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1

观点爆争议 英教授:癌症是最好的死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合晚报╱编译彭淮栋/综合报导】
2015.01.02 03:57 pm

英国华威大学荣誉教授、《英国医学期刊》前主编史密斯在该刊博客撰文,认为癌症是人最好的走法,因为患者有时间说再见,而且痛苦可由「爱、吗啡、威士忌」来减轻。他的说法引起癌症慈善机构和许多人批评。

史密斯表示,癌症是最好的走法,因为它给人机会承认自己终有一死的事实,接受事实后善自排遣。

用「爱、吗啡、威士忌」减轻死亡痛苦

史密斯认为,从癌症到真正的走,有一段时间,这段期间,患者可以向所爱的人说再见,听心爱的音乐,读喜欢的诗,以及好好留言。「爱,吗啡、威士忌」能协助减轻死亡的痛苦。

史密斯承认他的看法「浪漫」,但他认为公益机构应该不要再斥资几十亿寻找癌症的疗法,因为这是老化人口的最佳走法。

英国纯由民间集资成立的「英国癌症研究」组织指他的说法是「虚无主义」,没有顾及生命被癌症切断的年轻人。该组织说,研究因此应该更积极,因为愈了解癌症,人就愈多选项。

史密斯引西班牙电影导演布纽尔为例。布纽尔曾警告,很多病人「靠现代医学的奇迹延命,结果还是死得很恐怖」。布纽尔1983年死于胰脏癌,最后一周和耶稣会士讨论神学。

史密斯说:「死于癌症是布纽尔最好、他和死亡最亲,他最希望,而且得到的走法。」

史密斯说:「如果得癌,你可以反思你的人生,留下遗言,最后一次旅游,听你爱的音乐,读你爱的诗,以及依照你的信念和你的造物者晤面,或者永忘一切。」

史密斯在BBC主持医学节目,他常问观众他们希望怎么走,大多数人答「猝死」。史密斯说,猝死可能对自己好,但周遭的人难受,特别是如果你留下未能愈合的重要关系创伤。死于器官衰竭,则使人在过程中任凭医院和医师摆布。

最新数字显示英国每年有33万人诊出得癌。

一位女读者指责史密斯「无知又麻木」,她说:「几年前眼看着家母迅速被癌症摧残,期间我不曾认为那对她或我们是最好的走法。她的身体最后放弃的模样烧灼在我心灵上,而那不是我希望的回忆。」

「有机会说goodbye?她最后几周是没完没了的医护,以及她焦虑、害怕结局会怎样,是一切恶化和恐惧。」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09: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罹癌只因运气差? 医师:好习惯助细胞修补



【联合晚报╱记者陈丽婷/台北报导】
2015.01.02 01:26 pm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科学》期刊发表研究,显示癌症大多非关家族病史或环境因素,而是起于「运气欠佳」,亦即细胞分裂时基因发生有利癌症生成的随机突变。

国内医师强调,长期抽菸、吃油腻食物等不良习惯还是会增加罹癌风险;至于有些老菸枪并未罹患肺癌,主要是因个人细胞遭破坏后的修补能力不同 。

美国这项研究结果显示,癌症的原因有三分之二是基因出现刺激肿瘤生成的随机突变,另外三分之一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基因。台北荣总内科部血液肿瘤科医师赵大中表示,不能否认罹癌确实与运气、机率有关,但与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也有关联性。

他解释,每个人身体细胞的修补能力不同,例如有人抽菸多年,却没有罹患肺癌,因素很多;当抽菸产生毒害破坏身体细胞时,有些人很幸运可以修补细胞,但有些人却无法修补。

赵大中说,外来刺激愈多、破坏细胞,当然会增加罹癌的机率,因此,医学上一直提醒民众不要抽菸、喝酒,饮食应清淡、多吃蔬果,都是要减少刺激,让身体有更好的修补及免疫能力。

他举乳癌为例,乳癌有10%到15%与家族遗传有关,其余则与家族遗传找不出关联性,同样也是机率问题。因此,医学界不断建议民众,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才能尽量减少外来刺激,并定期筛检,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7 01:53 PM , Processed in 0.1053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