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推特创办人史东攻社群 先冲用户再谈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5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日报╱编译 简国帆】
2014.05.05 03:44 am

社群媒体推特(Twitter)共同创办人史东(Biz Stone)过去也不知道推特会有现在这么大的规模。但2006年底有件事改变他的想法,当时推特「预测」出地震。他记得他那时瞄了一下手机,看到圣荷西发生地震,几秒后旧金山也发生地震,他说:「推特推文的散布速度竟然比震波还快。」

他说,推特背后的概念很基本:帮助人们触及大众。他在谈到推特和他自己的意外成长旅程时说,成功有一部分归诸于运气,但他说,即便他看起来是在一夕之间功成名就,这也是靠著时机、保存实力并花上十年的工夫才得以成功。


8654247-3415157.jpg
图/经济日报提供

如今,40岁的史东自行创立另一个社群媒体业者Jelly,开发一款新的应用程序,让人们透过社群网站的连结询问与回答问题。史东2011年起未再担任推特的全职工作,但仍是顾问。

史东出生于波士顿,先进入东北大学就读,接著到麻州大学念书。

他休学后,进入Xanga和Blogger等网络公司任职;Blogger由另一位推特共同创办人威廉斯(Evan Williams)创立,后来被Google收购。

史东和威廉斯、以及其它两位共同创办人于2006年推出推特。推特去年秋季挂牌上市后,市值达到约250亿美元,史东说,他已出售持有的部分股票,但仍拥有「相当多股权」。

史东刚出社会时生活很困苦,当时他住在旧金山一栋无电梯公寓的九楼,他和妻子因为买不起家具,就睡在地板上,用电视纸箱当餐桌,后来他在Google的同事用咖啡罐集资800 美元,好让他买张床,但他最后用这笔钱付清他用来开车上班的丰田汽车租金。

最后,Google挂牌上市时,史东终于能清偿所有债务。他接著和威廉斯一同离职,创立播客(podcast)的新创公司,但后来公司倒闭,因而被迫改弦易辙,成立另一家后来孕育出推特的企业。他们创立推特时根本没有营运计画。

史东说,老派的生意人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很疯狂,但在展现出服务的价值前,就先建立商业模式,这根本是本末倒置,相反地,他鼓吹应该先建立产品的庞大用户群,再来烦恼获利。但他也坦承,这种哲学最适用于新媒体业者,「如果是开书店,又是另一回事」。

至少这种哲学很适用推特。史东说,他们早在服务的价值能达到10亿美元前,即建立10亿美元的品牌。但社群媒体赚到的钱能和这些价值相符吗?他认为应该更抽象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数亿人每天参与、做不同事情的系统,能赚到钱吗?答案是「绝对可以」。虽然推特还没获利,但他说,该公司已从广告赚进营收。

人们在社群媒体联系的数量惊人,也启发他创立Jelly,史东很想知道,聚集这么多网络连结的目的为何。他说,若人们只想看家人的动态,那也很好,但互联社会的真正前景在于,人们藉此帮助彼此。他认为,要平息社会争议的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科技业者合作推动社会责任计画。

史东现在除了经营Jelly,也是个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他已支持Square和Medium等科技公司。他也会定期和其它推特共同创办人见面,但他也发现,大家的时间愈来愈难约。

他说,威廉斯比较好约,因为他们都还年轻,而多尔西现在是个冲劲十足的亿万富豪,比较难约。史东笑著挖苦多尔西说,多尔西想当纽约市长,也想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担任最多公司的执行长。

(综合外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8 12:12 AM , Processed in 0.0681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