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军事] 安-225“梦幻”,苏联巨型运输机之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8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11-15 12:47 PM 编辑

安-225“梦幻”,苏联巨型运输机之梦

 Armstrong 空军之翼 2019-12-08

  本世纪初,由安东诺夫航空公司运营的安-225六发巨型运输机将全球航空货运业务推向更高高度。这架最大起飞重量640吨的庞然大物经过大规模翻新和试飞后,终于赶在2001年巴黎航展之前获得了乌克兰民用型号合格证,被允许投入商业运营。安-225获得的第一个商业合同有些奇怪,于2002年1月在美国国防部的雇佣下飞抵阿曼塞迈里特机场,向这里的美军送去了21.6万份快餐,总重量188吨……


IMG_8891.JPG

起飞中的安-225

梦想诞生

  安-225诞生的与苏联航天飞机有关,当时苏联航天工业需要一种能运输“能源-暴风雪”号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系统的巨无霸运输机,从苏联各地把航天飞机的各种超大型组件空运到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所以启动了新型运输机的研制,该机尺寸必须足够大,能运输“能源”号运载火箭15吨重长59米直径8米的主火箭推进器。此外,如果“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大气层后降落在苏联境内的任何一座备用机场,新飞机也必须能将航天飞机驼载回拜科努尔。


IMG_8892.JPG

安-225展示自己无双的运输能力

  1987年5月20日,基辅安东诺夫设计局安-124总设计师维克多·托尔马奇夫被苏联部长会议任命为安-225研发负责人。为了节约经费和时间,托尔马奇夫决定以四发的安-124“鲁斯兰”运输机为基础研制新机,通过必要改进获得在外部运输超大超重型货物的能力。与安-124相比,安-225的机身加长了15米,在机翼之前和之后的机身增加了两个7米的加长段。该机货舱的横截面尺寸与安-124相同,都是宽6.4米,高4.4米,但长度增加到了43.3米。


IMG_8893.JPG

安-124和安-225尺寸对比

  为了减轻重量,安-255的货舱后斜坡被取消,这使得后机身更加流线,利于减少阻力提高续航性能。为了在机背运输超大型组件,安-225改用了H型双垂尾而不是124的单垂尾。为了增加翼面积,安-225沿用了安-124的标准中央翼段,通过加长段在改动最小的前提下增加了30%的翼面积,增大翼展使该机能安装6台D-30T涡扇发动机,每个机翼下三个。与安-124相比,安-225的主起落架增加了两副额外的串联双轮组件,以应对增大的起飞重量。


IMG_8894.JPG

安-225的主起落架

  安-225上的少数全新设计之一是A-825M线传飞控。除了上面列出的设计变化之外,安-225与安-124保持了高度的通用性,包括驾驶舱和大多数系统都互相通用。高度通用性使第一架安-225 CCCP-480182的制造周期被大幅压缩,于1988年11月30日下线。1988年12月21日,这架具有6台大涵道比涡扇和H形尾翼的庞然大物在基辅郊外的安东诺夫设计局机场腾空而起,人类历史上制造过的最大飞机——安-225首飞成功。这次首飞持续了74分钟,安-225原型机展示出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有主要飞行参数都符合设计预期。首飞机组是安东诺夫设计局亚历山大·加卢年科机组的驾驶下首飞。


IMG_8895.JPG

首飞中的安-225


IMG_8896.JPG

安-225首飞机组


生不逢时

  1989年安-225搭载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出现在巴黎航展上,此时该机仍处于国家试飞状态。但很快由于“暴风雪”号前景惨淡,1990年5月唯一一架安-225开始转行运输特大型和超重型货物,把一台重达103吨的T-800推土机从车里雅宾斯克运到了雅库特。1991年苏联解体后,安东诺夫设计局被划归乌克兰。由于缺乏资金,安-225的试飞在缓慢进行。出于对该机未来的不安,安东诺夫设计局提出了一些关于安-225的奇特概念,例如运载火箭空射平台和将该机改为客机。


IMG_8897.JPG

巴黎航展上的安-225与“暴风雪”号


IMG_8898.JPG

安-225双体太空发射载机概念

  1994年4月,这架安-225被停飞并长期停放,当时仅飞了339架次671个飞行小时,已经建造了60%的第二架安-225也被停工。随后第一架安-225成为安东诺夫航空公司安-124的“器官捐献者”,被拆除零件用于维持安-124的运营。


IMG_8899.JPG

永远不能完工的第二架安-225

  由于超大超重货运市场的火爆,最终促成“梦幻”在六年停飞后获得第二次生命。2000年夏天,在安东诺夫航空公司约2000万美元投资支持下,安-225被翻新升级到适航状态并获得乌克兰民用飞机商业运营许认证。该机在翻新中引入了发动机降噪改进并加强了货舱地板结构。2001年5月7日安-225进行了全面修复后的第一次飞行,6月初获得型号合格证,当年9月11日该机进行了一次创纪录飞行,在1000公里闭合航线上运载了253.82吨货物。


IMG_8900.JPG

2001年在巴黎航展上复出的安-225


商业运营

  上文提到美国国防部使安-225获得的第一个商业飞行合同,2002年1月初,美国国防部又雇佣该机在德国慕尼黑和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之间运输军用物资。

