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4|回复: 0

[电脑数码] 2018年你不能错过的五大技术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你不能错过的五大技术趋势 

 2018-04-19 HBR-China 哈佛商业评论

当今商业世界,日新月异的技术成为颠覆和创新的最重要力量。技术驱动的产品与服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推动着前所未见的社会变革。

 

近18年来,埃森哲始终坚持对全球商业格局进行系统性观察,探索并洞察对企业和行业最具颠覆潜力的新兴技术趋势。在2018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企业本身角色的根本转变:企业越来越接近人们生活的核心,与之建立更加深刻而有意义的连接。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商业与个人的边界逐渐模糊,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被重新定义了。

 

新技术不断推高消费者预期。领先企业意识到,新的社会预期可以变成企业实力。渗透更广泛、交互更密切的技术促使企业与用户、员工、政府和社会建立深层伙伴关系。通过清晰定义这种伙伴关系,新的企业社会契约自然而生。



 

本年度的《埃森哲技术展望》指出,企业若想通过技术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的数字经济中建立成功的伙伴关系,把握以下五大趋势至关重要。

01

公民AI 

人工智能已远远超越了技术工具的范畴,在企业内外发挥着与使用者不相上下的影响力。对于企业来说,部署人工智能不再只是训练它执行特定任务,而是必须将其“培养”为负责任的业务代表,以及有贡献的社会成员。

 

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如今拥有了一位独特的协作者——人工智能系统“Deep Patient”。该系统通过对70万名患者的电子医疗档案进行分析,成功自学了如何预测78种疾病的风险因素。现在,医生已开始依靠该系统来辅助诊断。

 

Deep Patient并非人类,但它也不只是一套程序。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持续学习、自主决策,从技术工具发展成为人们的合作伙伴,与企业员工和社会成员协调配合。随着其自主性和先进性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现在普遍拥有了与使用者同等的影响力。埃森哲调查显示,大多数高管(81%)均认为,不出三年时间,人工智能就将作为一名同事、合作者和值得信赖的顾问,在企业中与人类并肩协作。

 

在企业和社会中,对决策过程做出说明至关重要。由于设计人工智能系统的初衷在于同人们合作,企业必须构建并培训其人工智能系统,以人们能够解读的形式清楚诠释行动决定。

02

泛现实

沉浸式体验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体验,以及彼此联系的方式。融合了虚拟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扩展现实技术第一次弥合了与现实的距离,“重置”人们在时空中的关系。

 

在Matterport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房地产销售机构Redfin开始利用虚拟现实出售房屋,推出了以三维立体方式呈现的在售房屋列表,购房者不必亲自前往即可查看详情。

 

此类对扩展现实(XR)技术的尝试使用,正在消除客户和企业共同遭遇的战术痛点——距离。实际上,不同产业的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均面临着“从他处满足此处需求”这一最基本、也最难应对的挑战。在本次调查中,36%的高管指出,消除距离障碍是他们采用扩展现实解决方案的驱动因素。

 

扩展现实还将帮助企业解决最重大的一项人力资源挑战——弥合自身与所需人才之间的距离。该技术支持按需用工,不但可以节省最高达12%的招聘成本,同时还能帮助企业吸引越来越多希望灵活工作的人才。

 

获取信息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扩展现实正在消除员工与所需信息之间的距离。在车间,工作者已不必依靠书面指导: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公司利用增强现实来提供组装信息,使风力发电机装配人员的生产效率提高达34%。

 

消费者也在利用通过扩展现实技术获取的信息做出购买决定。奥迪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使潜在客户能够参与设计并全方位观察自己的定制车款,而宝马则提供了一套基于增强现实的车型查看工具,人们甚至可以进入车内仔细浏览。

 

最后,扩展现实还带来了新的洞见。层出不穷的扩展现实工具能够在3D环境中展示数据,更贴近人类实际观看和想象情境的方式。这为新的查看模式,以及获取新的发现扫清了道路。或许,扩展现实的最大颠覆潜力在于,通过提供体验服务来支持消费者偏好渐渐脱离实体产品的趋势。

03

真数据

企业正越来越多地由数据所驱动。然而,失实、被篡改和片面的信息会扭曲企业获得规划、运营和增长所需的洞察。在本次调查中,有82%的高管表示,所在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数据来推动重要的自动化决策,其规模已远超以往。

 

如果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就将面临新的风险——而这项威胁被严重低估。最新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认为,自身97%的商业决策都基于质量令人难以接受的数据。

 

面对数据准确性欠佳带来的风险,企业必须有所行动。它们可以通过三项以数据为中心的关键原则,消除弱点、建立信心:

  1. 从头跟踪,即从起源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验证数据历史;

  2. 顾及背景,意味着考虑使用数据的具体环境;

