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转贴] 香港警察为何要学山东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警察为何要学山东话?

 发财金刚 不相及研究所  2022-06-27 09:00 Posted on 广东

IMG_4483.PNG


香港似乎是山东的一块飞地,如果仔细聆听当地警察的口音,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没有人能够拒绝山东朋友在酒桌上的热情,当然,也鲜有人能从狮子山下的鲁味倒装句中回过神来。


IMG_4484.PNG

IMG_4485.PNG


用粤普或英语向香港警察问路,得到的都是官方答案,这与导航给出的AI观点相差无几。


如果尝试用“俺滴个亲娘啊,咋这么惹的天呐”作为一段佳话的开头,则可能会多一位远方的山东表亲。


那种错位的亲切,会让你恍惚漫步在胶东半岛的沙滩,别人在捡拾精美别致的贝壳,而你一铲子下去,却意外发现了扎根在沙子深处的葱姜蒜。


IMG_4486.PNG


孔子周游列国数载,不仅让山东的文化下了乡,也使鲁式的穿搭下了地;梁山好汉折腾了这么多年,带头的无非是想绕过考试,曲线进入体制,却意外让水泊山寨外形的酒楼开遍全国,这都算齐鲁文化的硬核输出。


但口音能辐射到两千公里之外的香港,还是令人惊奇,这就是山东的软实力了。


你不仅对当地警察的多才多艺感到钦佩,山东朋友们可能也会多出些莫名其妙的焦虑,拉着身边举小旗的导游窃窃私语“你确定带我们来的是香港?”


IMG_4487.JPG


香港的年轻人天生具备语言天赋,小时的中英双语教学、粤语,家里如有内地迁过去的老人,还得再加上门方言课。


你能从香港人说话时的混杂句式中,读出他们特有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这很像上海。


能想象到,香港警察在选择自己的第二工作语言时,也像我们在面试填表时再三斟酌,最后写下了“山东话”,足见他们对山东爱的深沉。


检索下港台的娱乐圈,也不难发现与山东的羁绊。


IMG_4488.JPG


成龙曾多次表明自己是山东人,林青霞是山东莱阳人,任达华的祖籍是山东济宁,姜育恒是山东威海人。


邓丽君曾在演唱会中用山东话和观众问好,费玉清用山东话说的段子不计其数,他和费翔、大岛茂一并被山东母亲们列为“岁寒三友”,后两位要么凭唱功要么靠演技,小哥完全是凭自己过硬的鲁普水平。


口音可能会蒙人,但血统不会,历史上,香港警队中有大量山东人,尤其是威海人,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鲁警”。


IMG_4489.JPG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强占香港,同时也逼迫孱弱的清政府将山东威海卫地区租给英国。


一份丧权辱国的《订租威海卫专条》,让英国牢牢控制住了彼时中国两个十分重要的出海口。


IMG_4490.JPG

《订租威海卫专条》影印件


为了消除香港民间此起彼伏的抵抗,英国从欧洲和殖民地印度带来了一批混子。


曾经上海英租界内的人民管印度籍警察叫“阿三”,因他们整天拿着警棍乱舞,上海话中和“三”相关的词汇很多都是贬义。


后来此称呼南下传到香港,老百姓觉得贴切,对上海同胞的精准描述能力大加赞赏,于是也如此称呼印度警察。


IMG_4491.JPG

IMG_4492.PNG

历史的轮回,不灭的传承


香港逐渐被控制后,问题也在此时显现。


欧洲人带来了先进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诈骗,加上香港在当时作为中国南部重要的货运和贸易中心,鱼龙混杂,盘踞各国各方势力,印度籍警察本应保一方平安,却成为香港最大的隐患,收保护费开赌场甚至敲诈百姓。


据香港警务处《警声双周刊》记载,1922年,港英政府开始首批鲁警招募,从威海到山东其它地区,此后一直持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这些背井离乡的山东年轻人,第一次踏上前往南方的轮船甲板,他们无法守护失去的乡土,却阴差阳错用余生守卫了一座陌生的边城。


IMG_4493.JPG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鲁警吴传忠先生,曾在他的《我在香港当警察》一书中,描述过这样一段史实:“‘鲁警’在其中绝不只是无足轻重的‘小兵’,警队里许多重要的部门,里面的成员全部是威海卫警察。二战之前,冲锋队与交通部是香港警队的两大骨干部门,全是山东人。”


“不谦虚地以我为例,在三十五年服务香港的岁月里,我先后六十三次获得不同级别的褒奖,并获颁香港警察最高荣誉——荣绩勋章,所以说我们无愧于香港市民,也没给老家丢脸。”


