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11-30 07:56 AM 编辑
揭秘被中央军委表彰一等功潜艇:372艇的秘密
2014.09.05 12:27:01 新浪军事图片
日前,我海军为372号潜艇记集体一等功,该艇艇名为“远征72”,是我国引进的“基洛”级636M型常规潜艇中的一艘。
作为世界上静音性能最优秀的常规潜艇之一,俄罗斯“基洛”级素有“大洋黑洞”之名。
自1994年引进首批两艘877EKM型以来,到2006年,中国海军共引进了12艘“基洛”级常规潜艇。它们不仅大大提高了我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对国产潜艇的研制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9月2日,中央军委、海军分别为王红礼和372号潜艇记一等功。372艇艇名为“远征72”,是我国引进的“基洛”级636M型常规潜艇中的一艘,于2006年开始服役于南海舰队。新浪军事本图集将揭秘“基洛”级来华的20年故事。
在“基洛”到来之前,中国海军常规潜艇部队的主力是老旧的033型及其改进型035型。这些潜艇虽然历经改进,但总体性能,尤其是水下航速和静音性能等领域已经和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虽然在这一时期,第二代国产常规潜艇039型首艇320艇已经下水,通过80年代与西方的技术交流,该艇在艇载设备方面技术提高明显;但囿于国内基础所限,其总体设计仍有浓重的035型潜艇的痕迹,其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并不能满足海军的需求。
在空军引进苏-27之后,海军也紧随其后赴俄洽谈引进“基洛”级常规潜艇事宜。头两艘引进的877EKM/M型本是其他国家的订货,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开工,因苏联解体工程中断而被我国买下。图为首艇“远征”64艇完工交付时的珍贵图片,注意背景中正在建造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远征”64和“远征”65分别在1994年和1995年交付中国海军,从此开始了“基洛”级与中国海军20年的故事。图为“远征”65艇交付仪式上,俄海军将领检阅我海军接艇部队。
区分877EKM的外部特征是其尾部没有636那样的“断阶”设计,另外在尾部末端还有一个小小的垂直面。从下图可以看到,877EKM还尚未装备著名的7叶大侧斜螺旋桨,这种螺旋桨需要优秀的加工工艺制造,可以有效降低潜艇噪声。
两艘877EKM/M交付后,中国海军对其性能非常满意,计划进一步订购。此时中方人员了解到,俄罗斯已经研制出了877型的改进型636型潜艇,具备更强的静音性能,整个动力系统均有升级。但由于此时俄罗斯经济极度困难无力装备,海军遂果断做出了提前引进636型(下图)的决策。
1996年,两艘636型潜艇先后开工,仅用了两年时间,被命名为“远征”66和“远征”67的两艘潜艇就先后完工交付,说明俄国人应该是使用了一些之前停工的877EKM潜艇的现成部件。两艘636型潜艇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此时拥有了俄罗斯海军都还没有装备的最新型常规潜艇。
四艘“基洛”级潜艇到来后,让长期处于闭门造车状态的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大开眼界。在90年代中后期危机四伏的年代里,凭借其优秀的静音性能和武器,它们也是人民海军水下舰队中最让敌人胆寒的利刃。
早期“基洛”级潜艇完工回国时,需要向外国公司租赁大型半潜船用于运输。随着2002年由广船国际建造的“泰安口”号半潜船交付,后续引进的“基洛”均使用国产半潜船运输回国。
2002年,中国海军再次向俄罗斯订购了8艘性能更先进的636M(M在俄语中意为改进型)型潜艇,这8艘潜艇由俄罗斯3家造船企业承建,于2006年之前全部交付,平均分给了东海和南海两大舰队。372艇是其中的第五艘,由圣彼得堡海军造船厂建造,2006年5月30日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