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时评] 赵楚:不必高估特朗普与金正恩见面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9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楚:不必高估特朗普与金正恩见面的影响 

 2018-03-09 赵楚 大家



2018年3月8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7点,正在美国访问的韩国总统府国家安全室室长、也是前几天韩国访朝高级代表团团长郑义溶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接受了韩方转达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会面邀请,计划于2018年5月实现美朝首脑会晤。


此前几小时,白宫已通知新闻界,该日下午7点将有重大事项发布。鉴于几年来朝核和半岛局势的恶性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巨大焦虑,可以说,这一突发消息实属爆炸性新闻,因为地缘和历史等原因,在中国公众中尤其引发巨大关注。


突发新闻给更清晰诠释此前的政策互动提供了新的参照,但要准确判断这一新闻及其后续发展对于朝核问题、半岛事务,乃至亚太及印太亚洲的战略走势的影响,尚需仔细复盘历来的事件发展线索,冷静分析美朝韩等各方相关的政策言行,尤其需要摆脱新闻冲击所带来的震撼效应。


简单说,不必,也不能过高估计这一新闻所包含的地缘与全局战略影响。


南北外交突破背后的美国剧本


不久前,围绕韩国平昌冬奥会的参赛等事项,朝鲜发起外交主动,韩国文在寅政府积极回应,由此带来2018年3月5至6日韩国高级代表团到平壤的访问。访问结束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破例接见和宴请了韩方代表团。南北达成了4月底南北首脑板门店会谈的成果。本次新闻的背景即是韩国代表团团长郑义溶到华府向美方通报访朝与南北会谈情况。


金正恩接见文在寅访朝特使团


对2018年2月以来的南北会谈,美国特朗普政府一直保持低调的泼冷水态度,有意与之保持距离。平昌冬奥会期间,风传的美国副总统或特朗普总统之女,也是总统的重要顾问伊万卡可能会见率团与会的金正恩之妹,最后这些传言均无疾而终。从最新新闻看,这些传言均非空穴来风,而是双方有意释放的探空气球,目的在进行互相试探和新闻预热。


“特朗普接受金正恩会谈邀请”这条新闻最大的意义,在于澄清了一件事:韩国对朝外交主动事先曾受到特朗普政府默许和加持,一切均按美国剧本演出,而朝方之所以投入空前外交资源进行南北接触目标也在于最终实现美朝会谈,从而为彻底解决战略困境打造新的外交构架和渠道。美朝战略性互动实乃本轮半岛席卷呼啸的新闻风暴的主旋律。


此前,特朗普上台后,对朝展开了骂战到实质施压的种种举措,声称“战略忍耐期”已经结束,“所有选项都已在案头齐备”,诸如此类。为此也在大国外交和国际机制内展开了相关行动,而朝方则摆出超强硬姿态,以至于半岛到2017年底已处于战火一触即发的严重危机中。应该看到,本轮美朝外交突破与此说是什么新的战略性局面的开启,倒不如说是美朝双方战略压力达到顶点后不得不做的外交减压行动。这对于内外和个人挑战重重的特朗普与金正恩都是一样的亟需的。


直白点说,与1972年中美的战略性互动根本不可比的是,本次的美朝热情更多的是美朝现任领导者个性化和好突然性的外交与决策风格的体现,是他们无常与专断个性在不可忽略的现实危险面前的临机决断,其冲击轰鸣回响,但其实发展能否开花结果,尚在难言之天。


新闻凸显特朗普对朝核政策布局


特朗普是一位有强烈历史成就企图心的总统,这不仅反映在他从竞选起的对历任前任的无保留贬斥中,更可以从他增兵消灭IS实体和致力通过空前减税案等事实中看出。


朝核问题关系美国核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不扩散国策,是美国认为核心国家利益的事项。从上世纪90年代末美朝有关谈判及其失败,到近十余年来朝核和朝鲜导弹的末路狂奔,朝鲜频繁的核爆试验及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标志着朝鲜距离最终拥有实用的对美战略威慑和打击兵器已进入倒计时。这就意味着,朝核问题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必须立即解决的迫切课题。


特朗普上台后,基于燃眉之急的基本判断,因此对朝核和有关问题采取了不同于前任的威吓政策,同时展开明暗线索分开的政策布局。


继奥巴马第二任期将朝核问题列入中美会谈主要议题之后,2017年4月初,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在其佛罗里达州湖海庄园展开首度私人会晤,继续了中美首脑不打领带会谈的机制。从事后新闻报道看,这次会议上,特朗普在公开对朝各种强力抨击的前提下,还是故作勉强地采取了同意中国劝和的对朝政策,以此换取中国在安理会制裁问题上的支持。


