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0

[军事] 《校场》2020-12-17:美军试射新型战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7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美军试射新型战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新浪军事  2020年12月17日 09:07


1.png
12月1日,美国霞飞号导弹驱逐舰在演习中试射了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该型导弹是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家族的最新改进型。美国海军计划从明年开始对这款导弹进行实战部署,最终还要将现在的战斧block IV库存全部升级为block V型。不少美国媒体声称,这是美军为了应对“强权争霸时代”(era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所作出的调整,但也有一部分人直斥这是在给美军装备“他们的爸爸用过的导弹”。



2.png
相信绝大部分国内军迷认识战斧导弹也都是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始的,那也是美军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这款导弹,算来距今已经快30年了。说这款导弹是现役美军的“爸爸用过的导弹”倒是一点都不为过。战斧家族谱系繁冗复杂,但大致可以梳理为几种:从攻击目标上来说有反舰的、有对地的,从发射平台上说有岸基的(BGM)、舰载的(RGM)、空射的(AGM)、潜射的(UGM)。其中岸基的被《中导条约》扬了,空射的被AGM-86、AGM-124等空军竞品扬了,因此只剩下了舰载的和潜射的。



3-compressed.jpg
从发展历程上主要分为Block I~V 五个主要版本。其中Block I是最早的版本,分为反舰和对地两型,其中对地版本仅装备了核弹头,反舰版本则装备了454公斤半穿甲战斗部。但后来美军发现反舰版本飞行速度太慢且目标太大,非常容易拦截,因此后来所有的反舰战斧都被改造成了对地战斧。Block II与Block I没有太大差别,基本可以理解为战斧block I的常规弹头版本,采用454公斤破片战斗部或BLU-97集束战斗部。Block I与Block II两者都采用了惯性+地形匹配制导,发射前需要消耗数十个小时对导弹的航路进行编程,使用起来也并不方便。但即便如此,这两款战斧导弹还是在海湾战争中取得了卓著的战果。



4.png
战斧block III是战斧Block II的深度改进型,于1993年服役,最显著的特点是引入了GPS制导。战斧Block III可以在GPS、地形匹配、GPS+地形匹配三种制导模式中切换。只使用GPS的模式可以大幅降低发射准备时间适合进行快速反应,而GPS+地形匹配的模式则具备最佳的精度和突防能力。后来的战斧block IV又在Block III的基础上增加了双向卫星数据链,可以在导弹的任务计算机中储存多达15个预定目标,发射后可以通过卫星数据链在15个目标之间进行切换,增加了导弹的灵活性。此外,战斧Block IV还可以通过数据链向母舰传输其红外地形匹配摄像头拍摄的战场纵深的图像,增强了母舰的战场感知能力。



5.png
至于这次美军试射的战斧Block V……额好吧,这个东西与战斧Block IV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别,主要是换用了更好的电子对抗设备和GPS抗干扰设备以期提升导弹的突防性能。此外,战斧Block V也是Block I之后唯一一型能够反舰的战斧导弹。该型导弹分为Block Va和Block Vb两个子型,其中的Va型就是反舰型,采用了AESA雷达导引头和射频探测传感器(类似于反辐射导引头)。Vb型的作战模式与之前的战斧导弹几乎一样,只是换用了“联合多效能战斗部(JMEWS)”,可以对地下目标进行钻地攻击。



6.png
根据计划,改进后的战斧Block V导弹将与标准-6导弹(当成弹道导弹用)和NSM(JSM)导弹一同成为未来美国海军的主要攻击性武器,其中NSM导弹将安装在轻型舰艇(如星座级)和舰载机上。标准-6和战斧则主要安装在大型舰艇和潜艇上。前者负责250海里内的目标,有较强的高速突防能力(约3.5马赫)。后者主要负责1000海里外的超远程打击。



7.png
除了美国自己以外,英国也有可能采购新升级的战斧Block V导弹。英国的45型驱逐舰设计时在B炮位(垂发位置)后预留了一块用来安装深版(安装战斧所必须的“打击长度”)垂直发射装置的空间,那里的甲板上空间曾经用来安装过鱼叉反舰导弹,而甲板下空间则被临时用做了健身房。英军计划在2030年代初,把45型的这处健身房改成Mk41垂直发射系统来装载战斧导弹,或为其安装改深版A70,装暴风阴影导弹。



8.png
相比于中、俄乃至美国空军自己的对面打击武器发展,美国海军从垃圾堆里淘换战斧的做法着实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现代对面打击导弹导弹,要么走锆石、东风-100这样“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路线,要么走JASSM、暴风阴影这样“四两拨千斤”的隐身路线。这都2020年了,还指着既不能超音速,又不能隐身的导弹,拿着烂大街的电子干扰手段去突防,显然并不现实。



9.png
美国的洗地党认为,战斧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单发的发射成本仅仅不到100万美元。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能站住脚,因为2021财年美国空军采购JASSM-ER巡航导弹的单价也不过只有127万美元,两者在价格上并不能拉开太大的差距。但在突防能力上,JASSM是远远强于战斧的。



10.png
比如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境内的多个目标发动了巡航导弹攻击。其中美英法的隐身巡航导弹(JASSM和暴风阴影)主要攻击的是巴尔泽与贾拉玛那的“化武设施”,在攻击这两处设施的30枚导弹中,只有7枚被击落。而战斧导弹主要负责攻击的军事机场、空军基地等目标,71枚导弹(其中战斧有66枚)共有42枚被击落。



11.png
因此,就算战斧的单发发射成本能低至100万美元以内(新造+改造综合成本,纯新造要150万上下),其性价比也远远不如JASSM-ER这样的隐身导弹。更大的问题是,突防率低下的直接后果就是发射平台需要携带更多的导弹来实现战术目的,这就要求有更多的飞机、舰艇、潜艇来执行发射任务,这同样会导致隐性成本的升高。



12.png
与超音速导弹相比,战斧在性价比上同样不存在优势。根据我国此前的估计,在相同技术条件下中程超音速导弹的造价大概只比亚音速导弹高27%~82%。哪怕是电子产业极其落后且贪腐之风严重的印度,生产一枚布拉莫斯导弹也只不过需要270万美元,就算照搬到美国,也仅相当于不到2枚战斧Block V的价格。但布拉莫斯导弹毕竟可以以3.5马赫的速度进行末端突防,拦截窗口短,拦截难度极大。相比之下,战斧这种导弹甚至可能被战斗机的机炮和地面防空炮拦截。



13.png
至于使用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锆石之流,虽然性价比可能比战斧低了不少,但飞行速度高达8马赫的导弹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几乎是不可拦截的,这就赋予了攻击方更多的战术优势和心理优势,有更多的战术选择。比如,某些有突袭性质的任务,为了保证任务的隐蔽性,不适合大规模集结机群或舰队,这时候,单发突防效率较高,所需发射平台运载能力较少的超音速导弹就成了不二之选。再比如某些任务要求武器能够迅速到达目标地点(比如在会议室对敌方要员进行斩首),超音速导弹也远比亚音速导弹更加合适。



14-compressed.jpg
有趣的是,美国海军认为改造/采购战斧Block V是用来回应中国火箭军实力的增长的。这就非常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中国火箭军的实力增长是建立在质量优势上的,不管是东风-21D、东风-26这样的弹道导弹还是长剑-100这样的巡航导弹亦或是东风-17这样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国都没有能够与之对标的武器。此时,不去努力提升导弹的质量,而是强行给一款四十年前的老导弹续命,走上一条以量补质的道路,我们也只能说一句“美国佬,你开心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6 08:22 AM , Processed in 0.0347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