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1|回复: 2

[军事] 《出鞘》2015-01-27:露西亚雕弓:S-300PMU系列防空导弹的中国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美媒1月25日称,俄罗斯最近披露,已同意向中国出售6个营的新型S-400防空导弹系统。每个导弹营将花费5亿美元。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有着长期使用S-400前身S-300PMU家族防空导弹的经验。《出鞘》为您讲述我军的S-300PMU系列地空导弹家族。




2.jpg
早在1958年11月,我军就引进了五套S-75“德维纳河”地空导弹系统,不仅在1959年10月7日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D型高空侦察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防空导弹首次击落飞机的战绩,它和国产型红旗-2在国土防空作战中还先后击落了5架U-2高空侦察机和1架米格-21R战术侦察机,战果辉煌。




3.jpg
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面对80年代苏联空军强大的战略战术空地打击力量,红旗-2家族仍是我空军唯一的防空导弹。而早在越南战争空地对抗后期阶段中,S-75已经被证明无法和美军先进战术飞机以及电子干扰系统对抗,在中东和两伊战争中,S-75更彻底成为“百发一中”的“电线杆”。




4.jpg
海湾战争中美军让人目瞪口呆的“空地一体战”带给那一代中国军人的震撼可谓影响深远。回望90年代初的中国空军,如果说航空兵部队尚有一些二代机,那么地空导弹部队就连一套类似S-125“涅瓦河”的二代地空导弹系统都没有。这种越战级的地导体系完全无法给美国空军造成威胁。




5.jpg
因此和航空兵引进苏-27相比,地导部队引进S-300型地空导弹的紧迫性绝对只高不低。引进S-300的谈判和引进苏-27几乎同步进行,最终中苏双方于1991年签订了引进首批2个营S-300PMU的合同。由于我军地空导弹部队均以发射营为基本单位,所以引进S-300系列时也是以营为单位计算。




6.jpg
S-300PMU是S-300P的全面改进型,在多目标攻击能力、系统机动性、抗干扰能力上均有巨大的飞跃。系统使用5V55R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剂,长7.25米,最大飞行速度6马赫,可拦截高度为25米-25公里的各种目标,最大射程达90km,是采用液体发动机,长达10米多的红旗-2的两倍多。




7.jpg
其照射制导雷达采用X波段的30N6E单面旋转相控阵雷达,而且通过在弹上增加雷达测角仪,实现了中段无线电指令制导+末端TVM制导体制,可以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同时发射12枚导弹攻击6个目标。而红旗-2只能同时用3枚导弹攻击1个目标,美国的“爱国者”PAC-2也只能同时攻击3个目标。




8.jpg
S-300PMU全套系统所有装备均以皮实可靠的MAZ-543M特种越野卡车为底盘, 5分钟就能从行军状态转入作战状态,半固定阵地式的红旗-2与之相比简直就是史前文物。所以说,换装S-300的跨越性比航空兵部队从歼-7换装为苏-27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S-300接装部队第一步工作就是培养人才。




9.jpg
首批赴俄培训的骨干数量远不能满足一线部队需求,他们学成回国后就按“一帮一”、“结对子”等方法带徒弟,呈现“放下书本上阵地,走出战车进课堂”的场面。按照“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不能让装备等人才”的政策,训练出好几套操作新装备的班组,仅用两年时间就完全形成战斗力。




10.jpg
1999年国庆阅兵中,S-300PMU作为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最后一个受阅方阵接受了军委主席江泽民的检阅。在受阅的所有车辆方队中,它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厂家保障的方队。为了迷惑敌对势力,导弹发射筒上还涂有红旗-15字样,这也是很多人误认为红旗-15就是国产型S-300这一说法的源头。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前两批S-300全部装备北京军区地导部队,显然是出于保卫首都的要求。随着90年代台海局势紧张,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在发出“两国论”叫嚣的同时,还威胁要使用战机对上海进行空袭。上海的经济地位无需多言,而其城市濒海,缺乏部署防空系统的理想地形,亟需远程防空导弹强化空防。




12.jpg
时任上海市委领导甚至还曾经说过,“如果空军军费有困难,我们上海可以出钱进一批S-300,你们可以帮我们培训一些民兵骨干来操作,加上航天八院的专家,上海每年还有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培训起来不比部队的战士慢!”后来上海周边很快就被S-300PMU1和苏-27战机围了个密不透风。




