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1

上周末,刷爆你朋友圈的都是些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9 06: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杰伦姚贝娜余秀华 那些上周末刷爆你朋友圈的都是谁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19 15:16:00

x41.jpg 末这两天,你朋友圈是不是有种刷也刷不完的赶脚。

1月16日下午歌者姚贝娜因乳腺癌不幸离世;17日,演艺圈大咖周杰伦在英国完婚;18日,国足2:1战胜朝鲜获得开天辟地三连胜。加上脑瘫“诗人”余秀华走红,这个周末貌似真的发生了好多事,虽然这些铺天盖地的消息挤满了小编的朋友圈,但说起来心情还是有点复杂的。


【昨晚,满眼尽是周杰伦】

北京时间17日晚9点半周杰伦昆凌在英国约克郡塞尔比镇的同名教堂举行基督教结婚仪式,正式成为夫妻。两人在牧师见证下,互换戒指,交换誓词,双方父母都在场。

连续8年台湾地区唱片销售冠军、15座金曲奖得主、CNN亚洲最具影响力人物、惟一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语男歌手……一代男神就此找到了归属,难免让追了多年的粉丝们心中涌上一丝酸楚。众粉丝再次涌上天台:容我先跳!

x36.jpg


小编的朋友们用抛周杰伦大婚时的照片送去祝福。嚯!还真是够奢华。据报道,婚礼总共花费452万元。你说不算贵?这是还没算新娘的珠宝,昆凌大婚上的皇冠价值656万,铂金钻石项链价值534万,还有餐饮乐队的费用。除此,婚纱照就拍了将近100万的。整个婚礼在各个方面都是按通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的标准操作的。

啧啧,姑娘你上辈子是拯救过世界么?一票女粉丝哭晕在厕所。不过,话说,周董只有一个,“公主”也不是谁都能当,一场古堡婚礼结束后,我们还是回到现实,活在当下。

威廉古堡的即视感,童话,终归是童话。

【姚贝娜,说好的要幸福呢?】

1月16日,青年歌手姚贝娜病逝,而这本该令人痛心的消息却因媒体报道添了一份莫名的喧嚣。

17日,《深圳晚报》记者被爆料,一时间“三位深晚记者伪装成医生助手溜进太平间偷拍”的消息传遍朋友圈。有人接着“医生手术室自拍”的线头,对所谓媒体道德底线问题再次上纲上线,痛斥媒体无良。也有人在为媒体喊冤,一篇《每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的文章在3小时内被转发了10万余次。文中写到,“平衡公众形象和写稿大牛,是记者的本职,无关情怀。”

而后,有媒体表示,深晚记者进入的并不是太平间,而是姚贝娜接受眼角膜捐献手术所进入的手术室。来回争吵了几个回合之后,17日,《深圳晚报》更新微博,发表道歉。简短的道歉信中,该报称已获姚父谅解,并撤回基金会项目。

爆料的姚贝娜经纪人删掉了指责《深圳晚报》的微博,当事媒体也表现出一副“让我们安静致哀”的姿态。小编认为,跟一个逝者相比,你们觉悟的真是太晚了。人生百态,世事无常。愿逝者安息,姚贝娜把歌声留给歌迷、光明留给了世界,希望人们多些追忆少些愤慨。

x37.jpg

《深圳晚报》17日的头版


【国足:give them color see see!】

抹去痛失青年歌手的哀伤,中国队在亚洲杯的表现真的是“震惊全场”。三连胜!中国队亚洲杯39年历史上首次小组赛全胜晋级!

在18日与朝鲜的比赛中,开场45秒,梅方助攻孙可闪电破门!第42分钟孙可再下一城。下半场中国队比较被动,第56分钟朝鲜队扳回一分,但2:1的比分保持到了终场。

x38.gif


45秒就进球,你考虑过对手的感受么?

还有现场球迷的助威标语是这个样子,未免也太(gan)不(de)谦(piao)虚(liang)了。

x39.jpg


【别急着给她扣“中国狄金森”的帽子】

湖北诗人余秀华火了。余秀华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脑瘫患者和农村妇女的身份和诗歌写作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写得还不差。这有点像个励志故事。“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诗刊》编辑刘年这样推荐余秀华。

要不我们先来读一首如何?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x40.jpg


读过余秀华最出名的一首诗歌之后,再来看旅美作家沈睿的《农村女诗人余秀华: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一文,此文在上周也是没少在朋友圈出风头,不同于鲸书所写的《惊恐庞麦郎》,沈睿对女诗人余秀华还是保留了除了诗歌以外的赞扬。在“极限”、“唯一”、“绝对”等猛词和一个骇人听闻的题目的护航下,有人已经将余秀华称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

正如北青艺评的李壮所言,余秀华的作品温暖、抒情、可读,但在本质上更像心灵鸡汤。她的走红,是因为满足了人们对底层人群的另一种想象:如果说那个口口声声台湾血统却分不清基隆与台北的庞麦郎是一个笑话,那么余秀华则更像一个童话。

在文章中作者说,“凡是不打动我的诗歌,都不是好诗歌”。问题在于,个人被打动本是一个十分暧昧的标准。或许,不管是庞麦郎还是余秀华,都是被贴上“底层现象”标签的公众想象。有网友表示,因“猎奇”之心而去过誉一位诗人,不仅是对诗歌不尊重,也是对这名诗人本身的不尊重。

我们一遍遍地沉醉于“越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的爱情想象之中,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意淫?就像《甄嬛传》里的皇帝,面对一个备受委屈的答应,笑着翻了她的牌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9 07: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30 09:49 AM , Processed in 0.0797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