2019年时,吴传忠先生曾率香港威海卫警察团访问山东,值得一提的是,梁振英(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的祖籍就是山东威海,他的父亲也从威海卫走出来的香港警察。梁振英的前任曾荫权也生于警察世家,他父亲、弟弟、弟媳、叔叔都是警察,表兄弟中也有警察,祖籍是广东佛山,迁自山东,曾子后人。


IMG_4494.JPG

图为 吴传忠先生


根据以前香港警队的编制,A组是中东欧洲籍和葡萄牙籍警员,B组是印度籍警员,C组是香港本地警员,祖辈多来自广东,E组是专职反海盗的白俄罗斯籍警察,来自山东的鲁警属于D组,被安置在冲锋队或交通队,其中香港中西和山顶两个景区及港督府也由鲁警保卫。


“冲锋队”顾名思义就是有事先上,这些刚猛的鲁警很快就用生猛的战斗力让外国同行印象深刻。


IMG_4495.PNG


1930年,鲁警们走到了历史的巅峰,仅以一支中队的力量,就荡平了困扰香港数十年的沉珂。


白俄警察反海盗乏力,鲁警遂接手,灭海盗时不畏死,团队配合极其默契,似乎还用到了戚继光剿倭寇的许多战术,不到一年,香港乃至周边海域的海盗全被消灭,残余势力跑到了日本海和菲律宾海周边继续祸害,香港地区则从此再无海盗,连水贼和沟匪也没了。


这第一批鲁警并不懂英语和广东话,当时的香港市民对这些“人狠话不多”的山东人异常好奇,他们与之前印度警察的气质截然不同。


IMG_4496.JPG


另一方面,港英政府对这些鲁警也是异常体贴。


免费医疗、住房补贴、住院全报,工作三年可休3个月长假回乡探亲,工作十年即可拿退休金,得知这些山东小伙子们常去湾仔码头吃水饺,爱吃炒菜,就雇佣山东籍厨师专职负责伙食,了解他们喜食大葱,还命令印度警察专门在荒山中开垦种植,轮班照料,刮风下雨时,夜里头印度小哥一个激灵翻下床小跑地就得去护葱。


警督出门必带两个鲁警,心里踏实,总督出巡,后面的保镖卫队基本都是鲁警,“有事真上啊”。


IMG_4497.JPG


而鲁警不仅练武是一把好手,学习上也是出奇地勤奋,要知道山东人考公和考研的传统并不是近些年才有,史海钩沉仍能摸索出当年祖辈的精神脉络。


这些山东年轻警察在业余刻苦进修、考编考级,其中有不少人都考上了正式编制,日后逐步晋级为警长乃至警督,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山东话尤其是威海方言成为了香港警界的“第二官方语言”,在警察面试考察时,威海话是一门科目。


你能想象到弥漫在维多利亚港湾上空的半岛风味,比严刑峻法更让人宽心,当一门语言或思想成为了流行,那么,该如何掌握就成为了微妙的语法。


IMG_4498.JPG

IMG_4499.JPG


在《横财三千万》、《最佳拍档》等电影中,麦嘉主演的角色多熟练操山东口音,在黑白灰之间游刃有余,这是后期配音,也是主创有意的设计。


徐锦江和周星驰主演的一些电影中,也常能见到一些说山东话的港警,可能由于某些刻板印象,那些警察的口音并不是威海,更像是鲁中地区官话,有一种评书味。


由此可见,鲁警对香港人的影响早已渗透进思维文化领域。


IMG_4500.JPG

图为1956年最后一班鲁警


山东人保护了香港近百年,有后人称其为百年来最优秀的警队,他们守护过七百五十万港人,如今他们的背后,则是十四亿同胞和祖国


这些背井离乡远赴香江的齐鲁子弟,用自己的一生赢得了香港的尊重,他们的第二、第三代,目前仍在狮子山下的街头巷尾恪尽职守,护一方安宁,在每一个日夜,度每季春秋。


紫荆,永不凋谢!



资料参考:

《香港警察曾经是山东人的天下,面试要考威海方言?》 香港经济导报

《我在香港当警察》吴传忠

《香港警察访问团访问山东》 北青网

人民日报报道、微博、百度、《山东画报》老照片

《警声双周刊》 香港警务处、《当香港回归时》

《香港威海卫警察纪事》、《香港的印度警察》、《山东浮城》、《湾仔码头的历史》、《威海卫:港警曾经的招募地》、《山东威海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6 06:24 AM , Processed in 0.0447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