13.jpg
结合海湾战争经验改进的S-300PMU1开始使用48N6E系列导弹,其性能相比5V55R导弹又有大幅提升,对战斗机的有效射程达150km,最低射高进一步降低到10米,而且可以在40km之外拦截再入速度达到8马赫的弹道导弹,具备一定的反导能力。我国分别于1994年和2001年订购了8个营的S-300PMU1。




14.jpg
2003年订货的S-300PMU2使用性能更加先进的48N6E2导弹,该弹射程进一步增加到200km,在红旗-19高空反导拦截弹服役之前,它一直是我军地导部队中射程最远的“长臂”武器。而PMU2的改进之处并不止于导弹本身,其系统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反弹道导弹拦截准备时间从20秒左右缩短到7秒。




15.jpg
另外其雷达系统也全面升级,不仅在保持大气层内探测能力同时提高了对弹道导弹目标的探测能力,还增加了同时对抗目标的数量,并针对新型反辐射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设计了反制措施,独立作战能力和生存性更强,是一种兼具大空域综合防空和反中近程弹道导弹能力的先进防空导弹系统。




16.jpg
由于对S-300PMU2能够有效封锁整个台湾海峡空域的作战性能非常满意,我军最终一共引进了15个营之多,共计240套发射系统,960枚导弹。我国引进的第二批S-300PMU2又进行了大量改进,除了没有配套S-400系统中的几种新型防空导弹之外,在配套的雷达系统等方面和S-400的区别并不大。




17.jpg
目前,算上海军两艘051C型导弹驱逐舰上的S-300FM“里夫-M”系统(基本等于S-300PMU1的海基版,两舰各有6组48个发射单元,使用48N6EYe导弹),我军装备的S-300PMU系列防空导弹的总数已经稳稳突破2000枚大关。而未来S-400如果能加入空军地导部队战斗序列,这一总数还将进一步增加。




18.jpg
S-400实际上是S-300的进一步改进版,这从其一开始被称为S-300PMU3就能看出。其最大亮点是使用全新开发的9M96系列导弹,使用了全新的微电子技术和高能固体推进系统,体积大为缩小,可以实现在48N6E的发射筒内“一坑四弹”,这种进化和“爱国者”从PAC-2到PAC-3的过程类似。




19.jpg
9M96目前有E和E2两种型号,前者为射程40km的中程型,后者为弹体增长0.9米,射程120km的远程型,两者类似欧洲“紫菀”防空导弹家族的“紫菀”15型和“紫菀”30型。采用类似9M331“道尔”防空导弹的鸭式布局,配合主动雷达引导头,具备更强的针对大气层内高机动目标的拦截能力。




20.jpg
除了9M96系列之外,S-400同样可以兼容使用48N6E系列导弹,包括最新改进型48N6E3。虽然其尺寸没有太大变化,但由于使用了性能更好的发动机,其最大射程进一步延伸到250km,可以拦截60km外弹头再入速度达14-15马赫的中程弹道导弹。未来它将和红旗-9系列组成空军大气层内反导体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至于传说中能打400km的40N6超远程防空弹,虽然是一些媒体炒作中国购买S-400新闻中的一大噱头,但目前还没有完成研制。而且对现代化防空导弹系统来说,射程射高并非其重要的指标,完善的电子对抗能力和隐身高机动大速度目标的稳定拦截能力才是关键。那么引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22.jpg
引进S-400首先自然是为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我军目前仍装备大量红旗-2系列导弹,如同陆军的59-2和59D坦克一样;但陆军的老59在改进了长管105炮之后仍可与M60之类的二代坦克一战,而红旗-2无论如何改进也无法对外军的三代机构成威胁。因此除了继续用红旗-9换装之外也需要引进S-400。




23.jpg
除此之外,我国很可能对S-400系统中的9M96E/E2导弹很感兴趣。红旗-9的技术水平和48N6E2已基本相当,红旗-9出口型在土耳其地空导弹竞标中击败S-300PMU2可做旁证。但在小尺寸中远程防空导弹技术方面目前尚有差距,射程30km左右的红旗-16的技术水平仅大致和俄制9M317防空导弹相当。




24.jpg
总之,和我国在发展歼-20等新型战机的同时仍然要从俄罗斯引进苏-35战机一样,S-400的引进是体现我军军备发展“两条腿走路”特点的又一例证,保证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装备一直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今天的《出鞘》就到这里,明天《武器的秘密》将带来我军又一款“常青树”武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01:40 PM , Processed in 0.0583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