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华人当舖 遭骗徒模式假钞勒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6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2-06 04:24:27 世界日报 记者许雅钧/纽约报导


华裔李先生在布朗士经营珠宝店及当铺,近来他已经三次遭遇西语裔及非洲裔上门典当珠宝、两天后持假钞称是李先生所给,要与他换回真钞。因每次手法都相同,让他怀疑是西、非裔有系统地集团诈骗。而警方偏袒对方的态度,让他不敢再报警。律师吁业者遇此情况切莫妥协,否则诈骗集团将更猖狂。

李先生4日至美国华人餐饮业协会进行法律咨询。他说,他于曼哈坦布朗士区经营珠宝饰品店十余年,除贩售珠宝饰品,也有小部分典当生意,多年来没发生过任何纠纷,店内的钞票都已经验钞笔画过,作为保障。

李先生回忆,第一次发生于数个月前,一名非洲裔女子典当珠宝,李先生以数张50元纸钞支付;隔两天这名女子拿著两张50元假钞,称是李先生两天前给她的,要求换真钞给她。李先生当下称要报警处理,这名女子随即逃逸。

四、五周前又一名非洲裔女子前来典当珠宝,同样地,在交易两天后持假钞要求李先生换真钞,双方争执不休时女子先报警、李先生后也不甘示弱地报警,六名警员随后到店处理,他一下午都无法做生意。李先生感觉警方态度较偏袒对方,导致他几天前第三次遇到同样诈骗手法时,不敢再报警。

李先生说,当时是一名西语裔男顾客来典当,两天后持假钞来换真钞,「我担心警方觉得我老是遇到假钞事件,会以为我有假钞,就想息事宁人」,他将真钞换给该名顾客,但要求对方签下字条,称假钞来源若非该店则须偿还,「我知道没用,可是也不知道有什么其它办法」。

律师戴禺认为,若对方确实为诈骗集团,得手一次后可能会食髓知味,造成该店成为集团诈骗的目标。他建议业者可以将三起案件一并报警,让警方调查是否为集团诈骗新手法,也能展现业者没有违法、不怕报警的态度。戴禺也建议李先生未来建立固定的金钱交易程序并留下证据;例如将纸钞一一以验钞笔画上后,把纸钞于印有商标的白纸上一字排开、露出钞票编号,让客户确认后签字,再以手机或相机拍下留作纪录。若再有人上门要求换钞,便能比对钞票编号作为证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30 03:41 PM , Processed in 0.0593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