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2|回复: 0

《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

网易新闻

a829.jpg

a830.jpg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仅1857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通过500张罕见西方版画和50万字西方记者一手现场报道,为我们展现了19世纪中国世俗社会生活场景。专题编辑/李萌 闻烜 蔡捷文 供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a831.jpg

1858年1月23日刊,大败鬼子真图,珠江上发生的佛山水道战役——根据一幅中国画绘制。

a832.jpg

1842年11月12日刊,“复仇女神号”运输船炮击中国战船——根据东印度公司拥有的一张速写绘制。在攻占广州和1840年以来在中国的几乎所有战役中,“复仇女神号”战功卓著。

a833.jpg

1858年6月26日,英国与中国在天津举行和平条约签订仪式。


a834.jpg

1861年1月5日刊,去年10月24日,额尔金伯爵进京签署英中和约——根据本报特派画家从安东门上所画的速写绘制。


a835.jpg

1861年1月5日刊,英方大使进京签订和约。


a836.jpg

1861年4月13日刊,中国赔偿战俘及家属的银两正在过秤。去年10月15日,克兰忒爵士发布了一项声明,要求中方为英国战俘们支付赔偿,并与英国签订和约,否则便要洗劫北京城。


a837.jpg

1860年10月13日刊,北京城地图。北京由一些环城组成,每一个都由环绕的高墙隔开,共16座城门,占地面积25到28平方英里,里面有大量园林,房子极少超过一层。


a838.jpg

1861年4月6日刊,中国火炮,分别为第二号、第四号、第六号炮。画报上写道:17世纪末,南怀仁教中国人如何用黄铜和铸铁造大炮时,还有人抵制。但直至如今,中国人仍不知道我们镗孔的方法,更不知道镗来复线的方法。这些炮堪称古董。


a839.jpg

1844年12月7日刊,一张奇怪的关于英国军舰的中国画。一位中国画家所画的一艘刚刚抵达香港的英国军舰。中国人在最早见到英国轮船时称之为“火妖怪”。


a840.jpg

1857年4月25日刊,关于英国水手的一幅中国漫画。图上的解说文字为:“此物出在浙江处州府青田县,数十成群。人御之化为血水,官兵持炮击之,刀剑不能伤。现有示,谕军民人等,有能剿除者,从重奖赏。此怪近因官兵逐急,旋即落水,逢人便食,真奇怪哉。”


a841.jpg


a842.jpg

1853年11月5日刊,南京的太平军首领和士兵们。


a843.jpg

1857年3月14日刊,中国的叛匪。


a844.jpg

1855年12月21日刊,南京太平军叛匪。


a845.jpg

1855年12月21日刊,年轻的南京叛匪。画报记者描述称太平军起义者的模样极为怪诞,因他们与天朝的普通习俗反其道而行,把头发留很长。


a846.jpg


a847.jpg

1846年2月7日刊登,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在香港的随从行列——根据维多利亚城一位记者的速写绘制。香港的维多利亚城曾因英国当局接待清朝的钦差大臣耆英而成为了一个举行盛大庆典的喜庆场所。


a848.jpg

1861年1月5日刊,北京街景,一大群天朝子民在围观“蛮夷”。在城楼前的一个十字街口密密麻麻地站着一大群惊讶不已的北京居民,张口结舌,瞪大眼睛注视着站在城门前的欧洲士兵。


a849.jpg

1873年2月22日刊,北京天坛。


a850.jpg

1857年4月4日刊,中国的罪犯被押往刑场——根据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绘制。


a851.jpg

1857年4月4日刊,中国罪犯用铁环绞刑处死——根据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绘制。


a852.jpg

1857年4月4日刊,中国罪犯的头颅被放在笼子里示众——根据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绘制。


a853.jpg

1857年2月14日刊,广州城墙之内的街道——根据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绘制。


a854.jpg

1857年4月18日刊,被烧毁前的广州外国商馆“十三行”——根据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绘制。


a855.jpg

1858年5月22日刊,广州的一位英国商人在街头叫卖他的商品。


a856.jpg

1873年4月5日刊,上海的一家当铺。拿到当铺来做抵押的主要是衣服。当冬季结束之后,许多人会把衣服拿来抵押一小笔钱,他们认为东西放在当铺里比较安全。当时在上海英租界里有家这样的当铺。一些偷来的财物若值钱一般都在大当铺里。假如抵押者不能在六个月或八个月之内赎回抵押物品,物品则归当铺老板。