  但安-225始终未能达到安东诺夫航空公司对该机运营表现的期望,承接的业务一直处于吃不饱状态,并且需要长时间停飞进行大量维护或升级。安-225这种六发货机的运营成本也很高,直接运营成本几乎是安-124的两倍,该机在2017年商业运输的每小时报价在50000-60000美元之间,成为世界上飞行成本最贵的飞机之一。


IMG_8901.JPG

安-225现在的乌克兰国旗色涂装

  尽管这样,安-225的运输能力仍是包括安-124在内其他货机不能匹敌的,能完成其他货机无法完成重型运输工作。虽然成本较高,在空运总量相同的货物时,安-225只要飞一架次,安-124也许就要飞两架次,对于有些业务来说总体上还是划算的。

  安-225能运输对于安-124来说太重的单件货物,2003年3月23日,该机首次显示出这种独特能力,把一台重达138吨的工业电力变压器以及37吨的其他货物从奥地利林茨运输到亚利桑那州威廉姆斯盖特威机场。一周后,安-225又从德州休斯顿空运135吨空调机组飞到阿联酋长迪拜。2004年6月16日安-225的强大运输能力得以充分体现,该机将重达247吨的重型建筑设备从捷克首都布拉格运输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安-225从布拉格起飞时达到了640吨的总重量,在前往塔什干的途中必须降落加两次油。2009年8月11日,安-225创造了史上最重单一货物的世界纪录,把一台187.6吨的发电机从德国法兰克福运输到了亚美尼亚的埃里温。


IMG_8902.JPG

安-225的破纪录运输

  该机在2010年6月11日又打破另一项世界纪录,这次涉及最长的单一货物,把两片长42.10米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从天津运输到丹麦斯克吕斯楚普。截至2013年12月,唯一这架安-225运输了20500吨商业货物,飞行超过4500小时,平均每年375小时。同年该机接受延寿升级,使用寿命从8000小时延长到20000小时,相当于从25年延长到40年。

  2015年1月,安-225从捷克把16辆T-72A主战坦克运输到尼日利亚,飞行4个架次,每架次运输4辆坦克。2016年5月10日至15日之间,安-225进行了有史以来距离最远的货运飞行,把一台117吨的发电机从布拉格送到澳大利亚珀斯,总里程15500公里,途中4次降落加油。


IMG_8903.JPG

运输T-72主战坦克的安-225

  尽管运输能力举世无双如此,安-225在盈利方面仍表现不佳,所以安东诺夫航空公司始终没有完成第二架安-225的动力。该机目前年平均飞行不到20架次,2017年更是没接到一次业务。


试飞员观点

  2018年12月值安-225 30周岁生日之际,卫星通讯社采访了安-225首飞机长——试飞员亚历山大·加卢年科。加卢年科在采访中表示驾驶安-225“梦幻”首飞不存在任何困难,因为安-225基本上就相当于安-124“鲁斯兰”战略运输机的放大型,两者包括发动机和航电、座舱在内的所有系统基本相同,因此安-124机组改飞安-225非常容易。


IMG_8904.JPG

亚历山大·加卢年科

  驾驶安-225遇到的唯一问题是这架飞机实在太大了,起降滑跑惯性也比安-124大,不是每座机场都能接待的,涉及复杂调度问题。安-225的试飞进展非常顺利,首飞仅仅5个月后的1989年5月就执行了首次背负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任务。安-225在服役曾创造过多项耀眼无比的世界纪录,如运输过重达187600千克的单件货物,最大有效载荷达到253820千克、还在商业航班中创造了运输247000千克货物的纪录。


IMG_8905.JPG

背负航天飞机飞行的安-225

  加卢年科认为有必要重启安-225的生产。目前唯一一架安-225隶属安东诺夫航空公司,该机凭借首屈一指的超大超重运输能力获得大量包机运输订单,说明空运市场对超大型货机存在一定需求。此外安-225在突发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时,在运输救灾物资和紧急撤离人员方面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安-225的诞生与苏联航天计划息息相关,该机被设计用于驼载运输巨大的“能源”号运载火箭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由于安-225的设计基于成熟的安-124“鲁斯兰”,所以安东诺夫设计局仅用了两年本时间就制造出了首架安-225。

  苏联打算制造两架安-225用于支援航天飞机项目,但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第二架安-225始终未能完成,唯一一架“梦想”也在1994年被乌克兰封存,其D-18T涡扇发动机被拆下用于维持安-124机队的运行。直到1999年安东诺夫公司开始涉足超大型货物空运业务,安-225才得以重出江湖。

  2016年8月,曾传出中国空域产业集团(AICC)与安东诺夫达成多项共识,在中国重启安-225生产线的新闻。当时安东诺夫在新闻稿中表示安-225的复产将分成两步实施,第一步是完成第二架安-225的制造,在进行现代化升级后交付AICC,第二步是授权AICC在中国制造安-225。AICC总裁曾表示将用该机在12000米高空发射运载火箭,成为一种人造卫星发射平台。

  但可惜的是,这则新闻昙花一现后就没有了下文,至今安-225“梦想”的重新生产计划仍遥遥无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6 08:13 AM , Processed in 0.0370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