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编译刘利贞/综合外电】
2013.02.28 03:06 am
拜付费下载和订阅服务等模式日渐普及所赐,音乐产业去年的全球销售意外出现1999年来首见的成长,意味因盗版猖獗而连年衰弱的唱片业,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复苏曙光。
国际唱片业联盟(IFPI)26日公布,去年全球音乐销售成长0.3%至165亿美元,成长幅度虽微小,也远不及1999年营收达顶峰时的390亿美元,却是十多年来首度增长。
代表全球约1,400家唱片业者的IFPI执行长摩尔(Frances Moore)说:「2012年全球唱片业显然已踏上复苏之路,我们可以感受到许久不曾出现的鼓舞气氛。」
音乐产业的营收从1999年的高峰迄今萎缩逾40%;无法顺利转换数码商业模式的唱片公司很难与线上盗版音乐竞逐消费者的青睐。
不过,数码销售与其它新的营收来源,去年已成长到足以弥补持续滑落的CD销售。
Sony音乐娱乐公司国际部执行长柏格(Edgar Berger):「在数码革命开始时,大家都说数码化将扼杀音乐产业」,但现在反而是「数码化挽救了音乐事业」。
数码音乐的营收有多种来源。去年数码营收成长9%,占总营收达34%。从苹果iTunes等付费下载服务的收入持续攀升,去年全球单曲与专辑下载达43亿人次。
Spotify、 Rhapsody、Muve等音乐串流业者的订阅服务也显著成长,去年这类服务的用户增加44%,已达2,000万人。
新踏进音乐领域的企业,包括即将推出音乐订阅服务的苹果和Google,将确保唱片公司获得更多订阅与版权收入。另外还有其它类别的音乐产品与广告营销用音乐等收益,也持续增长。
然而音乐产业的发展状态仍相当不均衡。
去年全球20大音乐市场中,只有8个出现成长;俄罗斯、中国等「新兴」市场盗版依旧猖獗,合法数码服务难以站稳脚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