  3. 确保完好,是指应保护和维护数据。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必须提高警惕,发现并应对利益相关方为了自身利益而操纵数据。

 

企业不必从头开始评估自身数据的真实性。数据智能体系的一些最基本要素都是对现有工作的加强:在整个企业中融入并强化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调整网络安全和数据科学方面的现有投资,恰当衡量数据的真实水平,以解决数据不正确的问题。

 

但是,这些基础工作并非全部。对数据评级还需要了解围绕数据的各种“行为”。无论是个人在线购物形成的数据线索,还是传感器网络报告工业系统的温度读数,所有数据源周边都存在着与之相关的行为。随着数据的记录、使用和维护,企业必须建立跟踪这些行为的能力。凭借深入的理解力,企业可以就数据周边的预期行为,为网络安全和风险管理系统设立基准。

04

大合作

如今,企业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市场竞争。得益于各种技术合作伙伴,企业可以更快速地扩张,接入更多生态系统。

 

今天的商业伙伴关系不仅基于战略、产品和服务,更是以技术融合为基础。通用电气和微软已经整合了Predix与Azure两大平台;SAP、日立和摩根大通也在携手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是超级账本(Hyperledger)联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福特汽车和Lyft公司已联合承诺,到2021年将开发出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全球行业领军者的共同努力表明,技术正在构成合作关系的根基。

 

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IT架构无法支持与技术合作伙伴的快速集成。这些系统彼此孤立,目的只是在企业内部运行,并且认为变化会缓慢而稳定。但现在,随着企业不断拓展业务网络,在各种生态系统间快速切换,无法跟上发展需要的过时系统将构成增长的最大障碍。两项技术将在克服这些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微服务和区块链。

 

从内部看,每家企业的技术架构都必须升级计划,用以支撑大规模的合作;微服务方法将利用应用程序的模块化来提升敏捷性,使企业能够与众多新的合作伙伴快速整合。微服务不仅提供了应用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内部益处,也为企业快速、轻松地建立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可以无缝整合各种服务,而不会对合作伙伴或客户造成阻碍。

 

在外部,随着每家企业的合作伙伴群体日渐庞大,规模化的联系需要重新构想交易模式。区块链可以确保合作伙伴各负其责,因而将在创建、扩展和管理合作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对于努力管理广泛合作伙伴网络的企业来说,区块链提供了一个实时访问确凿信息的途径。

05

智联网 

机器人、沉浸式现实、人工智能及互联设备,正在将现实世界的技术水平提升至全新高度。许多企业仍然认为,其现有的技术基础设施就能支持这些系统所需的计算能力——这种想法非常危险。要想真正发挥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威力,企业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均衡部署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并重新聚焦硬件,真正变成智能企业。


从能够自动管理患者输液的ICU病房到自我维护的工业设备,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开发各种智能环境,从而将业务触角进一步延伸。在这一过程中,对实时系统的需求令硬件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特定用途和可定制的硬件使位于网络边缘的设备比以往更强大、更节能。再加上对基础设施的重新设计,企业如今拥有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将业务“边缘”视为新的战略资产。

 

目前的预测表明,到2020年,智能传感器和其他物联网设备将至少产生507.5泽字节(ZB)的数据量。试图在异地完成所有的繁重计算势必难以实现。为了有效建立实时智能,企业必须使事件驱动型分析及决策流程更贴近交互和数据生成位置——换言之,移向网络边缘。

 

云将继续在企业基础架构中发挥关键作用。虽然中间设备和边缘设备可以通过处理数据来实现即时操作,但利用云能够生成更强大的“元数据洞见”,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系统,充分利用两方面的优势来重塑新业务。DS维珍车队将这一技术带入了电动方程式赛车界。比赛过程中,通过对控制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车辆可以不断作出调整;而在赛后,车队使用云资源,从更庞大的数据集中汲取深入洞见。

 

在设计系统时,企业和组织若想充分利用设备驱动型即时洞察和云端元数据洞见这两大力量,就需要围绕存储展开新的考量。企业必须区分,应当保存的关键数据资产,以及一旦做出决策便可丢弃的数据资产——经过标记、回传到云端的数据资产应具备明确的保留必要性,例如收集大量历史数据以完善决策;同时,仅用于在边缘进行短暂决策的数据则可抛弃。

 

新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愈发紧密相连。就如铁路改变城市发展、电力改变人们生活一样,数字化创新以及居于创新核心的企业势必将掀起新一波社会变革浪潮。当下的技术变革有一个史无前例的特点,即技术与人之间正形成一种双向关系:人们不只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同时还将想法和需求直接反馈给企业,形成 “一体化创新”。会创新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陈笑冰 贾缙 | 文

陈笑冰是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服务总裁,贾缙是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交付中心主管董事总经理。本文根据《埃森哲技术展望2018》改写。

齐菁 |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8 04:05 AM , Processed in 0.0319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