与勉强支持劝和政策同步,特朗普政府加紧了针对性的军事准备,展开冷战后在东亚罕见的战略威慑行动,并作出明示和暗示,这种威力巨大的军事威慑将视对方反应随时转入实战,也即特朗普所说的“第二阶段”。与军事威慑的雷轰无雨不同,美国紧密编织了对朝经济的制裁和封锁网络,数年来的对朝制裁应该造成了极大的朝鲜内部经济和社会困难。关键是,随着美国制裁转向对朝贸易个人和实体,一个几乎闭合性的封锁局面正在形成。这都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信奉实力政治的逻辑结果。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种种软硬措置之外,商人特朗普尚有不为人知的布局。这就是通过韩国进行的直接接触。此前美国反复公开宣言不再与朝鲜进行直接谈判。现在看,这既是施压高姿态的需要,也是进行秘密元首外交的保密需求。朝韩同属一个民族,南北首脑曾两度会晤,并带来当时巨大的氛围改变和突破。南北具备多种秘密基础的渠道,而面临核战威胁的韩国具有自身的特殊关切和需求。特朗普的国务卿蒂勒森一直在扮演白脸的角色,早已释出美国不追求颠覆朝鲜政权的承诺。这一切,当压力到达顶点,现在终于造成了局面的转机。


纵观特朗普对朝政策明暗布局,可以看出,他始终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中。他对于过去朝核问题和半岛事务国际机制是不信任和不依靠的。此轮外交突破之前,美国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安全战略》(概要),在这些文件中,美国直接将未来战略重心置于与中俄等大国的竞争,这也间接地给朝鲜一个采取行动的信号:美朝展开直接接触和谈判,释放最大赌注,以求得战略触底反弹,并赢取最大战略利益的时机已经来临。其中,出于自身切身利益必须全力以赴周旋的韩国发挥了中间人的作用。


即将登场的“特金会”的确对半岛就是来说是一个没有人可以忽略的正面成果,也为有关国家所欢迎,但应该看到,这一带有战略赌局色彩的戏剧化决策和实行,其现实的环境并不十分完善。朝核问题非一日之寒,朝鲜拥核的进展已经处于几乎不可逆的地步,外交突破的震撼效应终究有限,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去核和无核化的实地上来。


换言之,半岛局势因“特金会”虽暂时摆脱了一触即发的超级危机,但并不会就此烟消云散。对此不能也不必抱过于乐观的期待。


特金会能开启无核化进程吗?


当朝韩外交火热之际,美国表态是:美国不会中止从军事、外交到经济的施压政策,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基于三个指标,即朝鲜必须在去核和无核化方面做出“可信的、可核查的和具体的”诚意表示。因此,从今次特朗普接受会面邀请的结果看,韩国人转告的朝方举措中可能有基本符合美方三要求的事项。具体内容外界难知,但据报道可以大致断言的是,朝鲜一改过去必要以有核国家身份谈判的要求,声言将无核化列入美朝对话的议程,同时宣布谈判期间停止核试验。这既是对美国此前不追求颠覆政权承诺的正面回应,也是朝方料定在意历史成就的特朗普必定有巨大兴趣的开价。无此开价,美朝直接接触和谈判很难达成,而那也意味着朝鲜本轮战略性外交主动将半途而废。


判断特金会可能的无核化成果,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历史,其二是现实。就历史而言,无核化在朝鲜有父祖辈著名的政治垂训,也是其过去经常使用的政治工具。但人们更不能忽略的是,过去朝核谈判的20年正是朝鲜走向最终拥核的20年,过去谈判中经常激动人心的成果最后往往因朝鲜更挑衅性作为而消失。因此,现在就断言本轮谈判将打开无核化之门,肯定为时过早。人们不会忘记,朝鲜虽实力有限,确实利用各方矛盾和目标差异,进行核谈两手策略的高手。朝鲜有自身目标议程,并不把广义上的国际信义视为国际行为准则。


就现实而言,推动金正恩作出本次石破天惊外交主动的是其难以为外人所知的内部困境,以及其对美国压力与政策的前瞻,以及对环境的总体判断。因为有核背景下的半岛新战争不仅为朝鲜和韩国所不可承受,更是有关国家绝不可承受的危险,而美国要投入史无前例的核背景下半岛战争,面对不可知的变数,这不仅是政治上困难重重,在军事作战方面也是不可能轻易下决心的。朝鲜对此心知肚明。


