹太人却跟你说,他们的首都是耶路撒冷。


特朗普宣布把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去耶路撒冷——也就是说,美国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巴勒斯坦人急了,因为耶路撒冷也是他们的圣城。


耶路撒冷的旧城,虽然不过是只有一个平方公里大的地方,却纠缠了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回教,三种信徒杂居一处,各有心中的殿堂——犹太教徒的哭墙、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回教徒的阿克萨清真寺。其实谁都想独占这块地方,谁拿它做了首都,都有人不称心。


耶路撒冷


━━━━━


嘿,别随随便便跨过界


老城非常漂亮,三千年的古城,随便走在古迹上,随手一碰就触摸到历史。民族和宗教杂处,犹太教士和回教徒风格截然不同的服饰,令市内各区有不同的风貌——但军警岗哨也多,荷枪实弹,一点都不马虎,这些军警,特别是佩枪女兵,也都成了游客镜头下的宠儿。


如果你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犹太教徒、回教徒和基督教徒曾经可以很融洽地在这里一起庆祝“住棚节”,那就会为今天的紧张形势而唏嘘了。


耶路撒冷


看以色列的地图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个国家几乎被仇家包围。除了西边面向地中海,其余与之接壤的都是对头,最不放心的巴勒斯坦,却又在以色列国家的心腹地带,而且不是一片完整的土地,而是东一块西一块,犹如个人身体上长了许多癣疥。


一张以色列地图上,用英文字母分成很多种区域,其中“A区”代表了巴勒斯坦自治区。巴勒斯坦自治区分布在以色列很多地区,区内由行政到治安,都是巴勒斯坦的事情,以色列管不了。


与军警合照


这天从以色列北部的提比利亚往南而去,到耶利哥之前,路边竖了一块红色警告牌,这就表示,要进入A区了。警告牌上用希伯莱文、阿拉伯文和英文三种文字写,说明以色列人进入这个地方会有麻烦和危险,贸然进入也触犯以色列法律。


以色列人都要遵守这条法律,如果一个旅行团的旅游巴司机是以色列人,车到关卡,他就要下车换成阿拉伯司机,行程才能继续。等行程结束,汽车原路折返,再换回司机。如果司机是阿拉伯人,倒是可以两地通行。


巴勒斯坦地区里有自己的计程车,也是不能越界的。有些边界,巴勒斯坦人也是不准通行。总之,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地盘交错在一起,有许多无形的线不能逾越。


作为外来的游客,光是听种种忌讳和规矩的解释已经觉得很复杂。


耶路撒冷地图/亚洲台


1948年以色列立国的时候,老城区依然属于约旦,直到1967年的“六日战争”,以色列才夺回到手一一他们不说占领,因为以色列人觉得耶路撒冷老城本来就是他们的,夺回了东耶路撒冷,只是拿回了自己的土地。


但虽然如此,旧城内的圣殿山却依然归回教徒管辖,犹太人上去,连祈祷都要受限制。老城区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里面分了犹大区、基督教区、穆斯林区和阿美利亚区,进了城,犹太人都很清楚走到了什么区域。



━━━━━


如果选一座城去朝圣

必然是耶路撒冷



我站在橄榄山上遥望耶路撒冷古城。


这一座几乎是整个西方文明史源头的三千年古城就在眼前,被城墙四四方方围着,圆顶清真寺金光闪闪立在圣殿山的中央,圣墓教堂亘大的穹顶在远处后方,古城里的房屋栉比鳞次,错落有致,在早晨阳光下质感分明。


晨曦中的耶路撒冷


以往在书上看到的历史和故事,似乎跟你只有一步之遥。


自从戴维王建城三千年来,罗马人来过,埃及人来过,希腊人来过,巴比伦人来过,十字军来过,阿拉伯人来过,土耳其人来过,这些统治者都在当地留下了遗迹。


当地平均一百年地震一次,在没有起重机的年代,地震之后,就在废墟上重新建设,一层一层盖上去,因此可以想象,今天走在古城里,脚下踩着多少埋藏着的古迹。


阿克薩清真寺


耶路撒冷像一座永远挖不完的宝藏。


在耶路撒冷可以找到不同教徒的依归:伊斯兰教徒在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礼拜,基督教徒在圣墓教堂祈祷,犹太人在西墙(哭墙)前倾诉。当地犹太朋友Tie告诉我,但凡到了些宗教节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涌到耶路撒冷,其中有许许多多行为激动失控者,结果耶路撒冷的医院就客满了。


圣墓教堂


我作为非教徒,去耶路撒冷旅行,因为少了一门心思的宗教束缚,不带主观情绪,眼界开阔,旅程会更加有趣。


当然,到这样的地方,事先你得做点功课。比如看遍西门蒙提费欧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的《耶路撒冷三千年》(Jerusalem: The Biography),对这座古城的历史有所了解,然后再到当地,你所有知道的故事和地名在你前后左右涌现,感觉非常奇妙。


三大宗教都来朝圣


然后你可以去走一次那条其实是旅游路线的“苦路”(真正的“苦路”在哪里至今没有定论),去看至今还在争论是真是假的戴维墓(因为当年十字军搞错了戴维城的地点),还有壮观的圣墓教堂、争端不休的圣殿山、人群不断的哭墙和耶稣最后晩餐的那个房间,房间里没有达芬奇画的那张餐桌。


当你游走在城内四个不同宗教的区域中,观看不同的生活和文化,在中东的光影下看犹太教士的身影和伊斯兰人的白袍,一个城里的人,信的不一样,吃的不一样,穿的不一样——书本上的文字化在现实中,一游三千年,你便有“故人来”之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4 04:38 AM , Processed in 0.03400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