a857.jpg

1854年4月7日刊,德鲁里巷剧院里中国杂技剧团为英国观众表演“飞刀”节目。

a858.jpg

1857年7月18日刊,伦敦画报特派画家在中国画速写。


a859.jpg


a860.jpg

1857年2月14日刊,中国的订婚仪式——根据一位中国画家的作品绘制。


a861.jpg

1873年1月4日刊,中国的婚礼行列之一。新娘坐着花轿前往婚礼,她的父母或直系亲属分别骑马护送她到婆家。同行的还有仪仗队的鼓乐手、旗手和身穿制服、抬着嫁妆的仆人。


a862.jpg

1873年1月4日刊,中国的婚礼行列之一。


a863.jpg

1873年1月4日刊,中国的婚礼行列之一。新娘应该出自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家庭。她身边的一切都标志着财富和世俗的尊贵。


a864.jpg

1873年1月4日刊,中国的婚礼行列之一。


a865.jpg

1873年1月4日刊,中国的婚礼行列之一。

a866.jpg

1868年8月8日刊,上海的一次中式婚礼。新郎是在日本函馆某商号当代理人的一位35岁男子;新娘20岁,是本地一位富商的女儿。所有的来宾都身穿他们最好的衣服。

a867.jpg

1873年1月4日刊,北京的皇宫举行中国皇帝的婚礼。当新娘到达位于后宫的目的地之后,东西两宫皇太后都会来到新娘所坐的黄色大轿门口迎接她。盛大的皇室婚礼跟普通娶亲行列有所不同,后者的衣服颜色以及那些彩色旌旗、龙形纹章和谜一般的箴言都是天子皇宫里所特有的。


a868.jpg


a869.jpg

1858年11月20日刊,中国的鸦片鬼。在中国人躺下来抽鸦片的房间里摆着许多木床,床上有可以倚靠的枕头,一般来说还有一个可供赌博的偏房。


a870.jpg

1858年12月18日刊,鸦片行两位合伙老板在监督鸦片浸膏的制作过程。鸦片贸易主要掌握在英国和印度帕西商人的手中。他们将鸦片卖给中国的代理人和商人,再由后者加工成可供人们消费的鸦片浸膏。这一过程包括好几道煎熬浓缩、过滤和脱水,直至浸膏变得跟粘稠的糖浆一般。

a871.jpg

1858年12月18日刊,正在抽鸦片的夫妇,一个奴婢站在一旁伺候,手里端着一个盛有米糕的盘子。


a872.jpg

1858年12月18日刊,鸦片鬼在花光了所有的钱之后卖光了衣柜里所有的衣服。


a873.jpg

1858年12月18日刊,鸦片鬼在卖完了家里贵重的衣服后开始卖家具,用极贱的价格换取继续抽鸦片所需要的钱。


a874.jpg

1858年12月18日刊,鸦片鬼向妻子和女儿乞讨买鸦片的钱。


a875.jpg 1858年12月18日刊,在疾病和痛苦的折磨之下,鸦片鬼中年夭折,妻子和兄弟正在哀悼躺在破席子上的鸦片鬼。他的尸体旁插着几根香,并摆着几块米糕,以作为祭祀死者的供品。

a876.jpg


a877.jpg

1842年6月4日,中国的道光皇帝。画报称当时道光皇帝及其王国均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英军所向披靡。


a878.jpg

1858年2月13日刊,两广总督叶名琛——根据中国画家的一幅作品绘制。中国人从广州运走了他们的货物和动产,并在地下埋了许多地雷,以便能炸死尽可能多的番鬼。叶名琛本人亲自督办此事。


a879.jpg

1861年4月13日刊,清朝将领、郡王僧格林沁——根据贝亚托先生的一张照片绘制。


a880.jpg

1842年12月17日刊,中国的大使。


a881.jpg

1865年9月30日刊,詹世钗与妻子和仆人站在一起。当时他19岁,是已知最高的中国人。詹世钗身高7英尺8英寸,体重约280磅。他因鹤立鸡群的身材被称作“詹五九”。他的妻子跟普通的中国女子一样,也缠着小脚。他的仆人是身高仅3英尺的侏儒。


a882.jpg

1858年6月5日刊,广州的英国警察和中国警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8 03:02 PM , Processed in 0.0816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