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香港反对派分裂成舆论焦点 “真普联”难解激进派与温和派矛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2 05: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反对派分裂成舆论焦点 “真普联”难解激进派与温和派矛盾

来源:环球时报 /观察者网
2014-05-12 09:25:54

香港特首普选方案必须获得立法会2/3议员支持方能通过。作为“关键少数”的温和反对派一直与激进反对派捆绑,但日前“占领中环”商讨日投票令“真普联”(全称“真普选联盟”)“梦醒”,有意与激进反对派切割。香港舆论普遍认为,温和反对派是香港能否落实2017年特首普选的关键,他们应该拿出政治勇气,尽快摆脱捆绑,与中央沟通。


“真普联”早前推动与《基本法》相违背的“三轨方案”,提议特首选举包括公民提名、政党提名及提名委员会提名3个机制。6日是所谓的“占中商讨日”,签署“占中意向书”的支持者投票选出3个含有公民提名的方案,包括学术界(除要求公民提名外,还提议废除四大界别,有立法会直选议员组成提名委员会)、“人民力量”方案和“真普联”的“三轨方案”。但“人民力量”罔顾政治道德,当天鼓动支持者投票给自己的方案,令其他方案出局,反对派内部因此爆发骂战。

反对派分裂成香港舆论焦点

a117.jpg

香港漫画展现“真普联”召集人郑宇硕难以弥合温和派与激进派矛盾

《明报》11日称,民主党的单仲偕10日在参加电台节目时透露,本周将开会决定在“真普联”的角色,不排除退出“真普联”、减低参与度,或另组平台推动民主。他批评“人民力量”违反政治诚信,操守有问题。参加同一节目的“人民力量”刘嘉鸿反指一些反对派议员早就“脱轨”,点名批评公明党议员汤家骅等人曾公开表示支持其他方案。据悉,单仲偕和党友黄碧云14日将应邀到中联办。他说,民主党会拿出政治勇气与中央沟通,不会“畏首畏尾”。

公民党议员汤家骅也批评称,“占中”6月22日举行的所谓全民投票是用来“授权”反对派议员与中央商讨,但届时得出的方案必然包括公民提名,而温和派不愿意拿这样的方案与中央讨论。他还说,“泛民团结论”很天真,在当前形势下,温和派如果继续推动一些符合《基本法》的温和方案,就会被人攻击为出卖香港,不应该为“团结”而捆绑。不过,“人民力量”10日晚表示不会退出“真普联”,反批民主党这样做是要“转为支持没有公民提名的方案铺路”。

“香港2020”召集人、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趁机拉拢温和派。她称,“占中商讨日”的投票结果没有反映温和派市民诉求,温和派今后应考虑是否继续与激进派合作;中央已表明不接受公民提名,不一定接受公民推荐,“我们是否一定要硬碰硬呢?”“真普联”召集人郑宇硕11日承认有分裂危机,呼吁泛民各党派求同存异,让支持泛民的名义聚集。另外,泛民正在酝酿第二波绝食行动,75岁的李柱铭可能参与。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分析称,泛民政治光谱本身就很广,“真普联”从一开始便是“勉强凑合”。他认为,“真普联”存在两条路线,部分以公民提名作为底线,部分则是无筛选,联盟内存在分歧已是现实,不应以“家和万事兴”的做法掩盖分歧。《明报》称,“真普联”成立初期,成员之间曾就27名泛民议员是否应该捆绑投票出现争论,“人民力量”坚持捆绑投票,否则不加入,民主党则表示不同意,最终双方不了了之。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卢文端10日称,温和反对派手握通过政改的“关键少数票”,如果他们继续与激进反对派捆绑,将是最大的输家,因为全港市民会将不能普选的责任归咎于他们。民建联主席谭耀宗称,政改咨询初期已观察到反对派分裂,这源于激进反对派不考虑《基本法》规定,所提出的方案排他性强,只谈所谓公民提名,令其他人的选择受到忽略。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陈长勇直言,“真普联”分裂并非坏事,因为“学界方案”一旦成功当选,届时温和反对派的政治压力会更大。他形容3个“占中”方案就像炸弹,“绑住3个炸弹在心口,迟早炸断普选。”

香港《文汇报》称,立法会共有70名议员,要落实2017年特首普选及改变2016年立法会生成办法,必须获得2/3即最少47张赞成票,但不包括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当前建制派在立法会只占42席,反对派占27席,因此最少要争取到反对派4至5票,立法会才有望通过政改方案。因此温和反对派未来是沟通还是对抗,将成为香港能否落实普选的关键,“反对派不分裂,温和派继续被激进派捆绑,香港普选梦将难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5 10:17 PM , Processed in 0.1011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