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0

地震預報慘變河蟹對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4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盡論中國:地震預報慘變河蟹對象
2010年04月15日
(未有評分)瀏覽人次:0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
內地每逢大地震,都會爆發一輪地震預測預報的爭論,今次青海玉樹大地震也不例外。因為中國地震局上月剛公開表示:全球強震可能還會持續,但大多發生在環太平洋地區,中國大陸暫時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言猶在耳,玉樹就發生 7.1級地震,造成 400多人死亡,民眾不能不提出質疑,甚至有人嘲諷:大地震前有三個明顯徵兆,包括井水異常、牲畜反應異常和專家出來闢謠。
自 1970年代開始,中國的地震專家就成功測報了一系列大地震。 1975年 2月 4日,遼寧海城發生 7.3級地震,但由於預報及時,當局部署防範,震區 830萬人口只有 1,328人死亡。相比之下, 28萬人口的玉樹,因未有地震預報預防,可謂傷亡慘重。

扣壓預報免承擔失準風險
為甚麼相隔 30多年後,中國地震專家反而未能準確預報大地震呢?其實,不是專家們沒有能力預報,而是他們的預報被當局「河蟹」了。官方《瞭望》周刊上月披露, 2008年四川 5.12大地震之前,不少專家都準確地預測到了。但是,有的預報被地方政府或地震局的官員扣壓,有的專家更遭到打擊報復,有份預報地震的德陽市防震減災局主任科員潘正權,就因「擅自」接受記者訪問,被勒令提前退休。
地震的預測預報迄今未有完善的科學機制,當局動輒要專家提供地震的準確時間、地點、震級,如此苛求,看似尊重科學,實際上是為了推卸責任。一旦預報失準,疏散了民眾,造成停工停課的損失,誰來承擔?官員們寧願以天災難測作為搪塞而草菅人命,也不願為挽救千萬民眾的生命而去冒一絲風險。
中國地震局前副局長何永年接受《瞭望》訪問時慨嘆:「時代不同了,海城地震今天就有可能報不出來。」不是今天的科技水平退化了,而是今天的政治環境使然。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原則下,地震預報已成為河蟹對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3 09:32 PM , Processed in 0.0344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