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6|回复: 6

[史地人物] 【大师】赵超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6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超构(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超构(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9: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超构(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基百科:赵超构


赵超构(1910年-1992年),笔名林放,浙江省温州市文成人,中国著名新闻编辑,社会活动家和杂文家。1946年创办《上海新民报》(晚刊),写有新闻性杂文万余篇。

赵超构1930年代进入报界工作,先后就职于《南京朝报》和《重庆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这一期间写有大量时事评论,社会批评,杂文。较有代表性的有《可惊的贪污案统计》、《土匪的公道》、《人品的高下》、《抗租》、《定海大惨剧》、《六百人之死》揭露了那一时期的社会阴暗面。1944年访问延安,写有长篇通讯《延安一月》(类似斯诺的《西行漫记》)。1946年创刊的《上海新民报》,创刊伊始,赵超构以副总主笔的名义兼任总编辑。

1949年之后担任过新民晚报社社长,1-5届全国人大代表,6、7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参议会常委。在新闻领域担任过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赵超构是宋太宗的41代裔孙。

1992年赵超构辞世,享年83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0-5-26 11:25 编辑

百度百科:赵超构


1.jpg



   赵超构(1910~1992年),笔名林放。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於温州府瑞安县大峃镇龙川村(今属文成县大峃镇),民国初年随父迁居瑞安县云周乡屿头村(今浙江瑞安市云周乡屿头村)。赵匡胤四十一代孙。

  早年就读于温州艺文中学,瓯海公学和省立十中,都因参加爱国运动被迫退学。民国十八年(1929)去日本,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经系,任南京《朝报》编辑。民国27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撰写《今日论语》。民国33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向大后方人民介绍延安真实情况。

  民国35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版晚刊,任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篇幅短小,但笔酣墨饱。远至世界各地政坛风波,战场烽烟,近在街头巷尾社会见闻、市井琐事,无不聚其笔端。常从群众舆论中撷取材料,发为评论,切中时弊。发生在境内的“臧大咬子血案”、公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李公朴闻一多大会、摊贩事件、劝工大楼血案等等重大社会政治事件,都著文发表于《今日论语》,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呼喊。民国36年5月,《新民报》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民国37年冬,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避居香港,次年进入解放区。

  上海解放后返沪,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1958年报纸改名《新民晚报》,侧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生活。赵超构任社长,提出“广、短、软,软中有硬”的办报方针,使晚报适合各层次读者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晚报辟《未晚谈》专栏,经常撰文评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赵超构在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一生撰写评论和杂文总数近万篇,深受读者喜爱。出版的文集有《延安一月》、《世象杂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赵超构的“十六字办报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6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7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2 11:31 AM , Processed in 0.0473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