更重要的是,金正恩很清楚,在很大意义上,出于对过去政策成败的自信,也是其完善核武库和导弹科技的需求,任何时间延宕都是朝鲜的朋友,对其最为有利。所以,金正恩敢于释出美国要求的筹码,通过突破性赌局来赢得最后需要的时间。这一局面就决定了即将登场的特朗普与金正恩的会晤,即使双方真诚热情,也不会一帆风顺,而将面临前途难料的艰难博弈。为此,朝鲜要增强核导筹码,而美国需要保持威慑和制裁压力。这反过来又会给谈判制造难以克服的障碍。


特朗普政府对美朝谈判未敢乐观,这也可以从消息发布的方式和整个运作上看出。谈判开始由韩国出面,而以4月份的南北峰会为铺垫;如此爆炸性的消息公布,美方没有表现突破的热情,而是故作矜持地由韩国官员宣布,己方背书。凡此种种都显示出美国对事态尚宁愿保持进退更灵活的姿态。美国要看此后朝方具体的和实质性的诚意举措,更要看朝韩首脑会晤的结果,并更广泛观察有关国家的反应。换言之,目前的美国尚处于随时可以取消会谈的有利位置。美方这种姿态暴力都是对前途和进展不抱太大希望的表现。


中国对未来朝核问题仍可发挥重大作用


朝鲜半岛与中国有历史和现实的紧密联系,朝核问题对中国有很大的现实和心理负面影响,中国为解决朝核问题和维护半岛稳定有持续而巨大的资源投入,因此,中国公众对朝核及有关问题的新闻有特别明感的体验。


美朝即将举行“特金会”的新闻引发诸多议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这一美朝韩主导的局势发展是不是意味着地缘战略格局的变化,因此导致中国在朝核和半岛问题上被边缘化。这一担忧是不必要的。未来朝核问题及半岛问题上,中国依然将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为朝鲜半岛近邻的大国,遑论朝核和半岛问题已是中美关系中重要的议题,即使从美朝谈判走向的良性前瞻看,假设谈判进展顺利,去核和无核化进程展开,中国最起码也将在多个层面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朝核问题如果因“特金会”开启历史性解决之路,则首先,在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核查层面,作为安理会和各主要联合国机构的重要成员国,中国势必要参与相关决议和实施的长期和系列活动。其次,在中美关系层面,美国对于中国的朝鲜劝和政策曾给予支持,中国长期视朝核问题为美朝之间问题,鼓励美朝直接谈判。中国在本轮危机高潮时曾提出“双暂停”建议,目前局面可视作中国双暂停建议产生作用的标志。美国对朝长期缺乏战略信心,而要逐步建立和维持信心,中国的半岛历史和现实知识是有建设性作用的。其三,在中朝关系层面,中国是朝鲜主要的友好国家,有规模对于朝鲜来说不可忽略的援助利益,以及其他全局性的经贸利益,朝核问题缓和,只会给中朝关系带来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最后,即使谈判成功,朝鲜要确保自身安全,与中国的特殊友好关系,乃至中国作为大国的国际保证人角色,这都是美朝不可忽略的。


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国,朝核问题也是中国作为大国参与和主导解决重大热点问题的历史性开端,中国为此投入了巨大的政治和其他资源。“萨德”危机之后,随着文在寅上台,中韩关系也出现了良好的恢复势头。中国在东北亚事务中的优势地位是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造成的,这些优势对于美朝、朝韩追求问题解决都具有建设性意义。按照已有安理会决议,“六方会谈”机制依然是解决朝核问题的主要多边机制,美朝突破很可能还将回归到多边机制的国际体制中来,从包括伊核协议等过往成功解决国际问题的实例看,只有多边机制的保障才是未来方案实行的可靠保证,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等成本上都是如此。


特朗普推动对华战略竞争这是最新的美国战略动向,但把这种动向过于密切地推延到朝核事务中未必适用,因为归根结底,按中国一贯立场,朝核问题毕竟被视为美朝事务,而不是中美大国战略关系中的事务。对于美国来说,稳定的半岛局势未必是完全中国得分,尤其是,当局势在美国主导议程内进展时就更加如此。因此,以冷战时代的中美苏关系和中美和解过度比附目前局面并无根据,因为,说到底,国际棋局时新,毕竟古有明训,人是不能、也不会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的。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5 11:30 AM , Processed in 0.0396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