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0

北约空袭巴哨所:要不要送孩子当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8 05: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约空袭巴哨所:要不要送孩子当兵?

1,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由,战争太残酷,非人所能想象。国人受红色革命电影影响,看到的总是“鬼子被打死”,游击队凯旋而归,不知道真实的战争是何等的残酷,不知道“英雄”的血流光了也会死的。尤其现代战争,直升机发射一枚空对地导弹,40个人,除了一名执勤哨兵,无一幸免,大家应该去想,那是一种什么情形。刚买进一支股票,第二天就跌没了,是什么心情?本想把孩子送到部队,盼着能混个一官半职,至少复员后能安排个好一点的工作,转眼人就没了,又是什么心情,这与炒股被套又有何不同?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第一个踩上地雷牺牲的是一个刚入伍的新战士,每次阅读有关中越反击战的文章,我都会特别注意对这件事的叙述,因为这位新战士就是当时我们县广播局一位副局长的弟弟。这位副局长是托了人情,走了后门才把弟弟送去当兵的。
2,一个人的牺牲,对整个家庭和周围的人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根本不是什么“换来千百万人的幸福”,只是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与利益集团的一笔不等价交换。70年代初,榴弹炮一营在炮兵实弹射击训练后,因弹药管理失误,造成三人严重烧伤,最终全部死亡。尽管团领导决定予三人以因公牺牲处理,授予烈士称号,但后来发生的事情令人扼腕。三人中有一位是来自山东临沂农村的排长,结婚不久,有一个儿子。地方政府给烈士家庭一个“招工”指标,安排工作(70年代初还有这样的好事),最终由烈士的妻子使用了这个“指标”。令烈士母亲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实她应该首先想到),儿媳妇一参加工作,立刻扔下祖孙二人重新嫁人。此后,每隔一段时间,部队招待所里就可看到可怜的农村老太太手牵一位年幼的小孙子的身影,据说,每当祖孙二人生活陷入困境,难以为继的时候,村里就给开一张介绍信,让她们去找部队解决。寒冬腊月,老奶奶领着小孙子行程数百里找到部队,除了吃几天饱饭,部队最后也只能给40块钱,打发她们回家。其实,卡扎菲以数千美元一天的代价雇佣专业的雇佣军保护自己,这才是最合理,最公平,也是最具有可持续性的解决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5 12:26 AM , Processed in 0.0348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